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法兰西》第194章


作我们能获得什么政治利益?所谓的重新签订贸易协议?那点关税对于英国来讲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他们不会在乎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商品贸易流通,因为我们根本争不过他们。这简直就是糟糕透顶的计划,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德皇孜孜不倦的解释,“这个金矿是德国反败为胜的转折点,如果我们每年能够获得一定的黄金矿石,就算德国什么都不做,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固定的黄金储备收入,而这笔黄金就是用来战争的!法国人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翻身机会。击碎了英国的殖民帝国美梦之后,我们会让这群人知道德意志的强大!到时候谁还会是我们的对手?”
腓特烈三世和俾斯麦宰相之间的争端在于理念的不同,一个认为法国是死敌和世仇,另外一个却认为法国人才是真正的盟友。
此时的俾斯麦已经茫然不知所措,腓特烈三世坚定的相信跟巴黎合作所能获得的政治利益远远大于英国,小气且狡诈的英国人无时无刻都不在算计双方之间能够爆发冲突。
简直就是万恶之源。
“俾斯麦宰相,这是我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警告你不要再去插手我在德兰士瓦的事务。这是我所作出的第一个国际事务决定,德国方面要打开困局,为了柏林,更是为了光复曾经的荣耀,我们必须踏着其他人的尸体往前走,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人都应该被革除出局。”
后背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俾斯麦只感觉脊椎发凉。腓特烈三世已经阐明了自己的主张,他会将那些不肯屈服于他的人,那些追随俾斯麦的党羽一网打尽。
靠在门口的身影慢慢变得模糊,俾斯麦甚至感到有些陌生,好像眼前的并不是现任德意志皇帝,而是一个被法国操控的假冒傀儡。
“既然菲特烈国王陛下不愿意听从我的意见,那么我也没有什么多说的,但如果你非得要朝那些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容克贵族动手,就先从我开始吧。我会辞去宰相的职位,并且离开柏林,不会再有人打搅你的计划了。”
说完,俾斯麦卸下了腰间的佩剑,轻轻放在了地上。他向腓特烈三世鞠了一躬,然后转过身。头发花白的老人没有往后看一眼,直接朝着外面走去。
他的步履坚定而决绝,如同20多年前坚持普鲁士改革的首相,只不过他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输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花甲老人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蚀,他已经累了,让他害怕的不是对面神一般的对手,而是自己身后一群猪一样的队友。
腓特烈三世冷眼目送俾斯麦离开,他一直没有做任何的挽留举动,这个老顽固从自己身边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再见了,俾斯麦宰相。”
“无论有没有你,德意志都会一直前进。他绝对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棋子!”
第二百三十四章 1806帝****团() 
第五更,完毕,今天更新完成。
这个消息传到了欧洲各国的领导人耳朵里,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毕竟他已经在两任德皇面前闹过了辞职风波了,第一次是威廉一世逼迫他辞职以便缓解因为俾斯麦引起的政治风波,第二次却是他主动辞职,因为腓特烈三世已经逼得他无路可退,只能选择这么做。
以腓特烈三世为首的国会派终于赢了,在这次的政治冲突中,他们以绝不退让和绝不妥协的态度逼的俾斯麦无路可退,在为人臣面前只能够以辞职来结束这场政治斗争。同时也是告诉英国人,德国内部的“倒法派”已经无计可施了,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这样的结局,格兰维尔自然是不愿意接受,他花了那么多的心血才打通了柏林内部的关系。结果到头来俾斯麦的一纸辞呈让他所有计划都功亏一篑。法国人只走了一步棋,就逼的伦敦无路可走。
没有办法,格兰维尔只好将情况如实的反馈给格莱斯顿首相,告诉他英国的外交政策失败了,希望首相大人能做好一场战争的准备。
格莱斯顿首相面色阴沉,他望着格兰维尔反馈的情况,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
“这次整个欧洲都要跟我们作对的意思吗?现在俾斯麦辞职了,腓特烈三世又坚定了信念要跟法国联盟,这是要逼得英国出手。”
英国奉行大陆孤立政策,所以他没有政治盟友,一旦发生了利益冲突就是靠战争解决问题。克里米亚战争打俄国人都够吃力了,对付法国人格莱斯顿首相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法国志愿者刚刚帮助一群乡下农民组建的民兵团打跑了德兰士瓦的侵略者。导致现在格莱斯顿首相都没有办法向国会解释,为什么是最强悍的英国陆军会打出这样的水准?
“除了发动战争,捍卫大不列颠的尊严,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就算那个传说中的金矿的确存在,也应该属于英国而不是属于法国人。这里是南非,不是法兰西,就是一块弹丸之地。法国的志愿者守不了多久,只要我们不断的派兵进入,并且封锁近海的海岸线,法国人绝对没有机会在前进一步。我们完全可以用围剿的战术逼他们投降。”
就算你们法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武器,然而英国人能够将他们完全的耗死。
“我们要趁着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还没有采取一致对外的手段之前拿下德兰士瓦,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矿应该属于英国,如果被法国人拿去,那么他们就能够重新崛起。如果落到了德国人的手中,以军国主义为传统的柏林将有机会发展一支帝国海军,如果他们在联合法国人的话,实力足以重新组建欧陆的新秩序。”
格兰维尔不是危言耸听,都像他一开始打死都不会相信法国和德国能够放下前嫌成为盟友,然而的腓特烈三世上台之后,这些不可能都变成了现实。
拿破仑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事情会怎么发展,所以他走的每一步荒诞无稽的棋,背后都隐藏着其他的深意。
“现在法国政府不承认那些志愿者是军队,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直接跟法国宣战。”
格莱斯顿首相懊恼的摇了摇头,最终愤愤不平的说道,“那么我就要杀光那些法国志愿者,让巴黎知道我们英国人不是好惹的。现在立刻派遣舰队封锁南非的金海岸,绝对不能让任何一艘法国或者英国的船只登陆南非。”
然而在德兰士瓦,除了之前登陆上岸的法国志愿者之外,还迎来了一群德国人。他们也是柏林直接派遣到南非帮助布尔人抵抗入侵者的志愿者。只不过这群人没有打着德意志的旗号光明正大的进入这片海域。他们使用的是荷兰的国旗,反正三色旗的颜色跟法国一模一样。
而这群所谓的志愿者一眼望过去就能认出他们是军人,动作神态严谨的一丝不苟。与那些已经熟悉了德兰士瓦的散漫法国人相比,德国军队看起来更像是来打仗的。
印刻在骨子里的高傲注定让这群德国志愿者对于法国人嗤之以鼻。他们怎么都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巴黎拦住了德国精锐的进攻,在边境线组建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防线,让德国军队吃尽了苦头。
在他们眼中,法国人就是军备松懈,毫无纪律的一群人。
格兰士瓦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闲时间来欢迎这群刚刚踏上非洲土地的志愿者,还没有熟悉情况多久,殖民军队又发起了冲锋。
双方都立刻进行了集合,那让德国志愿者感到惊讶的是刚才还散漫无比的法国人一瞬间如同换了一个人,立刻进行了集合。他们跳下了战壕,架起了机枪,以最快的速度瞄准了英国人的前进方向。
他们甚至还在枪口装上了刺刀,准备随时跟入侵者发动一场短兵战。
英国的殖民军移动的非常缓慢,他们还没有摸透法国人的战术,之前的一次冲突中,在对法军极不利的情况之下,他们居然在马克沁机枪的掩护下发起了猪突冲锋,英国人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突然看见一群不要命的法国人冲了上来,没有心理准备的英国军队立刻崩溃,原本以多打少的战局变成了他们被少数的法国人压着打。
此时谁也不敢小觑那些全身破烂如同农民的法国人,虽然满身的泥污,但是他们却表现出一个帝国军团应有的品质,
从普法战争之后,印刻在每一个法国军人骨子里,决不后退的精神。
拿破仑重现了第一帝国时期的军团,他们无坚不摧,他们战无不胜。
拉响枪栓的声音回荡在战壕里,这是一场无声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