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业》第487章


店铺的掌柜也是有着官府背景的,能够在新岛售卖福寿膏,绝对不是简单的人,此时看到几个***进入店铺,这些人是可以售卖福寿膏的。
阿巴德里随后就和掌柜交流了几句,这个掌柜对他们的语言不是很清楚,但是明白他们要买放在货柜上面的商品福寿膏。
掌柜随后将一盒商品福寿膏取了下来,然后伸出来一个手指,示意这是一银元,也就是一员的纸币。
阿巴德里很快将一块散银子拿了出来,然后挡在了柜台上面,随后示意掌柜将商品给他。
但是掌柜很快就示意这种散银子他是不收的,同时示意阿巴德里他们对外面的钱务局兑换纸币或者银元。
掌柜非常清楚使用这种散银子不保准,首先就是散银子兑换银元是有差价的,也就是需要一两一的散银子才可以兑换一枚银元,这对于商家非常不合适。、
而且这些散银子成色也说不准,有的时候商人也会加价收散银子,然后自己对兑换,但是这些到手的散银子在钱务局有明确的标准,有的时候商人都会被欺骗,本来是加收了两里的银子,但是到了钱务局一鉴定,反倒是一两五都无法兑换一银元,银子的成色不好。
所以现在的商人都学精明了,基本上不收散银子,全部都是银元或者纸币,最好是纸币,因为大宋在鼓励使用纸币,使用纸币交易可以得到一定的税负减免。
阿巴德里非常诧异,自己明明拿出了一块银子,成色也非常好,但是这个掌柜就是不肯售卖。
看到几个客人非常不满的样子,掌柜也无奈了,于是将这块银子拿了起来,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看了看也算成色不错,估计有四两多,于是随手将两盒福寿膏送到了阿巴德里手中。
阿巴德里此时也不知道这种福寿膏的价格,于是就将两盒福寿膏收入口袋中,他发现其实散银子也是可以交易的。
随后阿巴德里向掌柜询问了福寿膏的使用,然后就和阿里穆哈穆德几人走出了店铺,心中也是欢喜不已。
因为他们语言不通,就需要一些翻译,在新岛有一些人是专门的翻译,他们都是当年集中在泉州的很多阿拉伯人或者是当地的汉人,他们通晓阿拉伯语,很快阿巴德里就雇佣了一名汉人翻译。
有了语言沟通之后,阿巴德里很快就发现他们吃亏了,这种福寿膏使用大宋钱币购买,就只需要一银元。
但是刚才他拿出去的银子,此时给那个翻译看了一个一样的之后,那个翻译立刻说这块银子可以兑换四银元,但是他们只买了两盒福寿膏。
而且翻译明确告知这种福寿膏是违禁品,自由在新岛上面可以吸食,如果想要带入大宋,一旦被查到,就会被直接拘捕,然后去劳动团劳动五年。
如果宋人吸食福寿膏,一点被发现,也是同样的待遇,这样严苛的法令,让宋人根本就不敢吸食福寿膏,新岛上面福寿膏,也全部都是给那些外来的阿拉伯人准备的。
阿巴德里舍不得手中的金银,但是得知可以兑换银元,这才去了兑换的钱务局。但是很快问题又来了,那就是阿巴德里兑换的金银比较多,如果全部兑换成银元,兑换的手续费很高,折算下来,甚至到了一两三兑换一银元。
而且一下子兑换三千多银元,这些钱携带也非常不方便,又让阿巴德里和阿里穆哈穆德陷入了为难之中。
(本章完)
第506章 新岛贸易() 
?? 阿巴德里和阿里穆哈穆德此时纷纷犯难了,他们携带了大量的金银,是为了来到大宋购买商品的,此时需要兑换五千对银元。
钱务局是讲究自由兑换的,但是需要收取手续费,兑换银元的手续费是最贵的,纸币这是等价兑换。
钱务局里面装银元的木箱子都是标准的,最大的就是一千银元,但是已经不小了,如果是五千银元,那么就是五个木箱子,随身携带五个箱子的银元,实在是不方便。
但是秉着看到银元就放心的原则,最后阿巴德里和阿里穆哈穆德还是选着了兑换银元,对于两人的执着,翻译也非常无奈,他们这样的举动,可是让手中的银元贬值了三成,也就是说少兑换了一千多银元。
但是阿巴德里和和阿里穆哈穆德两人和很多刚刚来到新岛的阿拉伯商人一样,都不放心那些纸币,于是还是冒着赔钱的买卖兑换银元。
很快,阿巴德里和阿里穆哈穆德就将海船上面的两箱子金银搬到了钱务局,经过办个时辰的等待,他们拿到了五千二百银元。
两人看着一枚枚精美善良的银元,心中不免有些愤怒,他们的手续费就花费了很大一部分,刚才坐在那里等候兑换的时候,阿巴德里和阿里穆哈穆德突然又有些后悔,毕竟是少了一千多银元,而且两人随后从翻译那里得知。
这种兑换只有在新岛是存在手续费的,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兑换成纸币,然后在到大宋内陆等价兑换银元。
纸币在新岛兑换银元也是有手续费的,但是在内陆是没有这样的规定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两人看到真金白银变成纸币有些不放心,此时就是后悔也没用了,两人只能忍着少了一千多银元的结局,带着五箱子银元出了钱务局,为了携带方便,加上阿里穆哈穆德的身份,于是阿巴德里在码头租了一辆马车,于是一行人开始进入新岛城。
新岛城出了军事基地是有围墙的,其它的城区是没有围墙的,城市的建设非常规整,中间是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新岛官府前面的广场,官府后面就是军事堡垒。
大道两侧全部都是鳞次栉比的建筑,自动赵昀将新岛设定为贸易自由港之后,新岛迎来了众多商人,主要就是大宋的商人,还有一些陈越国和吴哥王国的商人,也纷纷来到新岛,想要这里搭上海上贸易这趟顺风车,好好地赚上一笔。
阿巴德里的马车是敞篷的,他和阿里穆哈穆德,还有翻译在坐在上面,沿着中间大马路一路朝着内城而去。
此时沿街布满了商铺,其中最多的就是茶叶、丝绸、瓷器,还有一些棉布,羊毛布,手工制品的商铺,这几天又多了一些玻璃店,此时这些店铺的掌柜都在卖力的吆喝着,和过往的阿拉伯商人们交流。
阿里穆哈穆德本来来到大宋是为了了解这个东方帝国,但是此时看到沿街大量的商品之后,这个***贵族也有些按耐不住了,他非常清楚这些商品带回去的价值。
尤其是精美的茶具和上好的茶叶,这在阿拉伯帝国和西方世界都是非常昂贵的,贵族们现在最享受的事情,也是最炫耀的就是有一套精美的瓷器茶具,然后还有一份上好的茶叶,用来招待来宾,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一路上,阿巴德里也停下了几次马车,然后询问了一些商品,但是价格让他有些失望,新岛的商品明显贵了很多,相比较之前几年,阿巴德里在泉州购买的同样商品,甚至贵上了两倍之多。
毕竟这些商人将商品运送到了新岛,阿巴德里他们往返的路程短了很多,所以贵也是应该的,但是即便是这个价格,阿巴德里采购回去,依然会挣上不少钱。
但是为了利润最大化,阿巴德里听取了翻译的建议,那就是带着银元去泉州,乘船去大宋,在那里采买商品,这样价格会低很多,然后在运送到新岛,在去巴士拉。
但是翻译也提醒了阿巴德里,那就是在大宋也不一定能够采买到合适的商品,因为现在朝廷对贸易商品控制的非常严格,新岛的商人手中的货物,很多都是从朝廷购买的。
阿巴德里知道大宋的皇帝变了,规矩也多了很多,其实阿巴德里明白,现在的宋人更会做生意了,之前买个他们的商品价格实在是有些低,让中间商的阿拉伯人赚取了大量的金银。
此时这个规则要改变了,而且阿巴德里也从翻译那里得知,畅销的商品,像茶叶和丝绸,还有陶瓷之类的,现在官府的船队都直接运送到巴士拉,在那里直接出售。
翻译的提醒让阿巴德里警觉了起来,毕竟这些商品如果直接被宋人运动到巴士拉,那么他们在运送回去,其实是没有多少利润的,所以阿巴德里需要选着一些准确的商品,不能让宋人的顶撞了。
于是这又让阿巴德里有些犯难了,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阿巴德里看到了一间书店,这是大宋官方印刷局的书店,此时对阿拉伯人出售书籍,同时也收购他们手中的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