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保》第58章


宋陶点点头,道:“末将告辞,将军早些歇息。”
华太师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什么末将什么将军,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你这家伙哪都好,就是脑筋太死,要不是我叫你去巴结文家,你一到江东还不是屁颠屁颠地往我这跑!宋陶啊!做人动点脑子!”
宋陶挠了挠后脑勺,赧笑道:“这行军打仗我会,这人情世故嘛!咯咯,还得将军你多多指点。”
华太师摇摇头,丝毫没有摆出好脸色,对宋陶道:“文家的事我都听说了,你说你也是,送个闺女给文家干嘛?我叫你去巴结人家,没叫你把自家闺女往人家嘴里送,那文家小子是个什么人你不知道?不过把文家小子一枪钉在墙上这事你做得不错,就两字,解气!”
宋陶问道:“那这文家我还去不去?”
“为何不去?文家还轮不到那嘴上没毛的小子做主。还有,这丫头可不许再往别人那里送,有空就带来华府玩,相信夫人也喜欢这么水灵的丫头,是吧妮子!”华太师笑眯眯地看着现在门口的瓷娃娃路遗,路遗吐了吐小舌头,哼一声别过脸去。
宋陶被这捡来的闺女整得有些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闺女平时对谁都是笑脸相迎,为何就单单对华太师爱搭不理的,宋陶也想不明白。
“好了好了,都退去吧!”
“是!”
宋陶提枪走在前,路遗笑嘻嘻地牵住他的手,还不忘回头冲着对她做鬼脸的华太师吐了吐小舌头。
厅堂里只剩下华太师与赵德兴,华太师开口道:“老赵啊!你说这所谓的金针到底长成什么样?”
老赵眯着眼,“我倒希望是个美人。”
华太师打趣道:“死在美人裙下,倒也是美哉。”
“这话被夫人听到了,也是美哉。”
华太师回头白了赵德兴一眼,“还会不会说点好话?”
赵德兴笑而不答,一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让华太师看得有些来气。“今晚来了几波人?”华太师问道。
赵德兴伸出三根手指。
“几个高手?”
赵德兴收起无名指,华太师皱眉,“有两个金针?”
赵德兴摇摇头,举手在头顶摆出一个摸光头的动作来。
华太师没有说话,只是脸色不是特别好看,迈步便回了卧房。
…………
“将军将军,当年的华太师真有那么厉害吗?”鱼贯营中出了名的老好人吕易一脸希翼道。
宋陶右手轻轻滑过美髯,看着吕易这一脸期待的模样,打趣道:“你小子要是把拉稀的功夫用在研读兵法上,你也可以成为第二个将军。”
周围的将士哄堂大笑,吕易瞬间胀红了脸,瓷娃娃路遗坐在马背上,她被宋陶抱在前头,老是让这丫头抱着冰冷的甲胄也不像话,要是被华太师知道了,自己还不得遭殃。路遗指了指吕易的鼻子,笑道:“吕出恭。”
“吕出恭!”
“吕出恭!”
“吕出恭!”
一传十十传百,行进中的鱼贯营两百骑兵,都在喊吕出恭这三个字,作为当事人的吕易没心没肺地笑了笑,自嘲道:“挺好听的。”
宋陶也无奈地摇摇头,摸了摸路遗的小脑袋。
鱼贯营身后几十号人,只能看着有说有笑的鱼贯营干瞪眼,好不容易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来到华府,连什么油水都没捞到就被江东骑兵统领宋陶给叫回去,只能自认倒霉。
几十人中,一人被所有衙役回避,在人群中形成了一个圆,圆的中心便是那名青衣泼皮,由于文家少爷文诚的名气实在太臭,所以他手下的一干人也都同样招人厌恶,所以同行的衙役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他。毕竟这类人,能不沾上关系就别惹得一身骚。
青衣泼皮也很有觉悟,故意放慢脚步,与衙役们渐行渐远,衙役们也配合地加快脚步,远离这只地沟老鼠。
知道这青衣泼皮与衙役们拉开一段距离的时候,站住脚,调转方向,没入了茫茫夜色里。
第64章 竹林梦() 
戏曲《隐竹梦》道:“红尘中,离合悲欢,不过竹林梦一场,勾栏内,情意绵绵,心念入林为采桑。世间多少红尘事,不过一场竹林梦,莺啼梦醒,两行珠泪为谁留。”
“悲哉哀哉,情之一字,误尽苍生,剑为谁拔,泪为谁流,误误误,误得英雄气短,悲悲悲,悲的是儿女情长。”
唐太保手里捧着一本《竹林梦》,是红蔷从芍药的枕头下拿来的,自细雨流花入府已经过去三天,三天内,唐太保一直躺在床上。他身子本来就虚,被那瞎老头一袖子掀出去,更是需要需要静养,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华府的丫鬟少了一个,却没人提起,华太师依旧悠哉悠哉,清闲地很,华夫人礼佛念经,偶尔拿华太师撒气,华平安一直由红蔷陪着,因为唐太保昏迷不醒,所以一一条“陪睡”的扯淡条规干脆也就被华太师废除了。红蔷只来过一回,带来那本《竹林梦》。
令他意外的是,那个那天晚上一直没有出现的邋遢和尚释决,一直待在自己的厢房内,寸步不离,等到自己醒过来,他醒来时,释决和尚还不忘对自己来了一个亲切万分的笑脸。唐太保自然没有给他好脸色看,但他只是白了他一眼,并未质问什么。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实力不济,怪不了别人。
“太保啊!吃点呗!”唐太保的便宜师父释决和尚,晃悠着一颗敢与日月争辉的大脑袋,手里端着一碗红枣莲子羹,笑眯眯不是什么好东西的模样。来到唐太保的床榻,一个劲地朝他挤眉弄眼。
“来,好徒儿,师父给你吹吹。”释决和尚一口气把一颗莲子吹到唐太保脸上。
唐太保白了他一眼,拿下莲子扔进嘴里,看着那碗被舀得不像样的红枣莲子羹,没好气道:“拿走!我又不坐月子,您老人家自己享用。”
释决和尚嘿嘿一笑,一碗红枣莲子羹一口倒进嘴。
唐太保摇摇头,翻开一页书来,没有继续理会他。
释决和尚也识趣,缩了缩光头,讪讪坐回去。
书中道:“七弟南康,好竹林插柳,以柳铭志,以竹格己,青衣木剑出竹林,一人一马走天涯。”唐太保哈哈笑了几声,把释决和尚吓得不轻,该不会这个傻徒弟真的傻了吧!
一本《竹林梦》,唐太保看了两个时辰,与李怀志终成眷属的采桑真的是终成眷属了吗?一人一马相忘采桑于天涯的南康,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我像南康吗?但是我不会骑马啊!师父,你会耍剑吗?”
“什么?”释决和尚声音提高了几度,他看着安静两个时辰傻徒弟。
唐太保立马改口道:“你会用剑吗?”
“不会!”释决和尚说。
唐太保有些失望,他合上那本看完的《竹林梦》,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三天来第一次下地,脚踩在地上一阵酥麻,若不是释决和尚做了个手托瓶的动作,正了正他的身形,没准唐太保得平地摔一个跟头。
站稳后,看着桌子上的狼藉,这些都是华府的丫鬟按时按点送过来的,不过大部分都被释决和尚风卷残云般吃掉。唐太保也不挑剔,随便给自己盛了一碗红枣莲子羹,很甜,也很爽口,但是其中滋味唐太保并无细尝。
喝了一碗红枣莲子羹后,唐太保起身,对释决和尚说:“我去跟华太师辞去教书先生一职,以后跟着你学。”
这一幕释决和尚早有预料,满口答应,还说要跟唐太保一起去,不料被唐太保拒绝,说是他一见到华太师,自己就没有说话的份,释决和尚只要在脸上盖起一本《道德经》,假寐过去。对于自己这个便宜师父明明是个和尚,却为何要喝酒吃肉骂佛祖,而且还拿着本道家圣典《道德经》,唐太保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不过事有轻重缓急,只见唐太保匆匆洗了把脸,一盆清水都给洗浊了些许。
…………
“你就跟着那老秃驴去吧,不过我们华府教书先生还是你,每个月的工钱都给你送去,你是我华府的人。”华太师说道,他正在用一根小刷子细细地在一块三百斤上下的石头上刷着。石头又被移动过的痕迹,表面上还有些许白色的墙灰,正是那夜打更少年一手抬起的那块,唐太保对它也是记忆尤深,尤其是巨石在天空划过一个完美的半圆,砸在晒茶小屋时发出的巨响,想到这,想到那少年和煦的笑容,两排整齐的牙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