《大唐刀圣》第155章


“来人,将这贼子打入大理寺死牢,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审问!今日朝会到此为止,除太子之外,其余百官退下!”
“父皇!”
李世民当即一声惊叫起来,他见朱灿被众多禁卫军簇拥着带出大殿,心中不由得一片死灰。
然而,李渊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随即一挥手道:“退朝!”
李渊的话音回荡在太极殿内,李世民等人闻言个个心中一沉,而就在此时,被带出大殿的朱灿却心情大好,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哈哈哈哈”
第126章 必死之局?() 
“哈哈哈哈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清晨,一阵嘹亮的大笑声回荡在太极宫内,其中既有畅快、疯狂之意,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哀伤,在所有人耳边显得格外刺耳。受李渊命令,一支数百禁卫军组成的队伍已经押解着朱灿离开太极宫,一路直奔大理寺死牢,期间上若有任何人胆敢接近,全都是格杀勿论的下场。
轰隆隆!!!
眨眼间,数百骑禁卫军已经远去,只留下大殿外的群臣,而就在此时,只听‘吱呀’一声轻响,却是太极殿的殿门也随即关闭,里面就只剩下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
今日局面一波三折,在场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一场好好的新任太子上位的戏码竟会上演至如此情景。
虽然李渊已经下令退朝,不过许多皇亲大臣依旧没有离去,而是一直留在太极殿外,隐隐有想要打探消息的意思。
“不可思议,想不到今日局面竟会演变至此,看起来陛下从一开始就想要借着这次机会给新太子殿下一个警告,只不过未曾预料,后来竟又杀出一个来历不明的‘贼人’?”
“嗯,陛下英明,他只怕早已知道害死建成、元吉二人的凶手乃是新太子,之所以想要妥协,不过是为了维护朝廷和皇室的颜面,可是我不明白,新太子为什么要在此事上与陛下产生矛盾,他难道不知这样对自己极为不利吗?”
“还有,那个来历不明的小子究竟是谁?他口口声声说那日行刺之人是他自己,而且似乎连前太子建成也是死在他手中?无论如何,我猜此事一定与新太子殿下脱不了干系,陛下纵然再想维护他,可是如若新太子竟曾有想要篡位之举的话”
慢慢地,群臣都将目光转向了长孙无忌等人,他们虽然没有明着去问,但是目光里已经全部都是好奇。
新太子刚刚获封就发生这种事情,这对于李世民而言无疑是一次劫难,一旦这些大臣对于李世民的未来产生疑问,那么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对于这一点,长孙无忌心里十分明白,当下,他虽然感到头乱如麻,但表面上还是强作镇定,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笑起来:
“呵呵,诸位,这都已经退朝,何不就此离去呢?哦,对了,新太子刚刚获封,东宫之中理当设宴款待,诸位如若有意,这就请随我们前去显德殿饮宴,如何?”
长孙无忌的笑令众人摸不着头脑,一个户部郎中当即干笑一声道:
“呵呵,岂敢,岂敢,长孙先生太客气了,新太子刚刚就任,我们连一些礼数都没有备齐,又怎能冒昧叨扰呢?”
话音一落,这位户部郎中嘴里一边说着‘告辞’,一边就要趁早离去,在他看来,此时的李世民和东宫群臣似乎已经是一群不可轻易接触之人。
见状,程咬金等人心烦意乱之际又不免大为恼火,好在长孙无忌紧接着冷笑一声道:
“也罢,现在东宫之中一片忙乱,也恐对诸位招待不周,既然如此,何不等日后再说。再者,陛下如今年事已高,膝下就只有太子这一个儿子长大成人,如此喜事,正该好好庆贺一番才可,实在仓促不得。”
长孙无忌的话令那位户部郎中一愣,急忙停下离去的脚步,而其余群臣也都猛地心中一跳,不由得深思起来。
一旁,房玄龄和杜如晦最先明白长孙无忌的用意,不由得心中暗自叫好。刚才,长孙无忌的话无异于警告众人,纵然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之间产生一些隔阂,不过现在建成、元吉已死,其他皇子年幼,那么嫡系出生的李世民就是李渊唯一能够指定的继承人,如果有人因为今日之事而胡思乱想的话,只怕日后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在此紧要关头,长孙无忌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地帮李世民稳定群臣之心,实在不愧于‘机敏过人’这四字。
为官之道,最为紧要的便是察言观色,辨明形势,这一点,在场众人无不是其中能手。
果然,长孙无忌话音落后不久,群臣们这就笑嘻嘻地与东宫众人套起近乎来,并声称东宫设宴之日定然备礼前来庆贺,届时定要大醉一番才罢。
很快,太极殿前的大臣们已经陆续离去,心烦意乱之际,程咬金不由得怒骂一声道:
“该死!这群趋炎附势的家伙,等到日后若果真设宴庆贺,我程知节岂堪与此辈为伍!”
程咬金正说着,长孙无忌已经匆忙赶上其中两位大臣,并与二人随意攀谈了几句,那两位大臣闻言似乎略感为难,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众人都认得,那两位大臣的其中之一乃是现如今的刑部尚书,而另一位则是大理寺卿,长孙无忌前去找他们的目的不言而喻。
当下,只听长孙无忌返回道:
“程将军,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现在我们只怕要有许多麻烦事去做了。”
“唉”
一声叹息,众人无不眉头紧皱起来。就在刚才,程咬金和尉迟恭已经趁势将郑阿生、范仁平二人救出大殿,李渊惊怒之余并没有在意这些,眼下这二人虽然身负重伤,但却并没有性命之忧。
不过为了救这二人,他们付出的代价却太大了,首先是朱灿以身犯险,将所有事情全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样一来,他能够活下来的几率几乎为零!紧接着,李世民因和朱灿有所牵连,也必然要受到李渊的怀疑,若李渊认定当日行刺之事乃是李世民在幕后主使,只怕李世民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心中担忧之余,众人全都附耳在太极殿门外,想要听清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到最后却什么也没听到,仿佛李渊父子并不在其中一般。
片刻后,秦琼忍不住皱眉道:
“怎么办?太子殿下虽然和陛下父子情深,但此事要想解释清楚实在很难,而且就算能说得清也未必会有什么好处,我只怕殿下一时意气用事,竟也像二郎一样将所有事都揽在自己身上。”
秦琼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时间,众人也不由得颇为担忧,不过房玄龄随即摇摇头道:
“不会,殿下不是意气用事之人,他明白就算自己如此做也救不了二郎,所以他还是会竭力与此事撇清关系,同时设法为二郎谋求生路。”
“可是事关重大,陛下会轻易相信吗?”尉迟恭道。
“我相信殿下,”
房玄龄点点头道:“此事本非他所为,以殿下的才智与口才,定能让陛下对他释疑,而现在最关键就在于他能否让二郎获救了。”
“不错,正是如此,”
长孙无忌附和道:“眼下我们最要紧的还是设法帮助殿下,否则以他一人之力,就更加难以救出二郎了。”
一提到朱灿,所有人无不眉头大皱,尤其是程咬金、尉迟恭这两个与朱灿关系最为亲密之人,更是恨不能刚才代替朱灿去大理寺死牢。众人心想,为了救出郑阿生等人和避免雪娘子落难,朱灿早已将自己置于一个几乎必死的境地,无论出于哪种考虑,李渊只怕都会杀了他,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想要施以援手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想到最后,长孙无忌和房杜三人都明白,这件事若有一线生机,那么还要看李世民那边能否奏效。除此之外,众人所能做的不过是暗中相助罢了。
程咬金、尉迟恭二人没有这般见事清楚,老程当下焦躁道:
“怎么办?若不然我们便一同入殿去和太子殿下一同祈求,这样一来或许陛下会网开一面?”
“不可!”杜如晦断然否决道:
“谋逆之罪非同小可,又岂是我们众人合力求情就能够改变的?如若陛下见到我们如此相逼,只怕更加会下定决心杀了二郎!”
“可是行刺之事的确不是二郎所为,我们或许干脆将事情讲个明白?”尉迟恭道。
“此计更加不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