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一统》第167章


个名字足够吸引任何人的眼球。
至于分量上,刘峰打算比后世香皂的分量较小一些,这些更易于敛财,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反正这东西上市之后,消费的是上层人士,他们的钱财来自哪里,清官有几个刘峰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人的钱财来路不干净,既然如此,也不介意狠狠的宰他们一笔。
“灵州城的匠作坊实在是太小,这还要劳烦苏兄盖一座更大的。出来”刘峰不打算将香皂的生产地点放在其他地方,想要灵州、北地郡的人富有起来,一味的发展农业是不行的。
苏双拜道:“诺!”
主公需要的东西属下也会办理,只是主公在买需要的物品时一定要多买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以免有心人仿制。”
二人对视,刘峰只是淡淡一笑,苏双就已经明白其意思。
次日,灵州城一则告示令灵州的百姓欢呼雀跃。
告示上自然是招盖房子的工匠一事,令百姓高兴的是还需要帮忙的百姓若干,工匠一日二十钱、帮忙的百姓十钱,而且包吃,即日起就可以前往县衙报名,先到先得,招满为止。
北地郡各县早就听说刘峰曾在郡城盖过匠作坊,工匠皆有工钱,令他们羡慕不已,而今这种好事临到了他们的头上,更为可喜的是工钱也比在郡城的时候多,普通的百姓也能派上用场,令这些在家闲着没事的百姓十分高兴,谁不想多赚点钱补贴家用呢,还没见过有人会嫌钱多的。
刘峰做起了甩手掌柜,可是苦了张立、李尚等一干官员。
在金钱的刺激下,所有的工匠百姓干活的激情很高,不出多久,一座不亚于郡城的匠作坊将会拔地而起,为了让匠作坊崛起的更快,只要是报名的百姓,体质说得过去的,尽皆录用,附近各县、村庄的百姓更是不远前来。
与此同时,灵州城的匠作坊内也是忙成一片,所有的铁匠不打铁,齐心努力制起了肥皂,看他们的劲儿头分明比打铁来的更高,这东西的价值刘铁匠是知道的,经他一说,这些铁匠更加努力起来,仅仅三日的功夫,在灵州城收购上来的材料就被换成了一箱又一箱的肥皂。
一块块的肥皂从模子里拿了出来,四四方方一小块,肥皂的中间雕有“仙恋”二字,肥皂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盒内,肥皂没有后世做的那样晶莹剔透,却也让所有的铁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木盒的需要多了,自然小小的促进了一下灵州的发展,这么多的木盒,灵州一时间拿不出来,可以向城内的木匠订做,这样一来,平明百姓也能赚到零花钱。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这里的所有铁匠都是值得信任的,他们的衣食住行不仅有刘铁匠负责统计,还有专门的士兵进行跟踪调查,新的匠作坊建成之后,刘峰也会将他们的家人接到一起住下。
与灵州匠作坊相比,郡城的匠作坊虽然大却十分的冷清,自从袁滂上任之后,也想着奋发图强组建自己的军队,没想到的是征兵令贴出去那么久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应征。
袁滂身边的侍卫悄悄告诉他刘峰北地郡的时候,百姓争相入伍而刘峰不收的情景,更是让袁滂恼怒不已,北地郡缺粮,袁滂虽然有袁家支持,也想着表现一番来着,于是横征暴敛,怨民载道,相比于袁滂的坏,百姓记起了刘峰的好。
一个好太守或许很容易让百姓遗忘,可是一旦来了一个坏太守,好太守的身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在袁滂和北地郡四大世家的齐心努力之下,袁滂终于组建成了一支约有五千人的军队,人员参差不齐,老少皆有,整天也是在北地郡大大的校场上操练,武器大多是一些战场上淘汰的东西。
声势较刘峰在北地郡的时候更大,只是这些士兵喊的响亮,练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软绵绵的架子,一招一式毫无力道。
这些士兵的吃饭皆是本家的,夜晚就住在校场内。
其实袁滂也挺委屈的,上任北地郡,留给他的只是一座没有士兵的空城,征兵没有人响应,更为可悲的是,其余五个县的县令也都是刘峰的人,命令传达过去,就如同石沉大海,这样一来,他这个太守其实就是一个县令了。
袁滂几次想整顿北地郡的现状,没办法,朝廷没有派人过来,只能暂时让这些县令蹦跶几天了。
相比于袁滂的小打小闹,大汉再一次燃起了烽火,其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刘峰这只小蝴蝶。
刘峰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快传遍了大汉上下,再结合正月十五晚洛阳城上空惊现的神灯,各地的盗贼之流群起作乱,让日暮西山的大汉再次陷入到不断的平叛之中,北地郡缺乏的官员也不知被遗忘到了那个角落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刘峰当初解释的很透彻,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能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第163章 战争狼烟再起() 
“舟无道,水覆之!”也成了许多作乱贼人的口号,沉寂已久的黄巾也顺势爆发,最为厉害的当数黑山张燕,麾下的黄巾士兵约有五六万人,诈称二十万,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许多地方的官员根本不做抵挡,直接弃城而逃,这样一来,黄巾的实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在此时刻,羌人李文候、北宫伯玉联合韩遂边章以及先零羌再次叛乱,声势较之以往更为浩大,杀金城太守、护羌校尉,反叛军浩浩荡荡的向三辅之地进发。
汉帝再一次慌了,西都可是先祖的陵寝所在,若是西都有失,将会造成多么大的慌乱,而汉帝也自问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大将军何进上谏:“而今大汉局势堪忧,值此围困之际,应当不拘一格启用人才,槐里侯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在北地郡镇压羌人多年,用其对付羌人搓搓有余。”
汉帝扫视群臣之后,问道:“不知大将军所说诸位有何异议?”
面对这样的局势,宦官、世家都安静了下来,现在不是捣乱的时候,和平时期对那些名将该打压还是要打压,战乱时期就是启用他们的时候。
“封皇甫嵩为左将军,领兵两万,右中郎将董卓出兵辅助,镇守西都,即日启程,不可怠慢!”
“圣上英明!”何进拜道。
汉帝满脸忧虑的说道:“而今黄巾又开始肆虐,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满朝文武百官议论片刻之后,太尉张温越众拜道:“圣上,而今大汉国库空虚,正是忠臣义士报国之时,各地的黄巾叛乱虽然声势浩大却不足为虑,如今各州郡皆有重兵守卫,黄巾者,一群百姓尔,只要固守城池,黄巾如何能攻进城内,陛下不必担忧。”
汉帝闻言大喜,如今看来,国库又能省下很大的一笔;只是如此以来,各州的州牧必将拥兵自重,皇室的影响力也会被影响到最低,说不定汉朝也会出现周朝末年的情景,念及此处,汉帝蹙起了眉头。
“即日起下旨个州郡,各州州牧带领士兵清剿本地的反贼!”
“刘景升,朕封你为荆州刺史,即日起前往荆州平定叛乱!”关键时刻,汉帝信任的还是刘姓的。
刘表跪拜道:“多谢圣上隆恩,臣一定尽心尽力,保卫荆州!”
接下来汉帝任命的基本上都是皇室中人,刘焉、刘虞皆被任命为州牧,皇室的影响力因为汉帝的旨意瞬间升高,任何的实力在皇权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这一刻,汉帝感觉十分的畅快,这才是当皇帝的滋味,朕说的就是天命,何人敢阻挡。
“即日起三公筹办粮草,不得有误!”汉帝坚定的说道。
三公感觉十分的郁闷,筹办粮草怎么会落到他们的头上,看汉帝的架势分明是强买强卖了,王允正准备争辩什么,被身后的袁隗拉住了,附耳劝了几句。
见平时违逆的文武百官,都不说话了,汉帝更加的意气风发了,甚至有一丝飘飘然,天下在握的感觉充斥着汉帝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汉帝飘过之后,语气也充满了愉悦。
太傅袁隗拜道:“前北地郡太守刘峰不遵朝廷诏令,竟然将北地郡的军队带到了灵州,还请圣上裁决。”
听闻此言,汉帝眯起了双眼,他似乎已经看到许多的封疆大吏都握兵自重、不尊朝廷的号令的局面,汉帝也知道放权给各州州牧的一些后果,不过现实容不得他不如此做,因为国力支持不起那么的军队,想来十分可笑,泱泱大汉竟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