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家大亨》第15章


荣岗镇就是那种贫困山镇的样子。镇中心有两排较规整一些的旧式瓦房,全都是不知多少年前遗留下来的古董,没有花花绿绿的广告招人眼,加上街上挑担卖货的小贩,进进出出的牛车马车和驴车,倒一下子像世外桃源一样古意昂然。
唯一有现代感的是一架大喇叭广播,里面不时传来镇长的讲话跟开会检查,十足的刹风景。
满囤坐在街边儿歇了脚,大概打听了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后先跑去了种子站。
普通萝卜种子六分钱一包管种一亩地。
他要的那种萝卜一毛二分钱一包。四亩地就得四毛八分钱。
满囤犹豫了一下,他刚刚经过一家茶水铺子,门口摆着一大锅茶鸡蛋,才一毛钱一个。
四毛八分钱的种子听起来并不太贵,但是满囤手中钱少,想办的事儿却不少。
一锅鸡蛋三十个,大概能卖三块钱。三十斤的玉米面,顶多能卖两块钱。
即使他能把这些都卖光,也不过才八块六毛八分钱。
这个数字倒是吉利,可这些钱能买着兔子吗?
满囤犹豫半天,一咬牙,买了五包,又出了种子社。正在低头寻思去哪儿找兔子,突然背后有个热情的声音:“哎呀大兄弟,咋又给这儿遇着你了,走,上家坐坐去。”
这声音听着很生,满囤扭头一看,啊,原来是前一会儿碰见的拉车师傅。
这位师傅当时拉着一大车的货,车轮都快压瘪了,正好拉到镇前头那个斜上坡的地方,上不去了。满囤往镇上经过地,正瞧见他拼了命的往上拉,但是人跟车却一起打着滑往坡下出溜。
满囤也不顾手上还没消肿,就帮着推了一把。
怪只怪车装得太满,两个人又是拉又是扛的弄了半天,最后卸了两包麻袋才算把车硬给拽过了坡口。
满囤没等着拉车师傅感谢,就直接进了镇子。
等这位师傅把大包重新装到车上,满囤已经没影儿了。
结果等这位师傅送完货,一抬头,就又把满囤给遇见了。
“啊,我来镇上办点儿事儿,一会儿还准备回去。”
“来,来,小兄弟跟我上家里喝口水,我家就在那边儿上住。一会儿你要去哪儿,大叔给你拉过去。”
这位师傅既然住在镇上,当然更熟悉情况,满囤说了句:“打扰了。”就跟着拐到了另一道街。
这师傅姓张,别人管他叫张大千,说是他力气大,一车能拉一千多斤的货。
当然,这位张师傅不仅力气大,人还很热情,一听说他镇上有个哥,就准备立刻带他去镇中找他哥。
一听说满囤打算把事儿办完了再去看,又问他还要办什么事。
满囤把到镇里买特别的种子的事儿一说,张师傅就把眉头皱了起来,“小兄弟,你这是头一次出门吧,你别急着去办别的事儿,先把买的种子拿给我看看。”
满囤借着摸口袋的功夫,从空间里拿出三只包得整整齐齐的种子来。
张师傅也不打量崭新的纸包,而是直接拿起一包撕开,把种子倒在手掌心看了看,又两只手交替着倒了一下。
接着又去门口叫了位七十来岁的花甲老人进屋。
最后三个人坐在一起,老人开口了:“年轻人出门做事,最是毛毛糙糙,年轻嘛,没经验,容易上当。但是上过一回当,可就不能再给人骗了。”
他把那一小捧种子倒在一张草纸上,然后又从柜子里取了另外一种明显大了许多的种子放在一起。
“年轻人,好好看看。”
满囤心里奇怪,萝卜籽他倒不认识,但这老头儿让他认的东西,那可就再常见不过了,不就是一把绿豆嘛,这谁不认识啊。
他一脸疑惑地抬头,老人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孩子,好好看看。”
满囤就把注意力全放在了绿豆上头。这老头好像很会种田的样子,这把绿豆颜色鲜亮,颗粒又大又匀,混着小米熬出绿豆稀饭来保管好喝。
他又转而看向他高价买回来的萝卜籽上。这是他未来两个月的希望,他要种出比这个多事儿老头更好的庄稼来。能不能吃上猪肉,全靠它了。
结果细看之下,他突然怒火冲天!
第十五章() 
满囤细看之下,一拍桌子跳了起来,怒道:“我找他们去。”
“慢来、慢来。”老人家还是那副慢慢吞吞极有耐心的样子。
“孩子,来跟我说说,你看出了什么?”
“这、这不坑人么!”满囤气愤道:“这包种子里面居然给掺了不少草籽儿,你看,这里、这里跟这里,连石头块儿都混在里面,瘪籽儿也不少,坏得这么多,这包种子肯定不够种一亩田啊。”
老人叹了口气,又对他说:“小伙子,用心再看看啊。”
满囤又坐下了,这一看倒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他惊疑不定地看着老人,连语气都不肯定了:“全、全都有问题?”
老人还是那句话:“孩子,你跟我说说,你看出了什么?”
“看着种壳不太亮?”
“你去闻一闻……”
老人话还没说完,满囤就把鼻子凑了上去,使劲一吸,倒把一些细屑连着种子吸到了鼻子里,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我上当了,这是发霉的种子。”
“这是陈年的种子,时间太长,种不出来了。”老人说:“种子要选头一年留的才好出芽。孩子,你想种的萝卜籽一时间可不好找。种的人少,种子社就卖不出去,积压久了,就成了你手里的废种子。你怕是得另想门路。”
“这会儿你再回头找种子社退钱,怕是也难。不过,往年李头村有人种过这种萝卜,你可以去找找看。”
满囤心里很是心疼种子钱,不过他更感激张师傅他们家给他的帮助。如果今天没来这一回,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他会损失十几天时间,把精力花在根本就长不出苗的种子上,苦恼着到底是哪里没有到位,白白错过原本就紧张的农时,还将受到王氏的质疑。
“老人家,您可帮了我大忙了。日后王满囤必上门答谢。”
“唉,老头子也是个行将入土的废人了,你们后生一个个能种好地我就开心了。答谢也成,拿出你的本事,把萝卜种出来给老头子照照,让老头子也高兴高兴。”
“年青人,去找种子吧,别东摇西晃耽误时间。”
满囤谢过老人家,听从了他的建议,没再去种子社退钱。
他手上拿着一张简单的地图,标着李头村的方位,大步流星地走在乡间土路上。路边两排白杨树,给他脚下路投下阴凉。
赶到快晌午头,正好到了村上。
村头的晒场上聚了不少晒豆晒油菜的老乡,满囤一说明来意,好几位老乡都说自家都萝卜籽,可以送给他一些。
这一次满囤先把种子都倒在手上一一打量过。
大部分的种子都是大白萝卜的种子,或者莱菔子,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把这些好种子一一收好,仍继续寻访。
这一寻就寻到了天色擦黑。
满囤只好借住在老乡家里。
他从天色未明走到了月上柳梢,晚上烫脚的时候,才发觉鞋袜都让血泡给遢湿了,特别是脱袜子的时候,疼得他呲牙咧嘴,连带着手掌心也跟着一起疼起来。
忍着痛挑了血泡,满囤沉沉睡去。
疲倦是催眠的良药,他往大炕上一倒,立刻就睡进黑甜乡里,满身早疼痛飞去了爪哇国。
第二天醒来,又是生龙活虎的棒小子。帮着老乡挑水铡草打扫院子。
收留满囤的老乡很满意这个勤快的小伙子。听说他的来意,老乡给他说了件事儿。
满囤要找的老汉确实是个能种地的好把式。可人家最有本事的是养了个大学生。才毕业两年不到就在省城里站住了脚,把老爷子带到城里住去了。
他家地也让亲戚们种了,结果才种了两茬,地力就不行了。
“娃儿,你白跑一趟。”
满囤想想这路的辛苦,才体会到想种地有多难。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天一早,老乡让他在家里等着,自己个儿出门串亲戚去了。
满囤就老实候着,给老乡喂了羊,又把他家的破猪圈清理了一下,把猪拱坏掉的圈墙重新又搭了搭。老乡回来的时候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直嚷嚷着等冬天下了小羊给满囤逮两只。
最后从怀里掏出一包种子,递了过来:“娃儿,看看是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