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闯末世》第235章


“让我抓紧,还说,我要大度一点,不能阻拦你开后宫”
她声音低小,十分羞涩。
宁凡叹了口气,手扶着额头。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他对小莲说:
“你不要听那个陈阿娇的话,以前是怎样,现在还怎样。”
“话说,你不是很讨厌陈阿娇那个女人么,怎么还将她的话奉如圣旨啊?”
小莲默默点头,脸色微红,小声道:
“因为因为我不想让其他女人比我更接近你”
声音几不可闻,宁凡并没有听清楚。
故而,他问道:
“你说什么?”
小莲脸上的红晕更胜,染到了耳尖,急忙摇头,道:
“没没什么”
继而大声道:
“那我就不听陈阿娇的话了。”
宁凡这才松开眉头,稍稍放下心来。
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
两次系统交流,碰到的都是女人,而且每次都有后遗症。
第一次就不说了,赵彤的留言,让他和小莲消除芥蒂,还是不错的。
可这第二个,陈阿娇可就在乱搞事了。
好歹也是武道仙境强者,怎么能够教坏小孩子呢?
小莲的心智,可是只有十四五岁左右。
这可是要三年起步,最高死刑的!
吕素素见到宁凡不再皱紧眉头,稍稍放下心来,甜甜的笑着。
两人赶着马车,已经到了南阳郡境内。
套着的马匹,却是光影驹所化,脚力很好,还不用喂食,方便得很。
距离南阳郡城还有大约大半天的路程,突然从路旁树丛跳出一个大汉,拦住马车,叫道:
“还请借马车一用!”
此人身着灰白麻布袍,身躯魁梧,面目粗犷,气息非凡。
宁凡感应到,这是一位半步武道金丹的强者。
倘若去从军,当是一名绝世猛将。
他怀中抱着一个稚童,神色慌张,面色挂满沧桑之色。
吕素素看了看,央求宁凡道:
“公子,你看那个小孩子,好像是生病了,我们帮帮他吧。”
宁凡也注意到壮汉怀中的稚童面色发青,气息微弱,很不对劲。
便点头道:
“也好,那便载他们一程。”
他操控着光影驹停下,招呼壮汉抱着稚童上了马车,坐进车厢内部。
宁凡与吕素素却是在车辕上分坐两边。
壮汉上了马车,拱手道:
“多谢这位郎君,还有这位夫人。”
他看向宁凡的时候,坦坦荡荡;对着吕素素,却是低眉顺眼,不敢看其容貌。
有礼有节,是一位有教养的好汉。
宁凡一边驱动马车,一边道:
“不妨事,人命关天。”
“敢问,这稚童,可是好汉之子?”
那壮汉怜爱的看了怀中孩子一眼,眉宇间难隐忧愁之色,道:
“正是犬子。”
他看向宁凡,道:
“好教恩人得知,在下姓黄名忠,字汉升;敢问恩人名姓?”
“今日之恩请,日后必当报答!”
宁凡摆摆手,道:
“不必,此乃举手之劳。”
又道:
“叫我宁凡便好。”
黄忠再次拱手,道:
“宁恩公!”
心中却打定主意,一定要报答宁凡。
而宁凡呢,却有些心不在焉。
如果他没有猜错,这位壮汉,就是猛将黄忠了。
他怀里的,应该是儿子黄叙。
想起来,后人对其的评价,那是推崇备至: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可惜的是,黄忠幼子黄叙早早夭折,始终没有后代传世,真是一个遗憾。
这次既然让他碰上了,怎么说也要帮黄叙治好病。
宁凡问道:
“黄老哥,令子可是得了伤寒?”
黄忠道:
“不敢,恩公叫我汉升便好。”
“至于犬子——”
他低头看着黄叙,叹了一口气,道:
“确实是得了伤寒。”
宁凡心中有数,那就错不了。
这对父子肯定就是黄忠父子。
第291章 黄巾围宛城:素素救人() 
确定黄忠儿子得的是伤寒,宁凡便有了主意。
他问道:
“汉升可曾听闻张机张仲景?”
既然得的是伤寒,那就去找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
仔细想来,张仲景此时应当在这一带活动,十年后,还当上了隔壁郡的长沙太守。
汉灵帝在位的这些年,伤寒疾病频发。
尤其是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
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
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哎?
不对啊,张仲景现在应该是被举了孝廉,做官去了。
应该不在这一片地区。
宁凡暗自懊恼,还是没有易小川对历史的记忆深刻啊。
黄忠眉头微蹙,想不起在哪里听说过张仲景这个人。
宁凡只好道:
“也罢,张机应当是游历去了。”
“不过,他的师父张伯祖就是南阳鼎鼎有名的医者。”
黄忠神色一怔,道:
“张伯祖?”
“恩公所言,可是品济神医?”
宁凡略微思考一下,回顾一番易小川说过的历史。
张伯祖,名初,字品济,东汉医家。
南郡涅阳人,笃好医方,精明脉证。
其疗病每有奇效,传世七柳品济清口方。
张仲景闻其名而拜为师,尽得其传,为医中之圣。
他点了点头,道:
“正是此人!”
黄忠拱拱手,道:
“某家正是前往郡城,求救于品济神医。”
宁凡点点头,专心赶路。
黄忠也痛惜地看着怀中的儿子黄叙,默默不语。
宁凡突然想到,这张伯祖和张仲景,还是张家的人呢。
应该是张良长子一脉,与张角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的远。
这张仲景还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后人。
却是张良长子一脉的显赫一支。
南阳啊,人杰地灵。
有五圣出世。
先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
这都是后世网络上总结出来的,也不知道称呼可不可信。
但这些人还真就是出生自南阳郡。
好地方!
应该还加上一个黄忠。
宁凡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不对!
黄巾起义爆发,这时候张曼成所领导的黄巾军,已经把南阳郡守褚贡杀了,包围了宛城。
张曼成,东汉末年时期人物,南阳黄巾军的首领。
汉灵帝光和七年二月,太平教大方,自称“神上使”的马元义,事败被捕于洛阳车裂,张曼成闻讯立即率众在南阳起兵。
三月庚子日击斩南阳郡长褚贡后,占领了宛城。
六月,遭新任南阳郡长秦颉反攻斩杀。
中平元年二月,黄巾起义爆发。
三月,荆州南阳郡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攻杀太守褚贡。
江夏都尉秦颉临危受命,继任南阳郡太守的职位,负责讨伐黄巾军。
六月,秦颉与荆州刺史徐璆联合出击,击败黄巾军,斩杀张曼成。
随后,黄巾军退守宛城,拥赵弘为渠帅。秦颉、徐璆与朱儁联合军共一万八千人包围宛城。
至十一月,朱儁联军先后斩杀赵弘、韩忠、孙夏等人,攻破宛城,平定黄巾军。
中平三年二月,江夏士兵赵慈发动叛乱,攻破六个县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