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军魂》第2417章


“是!”
“老秦,你怎么看?”
“我觉得宝杭兄说的有道理,我们当初的想法有些太过简单和天真了!”秦时雨看了阎宝杭发来的回电,很认真的回想了一遍,然后很认真的说道。
“那你怎么想?”陆山问道。
“既然有这种可能,那咱们就不能不防。”秦时雨道,“不妨就听从宝杭兄的建议,先不要直接答应南京方面,他们偷偷摸摸的干了,却事先没告诉咱们,等这谈的差不多了,才想起来让我们背黑锅,这因为我们是傻子呢!”
“还好我还没有给南京方面回电,不然的话,这出尔反尔,估计南京方面又该骂我们是东北新军阀了!”陆山道。
“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这些地方军哪一个不是军阀?”秦时雨嘿嘿一声冷笑!
“那就给南京回电,除非日军撤出中国,归还割让的所有领土,废除一切在华特权,否则没有和谈的余地!”陆山道。
“这个好,顺便还可以将这件事给捅出去!”秦时雨道。
“嗯,可以,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陆山点了点头,同意了秦时雨的做法。
你给我下套,我就给你上眼药水,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隆化事件!(三十三)() 
一架飞往北平南苑机场的飞机上。
“部长,这南京方面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让东抗派代表进来,这不是明摆着要分好处吗?”
“好处,你以为那是好处?”何敬之冷笑一声,“那是去顶雷的,咱们暗中跟日本人谈判,那背着多大的压力,现在外面的舆论有多少是支持zf的?”
“您的意思是,转移和分担咱们身上的压力?”
“差不多吧,不过南京的那些人都想简单了,真因为这陆厚德好糊弄吗?”
“所以您就提前离开了?”
“一半是,一半也不是,这宣化城的英国人被杀的案子越闹越凶,不排除这陆厚德在暗中推波助澜,废除领事裁判权,谈何容易,两年前gmzf早就跟各国提出来过,签订新的条约取代新的条约,可人家不答应,哎!”
“那这回”
“不好说,这东抗对外国人那是横竖都不犯怵,日本人在他们手上吃过亏,所以这一次他们真要借题发挥,或许还真的能够帮gmzf争取一些利益也说不定!”
“部长,您说的是!”
飞机在南苑机场降落之后,何敬之的车队刚返回中南海居仁堂,这代理北平市市长张全就到了!
张全可是可是老蒋在政治上的左右手和智囊,就如同在军中何敬之差不多的地位。
张全擅长临危受命,处理复杂的事情,而且总是能够秉承老蒋的意志,所以省的老蒋的信任。
张全跟杨永泰都是政学系的发起人,为蒋出谋划策,引为股肱。
“岳军兄,你怎么来了?”刚走下汽车,还有些疲累的贺敬之看到了张全带着人就候在自己的办公室前的院子里,有些惊讶!
“敬之兄一路旅途劳顿,按照道理说。我不该这个时候来,但是有些事情我不得不来!”张全迎上来道。
“哦,岳军兄请!”
“请!”
两人快步进入花厅,贺敬之吩咐道:“泡茶!”
“这么样。我这些天不在北平,情况还好吧?”
“还算平静,但恐怕这平静的日子也快要结束了!”张全微微苦笑一声道。
“怎么说?”
“敬之兄,你看一下,这是今天早上刊印的报纸!”张全命人从公文包里取了一张报纸递了过去。
“发生什么事情了?”
“”何敬之狐疑的接过报纸。仔细的浏览起来。
“这个案子本来上面打算来一个冷处理,等过些日子,外界的关注小了,咱们在悄悄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现在,你看,这些记者成天吃饱了撑得!”张全气愤道,“他们就不知道体谅一下zf的难处?”
“你怀疑有人幕后操控这件事?”何敬之一看就明白了。
张全的秘密任务就是跟日本人接触,并达成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这个时候激怒日本人。在他看看,他的一番心血都白费了,而且这还不仅仅涉及日本人,英国人也牵涉其中。
这英国人本来就是这次停战和谈的调停人,这么一来不也把英国人给得罪了。
张全着急,这事儿闹大了,肯定会影响到中日之间的和谈。
“敬之兄,有些话我就不直接说了,你心里是清楚的,有些人如果不加以控制。那是要闯大祸的,为了个人的野心和利益,至国家民族利益不顾,那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张全重重的说道。
“没那么严重吧?”何敬之知道张全说的是谁。但他跟张全虽然都是老蒋一块儿的,可他们并不是穿一条裤子的,相互之间就算没有冲突,那也有一些竞争的意思。
“这还不严重,打了几次胜仗就不认识自己了,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岳军兄。你也别着急,这上面说的也都是事实,我们总不能是非不分吧?”何敬之道,“我们追随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我知道,可这事儿也要分轻重缓急嘛!”
“那什么是重,什么是轻呢?”
“目前,对日和谈这是重中之重个,这关系到华北的政局的稳定,还有国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战略方针!”张全道,“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那都是可以先缓一缓,放一放的!”
“这事儿委员长怎么说?”
“委员长正在部署剿匪的军事行动,这种事还是不要打扰他为好!”张全道。
“我们自己处理掉?”
“对,我跟东抗不熟,敬之兄跟他们多次接触,特别是跟那个陆厚德私教还不错,所以我就想请你出面,给他去一份电报,解释一下,请他以大局为重!”张全道。
“发这么一份电文并不难,但他未必会听我的!”何敬之见识过陆山的强硬,所以他心里也没有把握。
“那就拜托敬之兄了!”
“岳军兄客气了,大家都在为dg的事业。”何敬之点头道。
“敬之兄,还有一件事,这些天我跟日本驻北平领事馆方面有过一些接触,他们提出了一些条件,我觉得还算能够接受,膺白兄在上海跟日本人也谈得不错,所以就想着是不是找个时间中日双方正式的谈一次?”张全郑重的道。
“现在就谈?”何敬之微微惊讶了一下,这进展还是有些快呀。
“对,就这一个星期内,有关谈判的人选方面正在拟定,日本方面也会派高层参加!”张全道。
“这个是不是急了一点儿?”何敬之想了一下道。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接触,谈不谈的拢,都还难说,久拖下去对我们不利,对日本人来说,同样也不利!”
第四次围剿的失败,老蒋迫切需要调集更多的兵力对组织和红军围追堵截,可是兵力又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以他的财力,还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扩军,只能从地方军下手,一来是用“剿匪”的名义消耗地方实力派的实力,二来也寄希望于这些不听话的地方军跟组织红军拼一个你死我活,这样都消耗光了,他就可以完成统一大业了!
但是地方军也不是傻子,看出老蒋的阳谋了,所以现在纷纷提出“抗日救国”,这让老蒋感到非常头疼。
因为他的所谓大义就不够用了,再大也大不过民族生死存亡!
所以,他现在迫切需要跟日本达成一个暂时的和平协定,这样他就可以调集华北的军队南下围剿组织红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做战争准备!
这个战争自然是中日之间的国战了。
不管后世怎么评价,但是老蒋的这个想法还是有很多人赞同的,尤其是那些个认为中国现在开战必亡国的时代精英们,他们都觉得,如果能够给国府多出几年时间发展,并且获得统一的话,那日本就未必敢轻易出兵中国,而且就算真打起来,中国也不至于一点儿抵抗力也没有!
而且在军界和政界当中,持这样想法的人有很多,包括国府的二号人物汪兆铭。
在对日问题上,他跟老蒋的看法到还是一致的。
就目前而言,他们都不想跟现在跟日本爆发全国性的战争,国府的实力太弱了。
老蒋现在准备发动第五次围剿,前提是华北地区得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他才能将调走这里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