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宏图》第519章


“还有五日,大明的水师就要来了,决战的时刻到来,今天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能让你在那天少流一滴血!”高山中明大声呼和着,周围的日本武士仍然有些不适应,因为这不是日本式的训练方式,他们不知道,这是高山中明在台湾的时候,跟着不死军的教官学习的。
待打败四个对手,高山中明收起短矛,指了指其中两个:“你们两个动作不稳定,继续练习,其余人,休息一下吧!”
一群人刚刚坐下,忽然传来了一声轰隆之声,就感觉脚下一阵晃动,众人相互看看,一个土著用闽南话问道:“是洋夷在开炮吗?”
“好像不是,我感觉地面在震颤。”另一个人接口说道。
这个时候,旁边房子里的人灰头土脸的跑了出来,高山中明大声招呼:“全都坐到空地上去,不要慌张,是地震!”
“地震?”许多人不明白地震是什么。
日本武士说道:“地震就是大地震动,在我们的母国日本,每年都要发生几次,不要担心,只要待在空地上,没有什么能伤到你。”
说着,地面又震动了起来,刚才吃饭的棚子已经垮塌,睡觉的木屋也开始变形,许多土著哇哇大叫起来,又过了片刻,隆隆轰鸣之声响起,烟尘四起,显然是以此更为强烈的震动,周围一切建筑都倒塌了,一片狼藉。
“我要回家,爱子和大郎还在家中。”一个武士站起身来,大喊道,向着军营外跑去。
然而,高山中明拦住了他,喝道:“你是士兵,如果离开这里就会被看做逃兵,要斩首的,滚回去!”
众人皆是躁动起来,高山中明跳上一块大石,喊道:“诸位,我们都是持刀矛的武士,如何能背弃恩主呢,恩主予我们粮食、金钱,难道是让我们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四散逃跑的吗,你们要想,从震动到刚才的垮塌,至少过了一刻钟,只要不是傻子,都会跑出房间的,又有什么危险呢,就算被砸在屋子里又能怎样,你们住的只是木屋、窝棚,又不是洋夷住的石楼,能砸死吗,周围邻居帮把手就能拉出来啊。”
高山中明见众人安定下来,点了几个人说:“你们几个去马尼拉看一看,把情况问清楚再回来告知大家。”
这几个人刚走,田中三郎骑马到了,他兴奋的大喊:“高山殿下,大喜事!”
“刚发生的地震,怎么会有喜事儿?”高山中明脸色严峻,问道。
田中三郎大声喊道:“殿下,诸位同袍,天降正义,惩罚洋夷,洋夷的城墙和宫殿在刚才的大地震中毁损了,西班牙王城已经是一片废墟,完全失去秩序了,陆大人和商馆的海主发出了动员令,杀一洋夷赏银一百,抓一洋夷赏银二百,洋夷城堡中财货,谁拿到手就是谁的,马尼拉已经沸腾,百姓们发动了一揆,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去了王城,你们还等什么,建功立业,发财受赏的机会来了!”
嗡的一下,整个军营都沸腾了,西班牙人仰仗的就是火器和城堡,如今城堡毁损,秩序丧失,还有什么阻挡呢。
高山中明喝道:“诸军列阵,随我进攻!”
西班牙王城,巨石砌筑的城墙和堡垒已经完全垮塌,地面上到处都是鲜血和石块,一群百姓从废墟之中穿梭着,搜索尸体,剥去衣裳、盔甲,扳开石头寻找了王城里的财物,无论发现金银还是死人,都是欢呼一片,对他们来说,都是金钱。
童海峰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而此战之中,抓到的西班牙俘虏有四百人,这还是陆郎把俘虏的价格提高到了人头之上,否则不会有一个人活下来。
“这应该算是大捷吧。”方天华说道。
童海峰满脸苦涩,理论上应该算是的,毕竟西班牙人全军覆灭,但是有这种大捷吗,士兵们甚至都没有上阵,军舰都没有开火。
“童将军,反正东南亚的事务都由您一人决断,舰队总不能无功而返,不如开赴爪哇,谋攻,我们也好向朝廷有交代呀!”方天华小心的说道。
童海峰却是哈哈一笑,说:“方大人说的极是,但却并非我们有交代,而是我一个人,方天华接旨!”
忽然,童海峰从怀中掏出一封圣旨来,方天华愣了愣,连忙跪下,童海峰当即宣旨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委任大明水师参将方天华为吕宋总督。。。。。。。。。”
“恭喜你,方大人,你已经是吕宋总督了,说起来,你还是本朝第一个海外总督,也是第二任吕宋总督呀。”童海峰笑着说道。
“第二任?”方天华有些怀疑的看向童海峰,童海峰道:“第一任还是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委任的,已经是两百年前的事了,但好在是有先例的。”
第486章 章十六 规划() 
孙伯纶对崇祯十八年这个年份有着特殊的感情,按照原本的历史,大明本该在崇祯十七年就灭亡的,但是因为他的出现,已经安然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虽然已经实际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但孙伯纶认为那并不是问题。
实际上,从崇祯十七年开始,大明王朝这只沉睡的巨龙就已经完全被孙伯纶唤醒,走上了开拓扩张的道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扩张都是以胜利告终,这也大大减少了国内对此的阻力,至少内阁的几位重臣已经不再用穷兵黩武这类话来反对了。
大明原有的缙绅阶层经历了清算的阵痛之后,发现秦王并不是真正的想毁灭他们,在权力和财富两方面他们仍然具备优势和潜力。
在权力方面,虽然秦王改革了科举制度,彻底废弃了八股取士,扩大了参与科举层面,但缙绅们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毕竟想要通过科举就要长久的学习,而学习首先要脱产,一个年轻人能够读书本身就是家族实力的表现,新的科举没有封闭缙绅们上升的通道,相反,随着吏员队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家族子弟成为了官僚队伍的一员,而在地方政务之上,宗族仍然有一定的话语权,闹出了重伤及人命官司,以及涉及大额银两的案件需要动用大明律法,但诸如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官府仍然愿意和宗族一道出面调停。
而在财富方面,原来的土地兼并和把小农变成佃农的模式是走不通了,但是投身于商贸却是各地缙绅的选择,几年下来,藏在地窖里的没奈何渐渐变成了银圆,更多的大缙绅开始变成银票,投到银行里去吃利息,他们虽然把银行看做朝廷办的钱庄,但是好处就是,钱庄里存钱要收费,而银行存钱却可以吃息。
民间的财富已经动员了起来,投放到了海贸和边贸之中,这些人推动着对外贸易和扩张的发展,每当京城来的邸报上出现内阁、军机处或者六部要收紧海贸的风吹草动的时候,都会在各地引起骚乱。
诸如吴⑺锎ァ⒊滦录渍饫啻忧赝踔凑傲粝碌睦铣迹枷胍苍诜⑸疟浠鞘晴粕鸫匀耍彩粲阽粕鸾撞悖粕鹫飧鼋撞闳词且丫淞恕?br />
如今横亘在老臣与秦王之间的矛盾,就是南京朝廷,大明已经具备了平定南方的实力,也通过在吕宋、台湾、澳门等地设立市舶司,来收紧对南京的放纵,但朝中大臣仍然不愿意和南京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他们不能忽视来自大都督府的压力,这两年,叱咤风云的是水师和不死军,北府军团可是一直按兵不动,他们辖地内连山贼盗匪都是不见了,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
对南京朝廷有感情的老臣们自然不愿意北府军团挥师南下,但是那数十万精锐总要有一个宣泄的地方吧,那么只能对外扩张了,在吕宋、台湾和爪哇送去精锐营伍去征服土著之后,内阁发现,手里的兵力还是过于的充裕了,只能再开辟两个方向,美洲和澳洲。
这些老臣们却不知道,对于美洲和澳洲的开拓,为南京朝廷敲响了丧钟,原因很简单,对着两片全新的大陆开发和征服都需要人,征服还好说,大明有的是精兵,但是开发需要的可不只是士兵了,而孙伯纶显然不想走西方人的老路,先占领小地方,通过海贸和商业、抓捕奴隶,陆陆续续的移民过来,在那里是一片不毛之地就能迁移大量百姓的手段就是流放!
要知道,孙伯纶已经决定大明在海外的所有总督区,都要在五十年内建立州县。
开拓澳洲还还说,大明已经在爪哇有了基地,往南航行一段就到了澳洲,然后顺着海岸线寻找宜农宜牧宜商宜居的富庶之地,但是穿越太平洋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