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神医》第60章


不禁点了点头,缓缓道:“王大哥请讲!”
第77章 降非降() 
王仙芝瞧着方承天,缓缓道:“大哥仔细思量许久,从北门进攻比较容易,那镇守北门的别将董汉勋平日里与同僚不合,手底下也只有区区五百兵马,到时大哥会安排你和一凡进攻北门,你们务必要第一时间破城,迅速抓到刺史王镣,他一定不能死。。。。。。”
说着,他叹了口气:“不然如此好的机会,可就浪费了。”
方承天疑道:“那王镣只是一个刺史,有这么重要?!”
杨一凡笑了笑,为他解释道:“方将军,大将军的目标是那王镣的哥哥王铎。”
先前王仙芝确实说过,要让王镣的哥哥王铎劝谏天子实施招安,看来重要的人是那王铎!方承天不禁点了点头:“那王铎是?”
王仙芝微微一笑:“门下省侍中,当朝宰相!”
方承天顿时恍然,也只有王铎这样的人,才劝得动天子!只不过他仍此事不妥,皱了皱眉头,喃喃道:“可是。。。。。。我仍觉得降唐不是太好。”
“哈哈”王仙芝大笑片刻,压低声音道,“方老弟,你且放心!大哥降唐,并非真的降唐。”
方承天惊道:“诈降?!”
王仙芝与旁边的杨一凡对视一眼,看向方承天,神秘地笑了笑,摇了摇头道:“也非诈降!”
不是真降,又非诈降!方承天顿时有些迷糊了,一脸苦色地瞧瞧王仙芝,又瞧瞧杨一凡。
杨一凡微微一笑,却不说话。
王仙芝笑道:“好了,不难为老弟了,大哥好生给你说说。”
“愿闻其详!”方承天苦笑一声,轻轻点了点头。
王仙芝站起身,背起双手在桌前来回走动,边走边说:“如今这天下看似李唐天下,其实却早已四分五裂,尤其是募兵制实行之后,各道节度使拥兵自重,自擅一方,虽说他们仍然承认李唐的统治,实则早已独立。”
说着,他忽然一顿,停下脚步,看向方承天,笑道:“若非如此,大哥又怎能走到今日?各道节度使虽奉了天子之命来围剿大哥,可他们为了保存自身实力,派出来的兵士,大多老弱病残,又怎是咱们对手。”
方承天点了点头,唐军派出来围剿义军的精锐部队确实很少,当初他们遇到的张勋所部,已算得上非常厉害了。
不过他听王仙芝说了这么多,仍没明白王仙芝所说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降法,不由问道:“大哥,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小弟,你到底想做什么吧?!”
王仙芝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他别急,缓缓道:“大哥想做那割据一方的节度使!”
“啊”方承天双眼一张,直直地瞧着王仙芝看了半晌,心道:“王大哥竟然打得这个主意!如今的义军已失了仁义,若大哥真能被招安成割据一方的节度使,苦心经营一番,再设法谋取天下,也非不可能。。。。。。至少比起现下带着一群贼非造反的机会大得多。”
想到这儿,他不禁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
王仙芝笑道:“看来方老弟总算想明白了。”
这时,杨一凡皱着眉头道:“方将军,现下令大将军最发愁的事,是如何才能让朝廷许他节度使?!那王铎虽然官拜宰相,但朝中宰相也非他一人,想要给大将军求表节度使,必定阻力不小,而且大将军也有些担心直接向朝廷索要节度使,适得其反!”
方承天闻言,点了点头:“不错,这招安后许什么官职,毕竟还得朝廷说了算。”
王仙芝皱起眉头,轻轻叹了口气,看来他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烛火在风中摇曳。
透过营帐缝隙吹进来的风,呼呼作响。
他们三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皱眉沉思。
忽然,方承天双目一张,微微一笑道:“王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
王仙芝眼前一亮,急忙问道:“方老弟,你想到办法了?”
杨一凡闻言,也是面带喜色,直直地瞧着方承天。
方承天点了点头,反问王仙芝:“王大哥,我觉得这招安就好比姑娘出嫁,你说说这姑娘若想在夫家受尊重,那得怎样才行?”
杨一凡笑了笑道:“那当然得表现得温柔贤惠,孝敬公婆,持家有道了。”
王仙芝瞧了瞧他,微微一笑,目光移到方承天脸上,缓缓道:“大哥倒是觉得,这姑娘想在夫家受尊重,那得娘家有实力。”
说着,他顿了一顿,笑了笑道:“就好比那公主,驸马家就算再厉害,也得对她毕恭毕敬。”
方承天竖了个大拇指,点头道:“王大哥说得不错,若想让朝廷重视咱们,还得咱们自己的筹码足,不然难免处处被动,想当节度使可就难了。”
杨一凡皱了皱眉,疑道:“咱们这一年来,声势日益浩大,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这样的筹码,还不够受封个节度使吗?”
方承天摇了摇头:“不够,咱们号称五十万大军,还真正有多少呢?而且咱们这一年来,又占领了哪些城池呢?攻城、弃城已成为咱们的习惯,试问那个节度使辖下,没有几个城池,几十万百姓呢?”
王仙芝微低着头,瞧着脚下,眉心已皱成一个川字。
方承天瞧了他一眼,接着道:“所以说,咱们若想让朝廷重视,就得调整下策略。”
王仙芝抬起头,问道:“方老弟认为该如何调整?”
说着,他咬了咬牙:“不过攻打汝州这一决定是改变不了了。”
方承天笑了笑:“汝州照打,王镣照捉!只要此举功成,咱们便有一条后路了!不过咱们不要急着接受朝廷的招安,而且还要趁着招安的敕令到来之前,再攻陷几座城池。”
杨一凡皱眉道:“可这样一来,会不会适得其反?到时惹得朝廷大怒,招安一事泡汤不说,可能还会调集更多的兵马前来围剿咱们!”
方承天淡淡一笑,摇了摇头道:“杨将军过虑了。”
杨一凡瞧了瞧方承天,一脸的不解。
方承天笑道:“如今天下早已非他李唐天子说了算,他大怒又如何?而且他想调兵,各道节度使又会真正调给他吗?还不是阳奉阴违,做做样子罢了。”
“哈哈”王仙芝大笑道,“方老弟说得不错!杨一凡听令,立刻回营整顿兵马,明日一早,进军汝州!”
第78章 城在人在() 
晨雾中的汝州城,若隐若现,这场雾对汝州守军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董汉勋一脸凝重地站在城头,一动不动地望着城下,他那高大的身影,犹如一座山般稳重。
他的身后,站着五六百个身披明光铠的将士,挺拔如松,神情如虎。
虽然他们只有五六百人,可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千军万马也不外如是。
“你们怕吗?”
董汉勋的声音平静而缓慢,就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一个眉如墨泼的大汉抱拳道:“只要能追随董将军,就算是死,末将亦不惧!”
“不惧!”众将士齐声高呼,呼声震天。
董汉勋身子猛地一颤,缓缓转过身子,目光扫过众将士,咬牙道:“今日大雾,草贼必定会趁机攻城,他们兵将众多,咱们今日恐难活着,你们谁若害怕,现在便可离去。”
众将士昂了昂头,身子一动不动。
董汉勋沉默片刻,长呼了口气,背过身子,望向城外。
城外浓雾蔽物,目不能远视。
浓雾中,杨一凡一马当先,破雾前行,正往董汉勋所在的城头而去。
他的身后,数千将士身披盔甲,步履如飞!他们有的拿着强弓,有的握着大刀,有的扛的云梯,有的推着投石车,有的提着飞虎爪。。。。。。
大战一触即发!
方承天统领的骁骑营全是骑兵,不能用来攻城,只好远远地跟在杨一凡的大军后面。
“杀”
忽然,城头传来一声暴喝。
“嗖”
接着,数百支羽箭呼啸着从城头飞来。
虽有浓雾遮目,可几千人推着各种攻城器械行军的声音可不小,城头的董汉勋不是聋子,自然听得见。
只可惜他虽不是聋子,却是瞎子,浓雾下,根本看不到义军隔着有多远,一轮箭雨下来,却连义军的衣角都未曾碰到。
一轮箭雨后,没有任何反应,董汉勋似乎也意识到距离不够,暂时停下了弓箭攻击。
“杀”
就在这时,城下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