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之时空特工》第66章


埋伏在城墙上的三人,也立刻泄了气,不明白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们曾经可是无比肯定,时空特工定会混在这批秀女之中,但今日如此好的机会,她怎么能忍耐住心,而不有所动作?
····················
对秀女们而言,朱允炆莫名其妙的在众人之中走了一遍,又莫名其妙的把她们赶鸭子似的赶进宫正司的牢房里关了起来,这是什么情况?不仅是秀女们懵了,连同负责关押看护的太监们也懵了······
朱允炆从东华门回到文华殿,再次和手下的三兄弟开小会。
金罗一路郁闷的抓耳挠腮,“难道她压根就不在这群秀女里面?”
张昌始终是个沉稳老练的,“或许,她通过了审查,在另外三十几个人里面?”
吴俊也发表意见,“会不会她知道我们在四周设有埋伏,所以才放过了这次动手的机会?”
朱允炆做发言总结,“把另外那三十几个秀女也一并招过来,我要再试一次。这一次,我们要狠下心了······”
孟宁在牢房里默默听着三个人的谈话,恨得牙痒痒。朱允炆果然是个心狠手辣的,什么残忍的事情都做得出,他竟然要大开杀戒,非得把孟宁给逼出来不可。
正午阳光灼热,孟宁和同一牢房里的姐妹们走下囚车,与另两百多名秀女聚拢在一起,整整齐齐的列队于午门外。刑台已经搭建好,朱允炆给众秀女们设置了三种死法,一是砍头,二是吊脖子,三是火焚。
早上那些还以为自己会幸存下来的姑娘们,此时一看见这骇人的刑具,不由地都吓得缩回了脖子。这时候,明媚的阳光,也成了洒在人身上的死亡暗示,光亮无处不在,让人无处躲藏。
朱允炆在侍卫和太监们的陪同下出现在了城楼上,午门广场上负责行刑和戒备的兵士们纷纷下跪。秀女们明显反应迟钝,可还是无比诚恳的叩下了头。
仿佛自己诚恳一些,就能打动城楼上那个掌握着她们生死的人一样。
可是,朱允炆却漠视了女孩们的诚心!
高呼万岁后,朱允炆身边的太监拖着长音大喊一句,“准备行刑!”
立时,左右两边的侍卫纷纷朝秀女们走来。姑娘们害怕极了,一个个的往人群中间缩着身子,一时间,尖叫哭喊声此起彼伏。但那些侍卫根本不为所动,硬着心肠把女孩子从人群中拖出去,拖到刑台上。
虽是朱允炆给这些女子准备了三种死法,可谁怎么死却并不能自己做选择,而是随机产生。绞架上安排满了人后,再断头台,最后剩下的,上火焚台。
很不幸,孟宁是被押到断头台上的,此时,她也紧张极了,这一刀下去,她会立刻毙命,连魂穿回本体内的机会都没有。想想,若是在火焚台上就好了,最起码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她可以有机会使用瞬移,唉,早知道就先往后躲躲了。
孟宁被人按着膀子老老实实的趴在铡刀下,努力翻着白眼才看清前面绞架上的人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只待一声令下,三个刑台一起动手,这三百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便会立刻成了阴间的冤魂。
孟宁暗自握紧了拳头,若不尽力反抗一下,以这样的方式因公牺牲,是不是太窝囊了些?或许,自己一个人暴露,便能救出其他的人,这笔账——还是亏了!
若是逃,她是自然能逃掉的。虽然穿到方凝的身上,身手不可同日而语,但技巧方面,她还是很灵活的。
只要把行刑的人奋力推倒,再就势一个翻滚,滚到刑台下面。哪怕朱允炆在前方城楼上埋伏了狙击手,用激光枪射她,只要她动作够快,便也能躲过去。
到了刑台下面就好说了,立刻使出瞬移,即能逃之夭夭。可是,她憋屈呀,费了这么大劲儿才混进皇宫,如今一丁点儿的成效都还没见到,就这样铩羽而归吗?
正在左右思量着,只听得城楼上一声令下,“行刑!”
所有人立马就绝望了,孟宁也正卯足了劲儿,准备在大刀落下之前,发起奋力一击。可是,楼上的令下之后紧接着又传出一令,此令自午门内传出,是一个老嬷嬷沙哑而苍老的声音,“太后懿旨,刀下留人!”
第85章 刑场脱险() 
这一声来的也太及时了,侩子手刚执起铡刀,负责绞刑的人刚准备踢开踏板,纵火的人刚吹燃了火折子,孟宁刚想举起拳头准备动手······所有人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停止手中动作,朝声源的方向呆愣几秒。
连朱允炆也显出了慌张的神色,静等着手持懿旨的老嬷嬷登上城门楼子。老嬷嬷在朱允炆身边站立,十分正式的将手中的一卷布帛展开,朱允炆乖乖的跪听他老娘的教导。
一阵风吹来,将城楼上含混不清的话吹到刑台上,饶是听不清楼上说了什么,但依据形势判断,孟宁这回绝对能虎口脱险。事实果然如她所料,太监尖着嗓子朝下喊,“圣上口谕,将秀女们押回宫正司,听后发落!”
不只是孟宁大大舒了一口气,连举刀准备砍她脑袋的侩子手都无比轻松的把铡刀放下。孟宁起身后看了那五大三粗的壮汉一眼,没想到他主动开口了,“这些可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呀,若这样死了,也怪可怜的。”
众姑娘们又被聚拢在一块儿,赶鸭子似的,押解着进入阴森恐怖的宫正司。不过这时候,谁也不觉得宫正司是阴森恐怖的了,反而像劫后余生的归所。就像何春儿说的那样,哪怕就这样关一辈子,她也认了!
孟宁很潇洒的箕坐于地,她现在什么也不愿意想,只求能闭目养神一会儿。
·························
朱允炆接了皇太后的懿旨后,便跟着传旨的老嬷嬷离开城楼,往慈宁宫里去了。虽然这家伙并不把太后吕氏当做自己的亲妈,但他知道朱允炆孝顺,不免在做事的时候掩耳盗铃,表面仍然学着朱允炆的样子,对吕太后恭顺有加。
朱允炆到达慈宁宫,吕太后端端正正的坐在高堂之上,堂下则是朱允炆的原配,马皇后。见朱允炆走进来,马皇后立刻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朱允炆面色严肃,径自到堂中央,依着礼数向吕太后参拜。
虽是朱允炆表现的恭顺,但作为一个母亲,三年来对自己儿子性情上的变化还是看在眼里的。不知从那一天开始,曾经那个仁孝敦厚的皇太孙像变了一个人。
起初,她还有些欣慰,毕竟要做皇帝,性情儒弱是绝对不行的,而如今的朱允炆,杀伐决断、雷厉风行,朝中无人敢不服。可最近,他却变得愈发残忍暴戾。
这一个多月来,他就像是发了魔了一样,挑起宫中猜忌,制造冤案,残害无辜。简直愈发像极了先帝的作风。
吕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走进殿中,恭顺的行了礼,只觉得他儒雅的表象下,骨子里透着阴狠毒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哪怕心中疑虑万千,但面前这位,是自己的儿子总不会错的。
可想想他今日所为,若不是她及时命身边的赵嬷嬷拿了她的懿旨去午门救人,那二百名年轻的生命,就要葬送于他的手中。想到此,吕太后余怒未消,面色阴沉,她深深叹息一声,面向堂下说道,“皇帝不必多礼,坐下与哀家说话!”
朱允炆闻言,很听话的走到堂上另一张座椅上做好。
见朱允炆已落座,吕太后迫不及待的开口道,“那三百名秀女到底所犯何罪,值得让你在午门前大开杀戒?”
“回母后,”朱允炆恭顺的说道,“儿臣怀疑秀女里面隐藏了刺客!”
“哦?听说你让张太师、吴太傅、金太保三位一品大员亲自审案,竟没有把那名刺客找出来吗?”
“刺客着实狡猾,虽是三位大人亲自审理,也没有把刺客找出来。”
“哼,”吕太后冷哼一声,“我看你是被那三人怂恿的昏了头了,把忠义之臣全都打发了出去,到让这三个不知打哪里冒出来的跳梁小丑,围着你团团转。
这一个月来,你杀的人还少吗?整个皇宫里的宫人都快让你杀完了,你抬起头来看看,这些侍候的人,那个不是提心吊胆的?”
朱允炆吃瘪,忍着气,闷着头不说话,任由他老娘训斥他。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没必要在吕太后面前忍气吞声,反正在别人眼里,他都已经做了不少行为反常的事情了,再添上一条忤逆的大不孝之罪也没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