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三生传奇》第573章


础?br />
……………
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第一次对外敌入侵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付出代价最为惨重的一战。
枪不如人,训练不如人,但我们的先人,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子孙后代能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只有身处在那样的大环境里,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撑起中国命运的人们的可敬与可贵。
在那样苦难的时刻,依然有那样多的人为了这个国家义无反顾,捍卫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尊严。
但令人感到有些悲哀的是,那些先人们流血牺牲才给后人换来了安适和平的生活,所以后人才能喝着茶水或咖啡,闲极无聊时冒充智者对他们指指点点。
沈宸并不因为自己的见识和身手而瞧不起别人,反倒是呆的时间越长,越是对每一个为抗日而付出的人都充满了敬意。
不管付出了多少,正是这涓涓滴滴才汇聚成了抗战的洪流,撑起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命运。
而沈宸也自认为是为抗战付出的一分子,有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当鬼子也采取狙击袭杀的方式进行反击时,当己方不断的伤亡时,沈宸知道自己要顶上去了。
不是说没自己就不行,而是自己早点上去,很大的可能就会减少伤亡。
当然,对于鬼子派出的神枪手,主力部队也有回应的行动,那就是针锋相对。他们也派出了神枪手,在根据地的边缘地带秘密潜伏,伺机干掉敌作。
沈宸则是游击队派出的来的,与主力部队的神枪手事先商量过,分片防守,共同对敌。
沈宸主动要求在一片大林子里潜伏,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驱虫药,对于在树林草丛潜伏的狙击手来说是必要的,可以免除蚂蚁、昆虫的骚扰。
以此延伸开来,若是点背,突然爬来了一条蛇。嗯,想到这里,沈宸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食物和饮水也是一个问题。味如嚼蜡的军用高热量压缩食品,沈宸没有。但这可以变通,用油炸过,再添加猪油或糖,勉强能够代替。
饮水呢,他也想到了办法。从医护人员里搞来了一根橡胶管,自制了水袋,便可以吸着喝了。
山寨版的迷彩服被水湿了会掉色,但这反而是好事,各种颜色块的轮廓变得模糊,更加具有隐蔽性。
同时,沈宸还在迷彩服上加缝了带扣,可以方便捆绑枝叶杂草等物。
除了迷彩服,沈宸还用鱼网、麻绳、破布条做了一个伪装网,大家的评价相当不错。
和跟班余保根反复进行了手势的演练,使余保根能够领会他的意思,而不必非要说话指挥。
一切准备就绪后,沈宸和余保根带上装备,在黑夜里悄悄潜近了林子。
这片林子占地不小,在当地还是比较有名。因为,以前便时常有劫道打短的在此谋财害命,在树丛深处。不知道埋着多少无家枯骨。
所以,敢打这里走路的,几乎没有单身独骑,更没有敢走夜道的。
林中静得可怕,将升未升的朝阳将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光透过林隙洒进来,将林子染成红、黄而斑驳。
夜来的露水,把草丛润得湿漉漉的,一滴露水从枝叶上滑下,在沈宸的眼前落了下来。
虽然带着胶皮雨衣,他的裤腿也被露珠沾湿。而在清晨的显著的静寂中,连最轻微的声音也听得见。
虽然不确定敌人在什么地方,可沈宸觉得敌人不会放弃这片树林。
因为,这里差不多是敌占区和根据地的交界地带,地形地势既复杂,又有众多可供隐蔽的地方。
正是这样的分析判断,他相信敌人也在这座大林子里。也就是说,对决已经开始。
不管是几个对几个,都是勇士与侵略者的战斗。并不是什么一诺千金,而是双方都想致对手于死地,结束这可能会拖延很久的煎熬。
而在视线受遮蔽,在极为寂静的树林,耳朵要比眼睛更有用处。
沈宸微眯着眼睛,仔细辨别着各种微小的异响。而余保根则在距离他二十多米的地方,缓缓转动着望远镜,在仔细观察。
双方可能都在等待,或者是潜行,而在心理上,沈宸应该占有一定的优势。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啪勾!”林子的左前方响起了枪声。
从枪响的声音判断,沈宸估计是在林子外面,不知道是鬼子在射击,还是八路军的神枪手开的枪。
但这只是直线的距离,在树木和杂草的阻隔下,再加上不断的移动,距离和方位将不断改变,沈宸并不想直扑过去。
谁将成为猎手,谁会成为猎物,智慧、勇气、毅力、技能的综合考验,输的一方将流血,将丧命。
狗屁的书写传奇,沈宸并不没有这种奢望,但嗜血的冲动,杀戮的激情,战斗的欲望,才是支持他的动力。
缓慢的移动着,沈宸和余保根交替掩护着,不断变换阵位。
尽管这场对决才刚刚开始,敌人离得可能很远,但两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前方的树木有些稀少,灌木丛和草种植物居多。上面也不是很茂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落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潜伏不动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反正鬼子要比他们着急。
而且,哪怕是最小心的移动也可能惊起林中的鸟儿,谁暴露谁就死,高手之间的对决往往只在毫厘之间。
太阳越升越高,光影在移动,沈宸突然皱起了眉头,向着余保根做了个手势,指了指左侧。
余保根用的是肩射盒子炮,这是沈宸的要求。在林子里,由于障碍物众多,射击的距离不会太远。而盒子炮射程适中,还能连续射击,优势明显。
至于沈宸,他还是用的长枪。这样一长一短的搭配,照顾到了中、远距离,相当的科学。
余保根仔细观察着沈宸所指的方向,尽管他没有听到什么异样的声响,但对沈宸的信任却使他无条件地服从。
声音又消失不见了。沈宸眯起了眼睛,可能鬼子也不敢轻易逾越这片相对的暴露之地,或许采取了迂回战术。
一阵急促的鸟叫突然从前方响了起来,打破了林中的寂静,沈宸和余保根不约而同地望向那里。
……………
没有枪声,压抑的战斗,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距离确实在接近,象即将出鞘的剑,岂能不沾血而还。
而必杀的一击,往往就在这令人难耐的沉寂中爆发。
人影似乎闪了一下,然后又马上消失不见,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或者让人误以为是自己眼睛发花。
但沈宸意识到对手已经接近了这里,这么迅速的移动,不是普通士兵能做出来的。
守株待兔,对于沈宸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对于宫本来说,如果他待着不动,也就是变相放弃了袭杀的机会。所以,他和助手必须行动,尽管这样冒的风险要大一些。
而且,宫本带着两个射击精湛的鬼子。前一后二,宫本和一个鬼子走在后面,相当于把走在前面的鬼子当作了诱饵。
诱饵,没错,宫本就是这么定义他所挑选的两个助手的。尽管这两个助手也是相当优秀的家伙,但却可以进行有价值的牺牲。
相对而言,沈宸却做不到随便放弃余保根的生命,这就是人与兽的区别。
从正面靠近的是那个可以牺牲的家伙,起牵制的作用,而宫本和另一个鬼子则从两面缓缓迂回,避开这块相对开阔的地域。
敌人不动了,沈宸也无法分辨出他的具体位置。但他想到了敌人的可能的迂回,向余保根做了个手势,两个人悄悄地离开了阵位。向着一侧斜插过去。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狙击之王都是一人执行任务,但两个人在一起行动的时候,会有更大的便利。
沈宸和余保根尽管不是射击手和观察手的分工,但两个人四只眼睛,观察得总要更全面一些。
鬼子翼翼地向前移动着。每一步都轻举轻放,生怕发出一点点的声音。
捕猎更多的时候不是武力和身体的对抗,而是一种毅力和智慧的游戏。
猎手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失误,甚至是一声轻微的咳嗽都可能丧失机会而前功尽弃。
况且,捕猎者和猎物的关系在林子里是可以互换的。小疏忽便可能丧命,使捕猎者反为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