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之蓝色通天路》第20章


“说说你具体的想法?”康复吉放下碗筷问道。
“没想法,就是要干他。”康大茂心里憋着一口气,站起来说道。
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早已经开始布局,但是,他就是不愿说出来,尤其是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什么事都要问得这么仔细,自己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你这态度,既然这样那你这两天在家好好陪你母亲,银子的事,我是不会借你。”康复吉也来了脾气,站起身背对着康大茂。
康母一直在一旁打圆场,她知道这是父子俩又杠上了。
“你给我十万两银子,三年后我给康家考个功名。”康大茂说完走出了饭厅。
“好,这可是你说的,你母亲在这里作证,我就等着你的功名。”康复吉指着康大茂走出去的背影大声说道。
康大茂头也不回的走了,想要的不就是这个答案吗?墨迹那么多。
康复吉看了一眼康母哈哈大笑。
“你啊你,都多大的人了还和儿子斗心眼。”康母笑了一声娇斥道。
“这小子就像孙悟空,不给他上个紧箍咒还得了。”康复吉手捻胡须终于满意的笑了。
以儿子的聪明才智,这功名肯定有了,从此,咱们康家也有当官的了。
两天后,康大茂带着十万两银票返回镇江府,他秘密派人开始大量收购沈家东南西北四个店的瓷器。
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把镇江府市面上所有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沈家瓷器扫荡一空,瞬间,沈家瓷器成了紧俏货。
本来受了瓷器商砸店纷纷要求赔偿违约金和刘宝生卷钱跑路双重打击的沈玉海以为沈家要过好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没想到他们沈瓷现在突然供不应求了。
于是,他在拼命生产英吉利订单的同时又加大了瓷器规模和人员的投入,工人就招了一百多人,沈家烧窑场现在是干的热火朝天。
他们热闹,康大茂反而很清闲,这天他带着玲珑、二虎加阿保四个人乘坐小船游山玩水去了。
四人顺着长江进入鄱阳湖,在鄱阳湖边吃了有名的大闸蟹,虽不是吃螃蟹的季节但是在湖面上现捞现吃也是美滋滋。
吃完几人就在鄱阳湖东首上了岸,顾了辆马车一路玩到了目的地,景德镇。
直到康大茂从怀里取出一张瓷器采购单,其余三人才真正知道此行的目的,不由得都对康大茂佩服的五体投地,还真是工作游玩两不误。
康大茂找到景德镇最大的民窑“镇窑”场希望可以从这里订购一批瓷器,没想到连人都没见到直接被拒之门外,搞得很尴尬。
嘛蛋!送上来的生意都不做,这镇窑俞家还真会摆谱。
后来康大茂又重新找了一家才把订单的事落实了,和老板打听这“镇窑”才明白其中缘由,原来,镇窑在整个瓷器界都是鼎鼎大名,唯一可以和官窑抗衡的存在。
窑场主俞世年更是一个奇葩存在,他立下了一个规矩,镇窑每月只烧一次窑,更是因为此举,他们镇窑订单从来没缺过,有的甚至都排到了明年,市面上可谓是镇窑一瓷难求。
康大茂终于明白了,这是玩的品牌效应,饥饿营销。
半个月后,“康景盛世”瓷器店在镇江府隆重开业,店里玲琅满目,卖的都是景德镇名贵瓷器,镇江府凡是有牌面儿的主都来了。
暗地里,康大茂安排人疯狂甩卖沈瓷,而且是按亏本价参杂着最低劣的瓷器一起大甩卖,仅仅一天的时间沈瓷在镇江府臭名远扬,因为街面上的叫花子用的都是沈瓷,在众人眼里沈瓷就是一个字:“臭!”
随着沈瓷的没落,整个镇江府已经形成了康景盛世一家独大的趋势,这就是康大茂的目的。
如今,沈家窑场和店面里囤积了大量瓷器,最后沈玉海连工人工资都发不起了,工人们堵着沈家的大门,吓得沈玉海都不敢露头了,这几天正在家上火呢。
他本来还想着拿沈瓷抵工人工资,可是工人一听这话气得把刚做的沈瓷连同窑场一起全都给砸喽,沈家濒临破产的边缘。
“沈老板,我没想到你们沈瓷是这么的差劲,是拿我保罗当叫花子吗?你们这是欺诈客户,我要到官府投诉你们,你应该知道得罪英吉利公司的下场。”保罗站在沈家客厅里指着沈玉海恐吓道。
“保罗先生,您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按时完成您的订单,不会耽误您的船期的。”沈玉海擦着额头汗珠说道。
“还要什么订单,就你这些垃圾我还敢要?我这次被你害惨了,你就等着坐牢吧。”保罗气急败坏的说。
“别,别啊,保罗先生,您说怎么解决?”
“退还定金赔偿损失。”
“赔,赔多少?”沈玉海胆战心惊的问。
“十倍定金,一分都不能少。”保罗板着脸说。
“啊?十倍?八万五千两?”沈玉海一听直接吓的瘫软在了椅子上,他不是没有这么多银子,可是现在沈家四面楚歌,这些银子简直是要了他的亲命。
“没错,咱们合同可是写得清清楚楚,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没银子,坐牢都是便宜你了,等着挨枪子吧,你应该相信我们大英帝国有这个实力。”保罗故意吓唬他。
最后,沈玉海无奈只好乖乖付了小十万两白银,他现在都快要疯了,精神恍惚,整个人处在崩溃的边缘。
“天要亡我沈家啊!”沈玉海站在院中,仰天长叹。
“不是天要亡我沈家,而是,一切都是有人在设局害我沈家。”
沈洛君撑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到沈玉海跟前,她已经察觉到整个事件的蹊跷。
第二十一章 景德镇() 
沈瓷偃旗息鼓,“康景盛世”瓷器店越做越大,瓷器已经供不应求,康大茂之前已经联系了好几家景德镇民窑窑主,商谈好了合作意向。
正当他壮志满满的时候,景德镇那边传来了停止合作的消息,而且是所有的民窑窑主同时停止了和他们康家的合作。
康大茂非常郁闷,他立刻让二虎和阿保去景德镇打探情况,原来是景德镇第一大窑镇窑窑主发话禁止景德镇与康家合作,这特么的就气人了。
康家和俞家素来无仇无怨,为什么这么搞我们康家?康大茂不服,他亲自赶往景德镇找镇窑窑主余世年,结果,再一次吃了闭门羹。
康大茂没有离开,带着三人在附近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隔天,镇窑招学徒,门口排了很长的队伍,康大茂四人也挤在人群中参加面试。
阿保很会做事,他现在比其他三人都强,怎么说他也是学过几天瓷器理论知识的人,他又用同样的招数让四个人同时被招进了镇窑。
没想到安排几人干活的竟然是个名字叫殷弘绪的歪果仁,更没想到的是几人刚进来就被安排去附近郊区挑土,没错,就是用扁担一旦一旦往窑场挑,活生生的苦力活。
“康大哥,这活没法儿干了,简直累死人。”二虎一撂挑子,瘫坐在地上泄气说道。
“少东家,咱们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阿保也扛不住了。
看看玲珑一双小肩膀差点都要被压塌喽,还在咬牙坚持着,她汗珠都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你们以为我想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康大茂放下扁担说。
“这狗日的歪果仁故意整咱们的吧,阿保我觉得你还得再打点他一下。”二虎提醒阿保。
“都打点过了,这小子特么的认死理…;…;”阿保正说着就看见那歪果仁殷弘绪走了过来。
“你们几个别偷懒呀,抓紧时间,这高岭土可只有三天的挑运时间,你们要是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殷弘绪指指点点的用他并不纯熟的歪果话说道。
“兄弟,通融通融,让弟兄们去窑场那边跟着拉坯怎么样,兄弟们都练过的。”阿保上前递上银子热情的说道。
“兄弟,别让我为难好吧,我在这里整整呆了五年,才刚开始学拉坯,你就知足吧,这样,你们先挑着土,找机会我会给你们安排的。”殷弘绪说着就走开了。
“这个煞笔,竟然为了学烧瓷在这里呆了五年,不知道是不是脑袋有问题。”阿保看殷弘绪走远了低声咒骂道。
四个人继续去郊外挑高岭土,郊外,整片高岭土区域都有官府的专门人负责看守,只是划出一小片区域让民窑铲挖,方圆几里就有几十家民窑在抢着挖,郊外工地现在是热火朝天。
这时一队人马身穿深蓝色制服,挑着扁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