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法兰西》第199章


然而亚历山大三世并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是否会像父亲一样不得善终,他召集了为亚历山大二世殚精竭虑一生的哥恰科夫首相,准备听听他的看法。
“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那些激进派的问题,民粹党人试图通过暗杀沙皇来达到他们邪恶的政治目的。”
哥恰科夫知道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向沙皇提议了,于是连忙说道,“我们需要在全国缉捕民粹党人员,并且将这些人处死在公众的眼中,让他们知道跟俄罗斯宫廷作对是什么下场。还有就是将您父亲放宽的政治言论重新收紧。因为很多人并不想接受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他们只想接受一个跟法国一样的共和国。”
“那该怎么办?”
亚历山大三世有些紧张了,他问道,“所以我们应该取消普通民众受教育的权力?”
“是的,虽然会引起不满,但是却能推迟诸神黄昏的到来。”
哥恰科夫首相意味深长的说道,“我们还有时间,争取消灭掉所有不安定的因素。我的陛下,如果想要保住你的位置,就必须杀掉所有不安分的因素。我们都不想在看到12月党人的暴动。”
坐在王位上的亚历山大三世听完哥恰科夫的话之后,慢慢陷入了沉思。
此时远在巴黎的拿破仑正在平静的打量着俄罗斯发生的一切,俄罗斯改革雄主被炸死之后,接下来肯定会引爆欧洲上流阶层,最先蠢蠢欲动的就是格莱斯顿首相,法国和德国突然的结盟让他感到非常棘手,现在德兰士瓦还在不停的增加军事力量,没有丝毫缓解的情况。
拿破仑试图将殖民地的争端一直拖下去,然后再派遣军队守住金矿山脉区。德兰士瓦的主权对于他而言根本没有半点作用,只有金矿区里最大的金矿储备,才是法国人的重点。
在南非输了一局,只能暂时采取退让的,格莱斯顿首相意识到亚历山大二世的死是一个机会,改善英国和俄国之间关系的机会。之前出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缘故,双方形成了势如水火的态势,而现在他想通过祸水西引的策略,来让俄罗斯帝国变成德国和奥地利之间的一块心病。
格莱斯顿首相行动迅速,借助这一次亚历山大二世的葬礼,伦敦方面亲自派出了驻圣彼得堡的大使进行慰问。
对于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举动,即便是躲在加特齐纳行宫的亚历山大三世,也感觉到了不一般的触动。之前是法国人主动向圣彼得堡示好,现在英国人也参加了进来,很明显俄罗斯在欧洲局势上的地位正在不断的改变。由最开始的排挤变成了接纳。
对于这个好消息,亚历山大三世是乐意见到的。在之前的俄土战争中,虽然没有直接吞并奥斯曼土耳其,但是他们获得了保加利亚的庇护权。此时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都将圣彼得堡看作是希望的象征,他们也非常乐意的继续推动斯拉夫人的解放,并且形成于奥匈帝国抗衡的局面。
起码亚历山大三世是这么打算的,他积极推行泛斯拉夫主义并且有很强的外交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这是为了扩大俄罗斯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俄罗斯在斯拉夫民族居住区的统治地位。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政策一方面对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促进当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此时出现虚假繁荣的俄罗斯帝国像是在日益的蒸蒸日上,也促进了沙皇扩张的念头。
所以在拿破仑眼中,亚历山大三世更像是一个类似于勃列日涅夫的铁腕领导。他们现在更在意的是扩张,继续的扩大俄罗斯帝国的版图,直到成为亚欧的超级大国。
所以拿破仑很明白,在历史上他会采取什么手段。对待异族强制推行俄罗斯化的政策,迫害犹太人。占领中亚,与英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而且在来自丹麦的妻子的影响下,也是因为丹麦在普丹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皇后不停给他吹枕边风。对俾斯麦及威廉一世的德意志帝国产生反感。尽管此前的六位俄罗斯君主都为德意志血统,但是从亚历山大三世时代起,宫廷和贵族社会开始了俄罗斯化的进程。
这一切在拿破仑眼中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不稳定因素。
德卡兹外交部长在这个职位上已经担任了将近八年,他是目前为止担任外交部长最长的一位,因为拿破仑对他在战争危机中所做贡献的肯定,所以才决定让德卡兹继续担任这一职务。
此时他已经习惯了总统的突然召见,就像法国人民已经习惯了拿破仑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很多年一样,所有民众都能感受到他正在努力的试图重建第一帝国时期的欧陆秩序和荣光。
这一次拿破仑没有选择在办公室里讨论,而是走到了杜伊勒里宫的花园。政变已经是十年前的往事,在三年前重新翻修之后,那些政变之夜激战之后的弹痕都不见了。
拿破仑望着开满郁金香的花园,小声说道,“现在英国首相想要试图通过英国驻圣彼得堡大使这一关,准备重新交好。我们必须尽快的行动起来,让新上任的亚历山大三世打消了这个念头。这项重任我必须交给你去做,因为接下来我还需要跟德意志的皇帝商议合作的细节。”
“我也在努力的避免着把奥匈帝国拉进来,这会激化法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目前我还需要让俄罗斯人站在反大不列颠的立场上,这才符合于我们的利益。”
拿破仑转过头,望向德卡兹外交部长,然后说道,“你明白了吗?”
“我很明白。”
卡德兹知道法国总统内心深处的想法,德国也好,俄罗斯也好,都只是他用来对付英国人的棋子。将欧洲的搅屎棍彻底击垮之后,法兰西才有统一的希望。
他不想在经历一次失败的凛冬将至。
击垮英国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法国不可能一口气搞定三个难缠的对手,所以他最好的办法是借力打力。
“反正我们跟俄罗斯的贷款期限也差不多到了,现在亚历山大三世正在加紧扩张的步伐,他们的资金肯定不够,这时候法国就需要站出来充当慷慨金主的角色。”
拿破仑笑了一下,所有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的安排之下,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结局。
“俄罗斯人欠下一大笔的外债之后,他们自然需要看法国的脸色行事。就算格莱斯顿首相向圣彼得堡示好,他们也不可能成为盟友。除非拮据的英国人能像我们一样给俄罗斯大举外债。然后我们再怂恿新上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继续激化阿富汗,伊朗的地方的归属权问题。让英国人彻底的成为针对的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顺利的执行当初的计划。”
当年拿破仑错误的以为只要断绝掉大陆和大不列颠贸易关系就能够击垮对方。结果发现还是战争的方式简洁明了。
没有什么是不能用一场战争解决的问题,如果有,就加一场。
德卡兹听完了拿破仑的话之后点点头,他完全按照拿破仑的意愿行事,现在也准备好奔赴遥远的圣彼得堡,跟那位新沙皇聊聊天。
最终拿破仑拍了拍外交部长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记住我们的目的,对方不一定要跟法国友好,但是一定要与英国交恶。”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一轮的刺杀() 
第一更
德卡兹外交部长终于不用像之前一样冒着暴风雪和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并且在火车上度过漫长而无聊的时光。这一次前往圣彼得堡是春末夏初,沿途的风景很漂亮,只不过德卡兹外交部长无暇欣赏,他心中的顾虑就跟这个国家一样,年轻的沙皇到底能不能够压住愈演愈烈的政治势力。
此时法国才刚刚准备对俄罗斯进行新一轮高利贷贷款,光是每年从俄罗斯获得的收入都能让法国政府培养出一群食利阶级,没办法,法兰西的富裕阶级和中产阶级富可流油,换句话就是,老子有的是钱。一切能够通过金钱来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此时全世界都在面临着严重的农业问题,尤其是当现代化还没有完毕的俄罗斯,这种焦虑则显得更加不堪重负。此时小麦价格只比1867年上涨了百分之五都不到,对于农民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872年爆发的葡萄牙虫传染病让法国酒水产量降低了三分之二,爱尔兰,西班牙,西西里和罗马尼亚,都曾发生了多起农民叛乱,或者爆发了视为暴乱的骚动。而英国小麦耕地面积在这些年消失了将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