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法兰西》第192章


法国人给出的条件的确很优越,优越到让俾斯麦心里也不禁咯噔了一下。
他心里也感到惊讶,顿时明白了为什么法国人宁可得罪伦敦,也要在德兰士瓦搞出动静。
这是目前为止最合理的解释,如果一切都是真的,巴黎真的可能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俾斯麦被腓特烈三世堵得无话可说,他挠了挠头,转而从另外一个方面入手,试图说服国王,“但是国王陛下有没有想过这只是一个陷阱,其实可能并没有什么金矿。”
“你的问题我早就已经考虑到了,所以特地派遣了一个团队打着科学考察的名义去探勘金矿,如果真的像拿破仑所说的一样,兰德地区发现的金矿足以改变世界金融秩序。那么我认为德国人为了这一杯羹撕破脸皮还是有必要的。到时候德国愿意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双重施压,逼迫英国人从德兰士瓦撤退,到时候哪怕是要一成的金矿收入,也足以给财政带来惊人的变化。”
腓特烈三世滔滔不绝的说道,办公室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的声音。年轻而野心十足的国王想要在自己的任期之内做出惊人的事业,而不是当一个平庸的君主。
威廉采取了征服的方式,腓特烈三世则采取另一种方式。
“英国人给我们的是口头上的承诺,实际上能获得什么,无非就是把德国当做牵制法国的棋子,让我们为了那点可笑的利益争个你死我活。但是法国人给予我们的是真金白银。”
俾斯麦沉默了,他眼神复杂的望向宫殿的天花板。
在现实面前,腓特烈三世考虑的比他更实际,金钱买不来友谊?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足够的共同利益。
“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是不是谎言,万一拿破仑用虚假的情报哄骗了柏林,回过头却发现所获得的实际利益并没有想象中高呢?或许这条金矿的确存在,但是里面的金子没有我们想象中丰厚呢?”
俾斯麦上前一步,逼问面前的德意志国王。
“到时候腓特烈陛下打算怎么办?”
腓特烈三世一字一句的说道,“如果巴黎欺骗了我们,不用英国人亲自动手,德国也会挥兵南下。”
政治保守主义的德意志宰相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国王拿一个国家的利益去冒险,与英国人结盟是眼前的利益,而且也符合容克贵族们军国主义传统的反法精神。
但是现在腓特烈三世已经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
“可是陛下……”
“不用再劝了,我说过我不希望失去一个可以改变德国财政的金矿或者失去一个宰相。从巴黎出发的考察团队是最优秀的,他们会知道法国人有没有在德兰士瓦问题上说过谎。”
面对如此坚决的腓特烈三世,俾斯麦知道自己没有机会说服了国王陛下了。虽然比起被刺杀的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显得更加精力充沛和野心勃勃,但也表现的更为固执。
他固执的认为德意志应该是议会高于宰相权力,甚至是皇权的国家,而不是让俾斯麦一个人指手画脚。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是两人冲突频繁的最大因素。
从担任国王到现在,他跟俾斯麦之间一直都是分歧不断,腓特烈三世由衷的希望能够找到足以媲美俾斯麦外交才华,但是也更加让人放心的棋子。
起码不会左右自己的意志。
“如果俾斯麦宰相有什么别的话留到帝国议会上再说吧,我现在暂时不想听了。我已经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俾斯麦知道自己再怎么强调法国人的阴谋,腓特烈三世也不会听取意见了,何况法国人给出了没有人能拒绝的优待条件。
但是俾斯麦才不相信对方有这么好心,指不定答应只有接下来的损失会更加惨重。所以他才不会理会腓特烈三世的借口,继续固执的说道,“就算腓特烈三世要答应,起码我们也要跟他们平分这座金矿的收益,绝对不能让法国实力遥遥领先。
“够了,退下吧。”
腓特烈三世不耐烦的皱起眉头,他冷漠的说道,“我说过,我现在不想听,这些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别再逼我了。”
“俾斯麦宰相,你让我感到很失望。”
临走之前,腓特烈三世在身后叫住了他,缓缓说道,“我的目的不是与法国为敌,而是获得足够的国际发展空间。如果你不能接受我的政治理念,还是趁早辞掉宰相的职务,让其他人替代。”
俾斯麦从威廉时代执政到现在,还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森严的等级和尊卑让他克制住了自己。
俾斯麦深吸了几口气,才让自己起伏的心平静下来。已经知道据理力争已经没用了,于是小声的说道,“好的,我知道了。”
对于宰相这个位置,他已经看淡了。从威廉时代就遭受过大起大落,所以也对这个位置表现的并无所谓。
“如果威廉国王觉得我不适合这个职位的话,也可以让其他有能力处理好德国外交事务的人选担德国外交大臣的位置,就这样。但是在你替换之前,我还是德意志的宰相,只要我还在位一天,就不会放过法国人。我不赞同盲目的介入德兰士瓦。”
这是他第一次在国王面前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之前跟威廉一世说话,都尽量采取委婉的态度。
显然腓特烈三世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干脆直接的对“国家公敌”回答道,“如果不是罗恩现在因为身体问题无法出任宰相的职位,我是很想找到一个优秀的替换者。”
“因为法国人也不会放过你的,你简直就是法德两国友谊的最大阻碍,没有之一。”
第二百三十二章 海军舰队() 
第三更
按照腓特烈三世的吩咐,俾斯麦先应付着英国方面的问题,他必须要确定德兰士瓦的确有值得德国人投资的资本,才会介入到这场争端中。否则的话,哪怕两国在南半球直接爆发战争也不关柏林的事。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
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英镑之所以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显然拿破仑是想要野心勃勃打破大不列颠在金融世界的地位,历史上的伦敦控制了德兰金矿一直到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期间源源不断的黄金送往了世界金融中心,奠定了大不列颠世界霸权的基础。
法国原本就是欧洲经济体之一,只要有德兰士瓦的金矿,他们完全可以夺回昔日失去的荣光。想要贪婪的吞下威特沃特斯兰德光凭法兰西打打嘴炮还可以,真要真刀实枪的打仗,帝国海军分分钟教法国佬怎么做人。
拿破仑看着来自伦敦的反馈,神情严肃。
“德国人明显是在拖时间,他需要了解清楚德兰士瓦的金矿是否如我们所说的那样夸张。”
实际上拿破仑给予他们的数据已经是修改过的,他实际上并不想让对方知道真实的数据。在这场与大不列颠的较量中,双方都把德国人当做是棋子,也都不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
俾斯麦和腓特烈三世都被两方懵在鼓里,只有始作俑者的拿破仑始终掌控着大局走向。
“现在英国人是真的愤怒了,他们绝对不允许法国在背后捅刀子的行为。”
德卡兹感到事情棘手,他对拿破仑说道,“要不我们跟英国人议和吧,他们封锁了港口之后,我们的舰队就无法前进。德兰士瓦会变成一个孤岛,被英国人包围的孤岛。”
但是拿破仑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慌,仿佛预料到了任何的情况。
“放心吧,现在我们就是在等着德国人的消息。腓特烈三世虽然是民主自由派的一员,但是他的外交手段比俾斯麦还要圆滑。一旦察觉到了法国许诺的利益是真的,柏林立刻回流露出一副贪婪的模样。”
对于拿破仑的信誓旦旦,德卡兹只能认同他的做法。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