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旗舰》第74章


“依我看呀,他们这是怕了。”2团长说道。
3团长说道:“就算是怕了,那也得有所反应吧。”
“不对,据情报显示,阮氏军队正在和郑军死战,不像害怕的样子,这里面一定有文章。”王五说道。
“管他呢,总指挥,我们还是趁他们没有反应之前,尽可能多的抢占他们的城池吧。”舰队司令说道。
“对,等我们拿下了他们城池,就他们那点军队,还能把我们咬了?”3团长哈哈说道。
“我赞成,只是我们现在只有4个团的兵力,每座城又要分兵把守,兵力实在是不足呀。”2团长说道。
“不怕,先往北边打,打到哪里算哪里。”1团长说道。
“可往北就是他们的都城顺化了,顺化城高墙厚,一定不好打。”2团长说道。
“是呀,顺化是他们的都城,城里的守兵肯定不少,恐怕是块硬骨头呀。”3团长说道。
王五想了想说道:“那就先打打看,如果顺化打不下来,那我们就绕过它,去攻打北边的东河。”
战略定下来之后,王五在每座城里留下500人维持治安,其他的全部兵力继续北上,兵临阮氏都城顺化城外。
这时杰克传来消息,阮氏大军已开始回救都城,让王五提前作好准备。
原来阮氏皇帝阮能御驾亲征北边的郑朝,这才导致了内部兵力空虚,让王五钻了个大空子。
大明远征军来了之后,和占城国联手,没几天就连占了阮氏的几大城市,直逼他的都城,阮能慌了,感紧向北朝皇帝郑向汉乞和,以割让两座城池为代价,双方停战。
然后阮能带着大军连夜往回赶。
要说,这无线电真是个好东西,千里之外,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能传到指挥部,这个年代,没有火车,没有飞机,行军完全靠双腿,速度可想而知,等他们十天半月赶到时,黄花菜可能都凉了。
只要在几个关键位置布下携带发报机的情报人员,其作用胜过10万大军。
信息的不对等,注定了大明远征军在作战中能处处占得先机,先下手为强。
在大明远征军总指挥部内,陈晓蓉拿着王五发来的电报递给余天佑,说道:“总司令,王五来电,他已拿下安南的岘港,广南,昆嵩以及广义北部,现正兵临阮都城顺化,但阮氏已和北边的郑氏王朝达成协议,以割让两城的代价停战,回援都城,另外,他还说,安南民风彪悍,他手里无人治理,请你派人过去接管。”
余天佑接过电文看了看,又递给张一鸣,说道:“参谋长,你看这事怎么处理?”
张一鸣想了想说道:“安南军队常年作战,颇有战斗力,王五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拿下那几座城池,一是因为阮氏军主力在北边和郑氏王朝交战,二是占城国牵制了阮氏放在南边的军队,这才给了王五可乘之机,现在阮氏大军回援顺化,而顺化又是他们的都城,城高墙厚,必是块硬骨头,王五要想把它拿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是呀,据杰克传回来的情报显示,阮氏王朝有海陆军队10多万,而我军只有几千人,而且刚刚占领的那些城池民心不稳,不但不能为我所用,反而还是一个累赘,如果不能善加治理,他们必然会起兵作乱,到时候,我军就会面临双面夹击之险了。”余天佑点头说道。
“那这么说来,王五岂不是很危险?”陈晓蓉担心的说道。
“是呀。”余天佑想了想对陈晓蓉说道:“这样,立马给吕宋的邓大志发电,他不是新征召了几千新兵吗,让他留下新兵驻防吕宋,主力部队秘密开往安南,相助王五。”
“是,我就这去发电。”陈晓蓉转身就出去了。
张一鸣说道:“那派谁去治理岘港,广南,昆嵩地区呢?”
余天佑来回踱了几圈,最后拿定主意:“让苏禄师的参谋长成刚去,那边的战事结束之后,王五是要回来的,就让成刚驻守安南,任安南总督,军政都由他管,另外从现有的地方官和军队里挑选有治政之才的人跟他一起去。”
“我看行,成刚这小子军政都是一把好手呀。”张一鸣点头说道。
“马上叫他到总指挥部来,我得交待一下他。”余天佑说道。
第68章 治理安南的良策() 
很快成刚就策马来到了总指挥部:“报告,总司令你找我?”
“来来来,快进来。”余天佑招呼道:“我打算派你去安南任总督,你觉得怎么样?”
“安南?不是王参谋长在那边吗?”成刚说道。
“战后他还得回来,我和张参谋长商量过了,觉得你不错,由你去治理安南,我们放心。”余天佑说道。
“是!一切听从总部安排,那我什么时候出发?”成刚立正说道。
“你回去准备准备,立马就过去,现在王参谋长在那边兵力不足,压力很大呀,我已命邓大志带着2师主力过去增援了,你过去之后,一面协助王参谋长作战,一面把打下的那几座城池给我管理好了。”余天佑说道。
“是,我现在就回去准备。”成刚说着就往外走。
“诶,别急,我还有话要交代呢。”余天佑赶紧把成刚叫住,“成刚呀,安南不比苏禄和揉佛,他们呀,是一群养不熟的狼,搞不好,我们就会陷入他们的战争泥潭之中。”
“啊?这么严重,那我该怎么做?”成刚问道。
“所以才把你叫过来当面和你谈呀,你过去之后,你要做到这么几点,第一,把荒田全部收为官有,我想这一战之后,我军肯定伤员不会少,到时候,所有伤员全部就地疗养安置,识字者可以留在官府任职,不识字者编为地方治安部队,残疾者集中屯田,战时还可以充当辅兵;第二,现在大明国内流民四起,我决定派人到国内征召流民,迁往安南地区,由官府发给农具,耕牛和种子,把他们分散安置在当地土著中间安家;第三,鼓励我军将士以及汉人和当地土著通婚;第四,大量开办学校,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学校统一用汉语教学,统一使用现有教材;第五,对于当地的底层劳苦大众,你要团结他们,自古以来,生活在最底层的那些人,他们不关心谁当皇帝,也不会管是谁在管理他们,他们要的是实惠,他们要的是生存,你只要团结了他们,你在当地就有了群众基础;第六,对于死硬分子,坚决打压。”
张一鸣听了伸出大拇指说道:“好主意呀,总司令,你这几条一旦施行,不出几年,当地土著就会被彻底的汉化。”
“是呀,据我对安南人的了解,如果像管理揉佛苏禄一样,要不了多久,他们必定起来反抗,有了总司令这六条措施呀,我就有信心了。”成刚满怀信心的说道。
“你呀,也不要太过于乐观。”余天佑说道:“我想困难肯定不会少,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明白,可是,办学校需要大量的教师,我去哪找那么多识字的人呀?”成刚皱眉说道。
“这个我来想办法,你先过去,为了便于你日后好行事,你可以从苏禄师带一个营的兵力过去,最后我再强调一点,一定要注意军纪,我们每打下一个地方,就要脚踏实地的把它管理好,建设好,只有这样,这些地方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否则,只会成为我们的麻烦。”余天佑指示道。
“是,请总司令放心,我一定把安南治理成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成刚敬礼之后就去准备了。
余天佑很清楚,越南人可不简单,要想把他们彻底征服,可以说很难。
历史上,秦、汉、唐朝时期,安南一直是中国的国土,后来他们脱离了中国,明成祖时期,明军也曾用5000人灭了他们,但不久之后,他们又把明军赶走了。
后来美国入侵越南,结果陷入了他们的人民战争之中,苦不堪言。
再后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中,更是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所以要征服他们,就必须得从根本上解决他们。
历史证明,曾有无数的少数民族想要入侵中原,结果后来都被汉化了,最后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余天佑相信,迁入汉人之后,让他们通婚,再加上学样的汉化教育,要不少多久,他们就会忘了自己是安南人。
余天佑毕竟是来自几百年之后的人,见识超前,他很清楚以战养战的精髓,只有彻底的解决了他们的归属问题,才能真正的为我所用。
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