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家大亨》第3章


村长脸上也有些讪讪:“老嫂子你可别往心里去,等你家俩小子发达了,不在乎这一口吃的。”
收猪的贾大树赶紧在一边儿接腔:“这是好事儿啊,咱家婶子,你这是祖上烧了高香,一连考出来两个学生,这以后有得是好日子过。”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唉,要说这供娃上学也真是不容易。就说交学费这事儿吧,对咱们土里刨食儿的庄稼人来说,确实是不好办哪。”
“他婶啊,我来这儿抓猪也是为你着想。去年这二侄子上中学,俺们家可替你们交的三百斤粮的学费。现在这三侄子要上学,不再卖口猪是撑不住哪。”
“他婶子,自打大前年我大叔不在,兄弟我哪年没帮衬着出钱出力。现在满囤长大了,上学才是正经,猪卖了还可以养,上学这钱可不能省。”
“我也不是光等着你家的猪,我这一天到晚的,哪个村不得喊我好几回,兄弟我可是走了大半天才爬到你这山尖上的。”
王氏只是拿围腰使劲擦着手,脸上赔笑:“贾兄弟你是实在人,可别跟小孩子治气,喝茶,喝茶。”
贾大树倒没急着喝茶,他先起身围着猪圈在那里看猪。
“老婶子真是里里外外好把式,就连猪都养得比别家好。”他眼睛盯着瘦的那头跟王氏闲扯:“等小子们长大了你就享清福啰。”
“到时候可别忘了你贾家兄弟。就这头吧,唉,一过夏天猪都掉膘。要说你兄弟,这可是心心意意都给你考虑,这不,大夏天的谁还收猪?我这全是替婶子你分忧。”
王氏呐呐的,就准备来开猪圈。
“俺们家的猪不卖。”满囤叉着腰站在院子中间,开口了。
王氏扭头看着他儿子,一脸诧异。
“前进中学都是九月一号开学,在才七月不到,哪个中学现在开始收学费?”
“俺们家的猪刚长到半大,正要添膘的时候,我跟我兄弟几个就是给它喂野果野菜,一夏天也管叫它再长个百十斤,谁家会现在卖了猪去凑学费。”
“老叔你真要为俺们家着想,那就过了热天再来抓猪吧。”
“哈哈哈,婶子你家三小子可真是会说话,要说这读书的娃就是不一样。老贾我又不是专门为逮猪才来看望婶子的。”
“可是天地良心,老婶子,俺贾大树可不是这种专门占人便宜的主儿,热天的猪有多难,喂咱们种了一辈子地的人难道不晓得?娃子的话我也不计较,咱这住的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哪还能想啥时候卖猪就啥时候卖啊。老婶子你可考虑清楚……”
答应的话就憋在嘴边,王氏涨红了脸,张了半天嘴愣是没挤出来。
贾大树也不着急,他把话一说完,又转回树荫里坐那儿了。
村长在一边儿看着,这会儿也搭了话了,他先叹了口气,然后语重心长道:“芬啊,想想吧,啊,咱们自己能受住苦,你可别耽误了娃的前程。”
王氏站在猪圈口,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倒不是她不舍得卖这猪。
去年就这贾大树逮了她两头养了半年的猪。交了三百斤粮的学费,又均给她们家一百斤粮。但说的是一百斤口粮,也只装满大半个麻袋,还是生着虫的陈粮。
第三章() 
贾大树坐在树底下支楞着耳朵,结果左等右等王氏也不吐口。
村长跟着也有些个纳闷儿。
王氏一咬牙:“对不住,贾兄弟,今年这猪不卖了。”
王氏一开口,贾大树还一脸喜色地要去开猪圈,等听清楚了王氏说的是什么,他跨出去的脚顿在那里,本来眉开眼笑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你家的野小子知道点儿啥,生瓜蛋子嫩着呢,卖不卖猪老婶子你自己还拿不出个主意?”
“不卖了。”王氏又打了打围腰上根本没有的灰,开口道:“贾兄弟别跟小孩子治气,他个孩子拿不了主意。我这猪今年不卖了。”
王氏声音不大,但口气里是那种铁了心定了意的果断。
“那行,老贾就当白来一回,这猪老婶子你自己个想办法卖去吧。”贾大树*地说完,连鸡蛋茶也顾不得喝,就气乎乎地走了。
“糊涂啊,娃得有个前程……唉……”老村长见贾大树走了,冲着王氏一叹气,也背着手慢慢踱出院儿了。
见两人都走了,王氏没了刚才的坚强。她心底也在发愁。孩儿的话说得没错,这猪要是再养两个月肯定能肥几十斤。镇上离得远是不错,不就十里路,咬咬牙她也能拉着车过去。可这一大家子小不点,她实在抽不开身。
唉,大不了到时候她把小子们带猪一起拉去镇子上。
但愿这猪能长肥……
满囤儿看出了王氏的心事,“娘,你小三子不是从前的傻小子啦,天塌下来小子给你顶着,你就放心吧。”
王氏看着她儿子,去年才长到她鼻子底下,今年已经高她一头了,站在她跟前像棵白杨树,又高又结实。她转而安心起来:“路都是人走的,天塌不下来。娘不是心疼那点猪肉。去,给咱家的猪多喂两瓢麸子,小六都两年没吃成猪肉了。”
“再给小子们都叫回来,开饭啦。”
客人们没喝的那两碗鸡蛋茶,几个小家伙们围着大碗一人一口喝得香甜。
满囤自己也很馋那口鸡蛋茶,他已经快一个月没吃过饱饭了。不过他没去跟小家伙们争抢。
这里不是末世,这里还能种田养猪,他不用跟他的家人们抢,他会让一切都好起来。
也许这就是老天让他重活一世的目的吧。
中午开饭。
水煮青菜,蒜泥凉拌。热腾腾的玉米大渣子稀饭,一大锅蒸土豆,管够。
一大屋小孩子,家里只有四个大碗,一个盛了菜,三个盛稀饭。满囤受照顾,自己单独用一个,那两三个小的就两个人用一个碗,就着白水煮的青菜叶,一个个都吃得狼吞虎咽。
王满囤吃得最欢。一来是从末世逃难到这里,他太渴望一顿饱饭;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是他爹的独生子,从来没跟这么多小兄弟一块同桌热热闹闹地吃饭。
当然,这些都是他爹的小兄弟,是他前世的未见过面的大伯们,甚至可能其中一个就是他爹,不过他已经挨个看过了,没有一个是耳朵上长了红胎记的。
等满囤用最后半块土豆把自己独享的搪瓷大碗里的粥饭擦得干干净净,准备往嘴巴里塞的时候,抬头一看,几个孩子正使劲的舔碗底,弄得比他的碗还干净,显然是舔习惯了的。
他当下就一愣。
自己是在末世里吃了苦的,饿极了的时候连马料都能咽下肚。但这一屋子的孩子,守着庄稼地,却依然一幅吃不饱肚子的样子。他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扭脸一瞅,王氏正在仔细的刮着锅底。这位辛劳的母亲没有给自己盛饭,她默默地吃着孩子们剩下的锅底儿。
这一刻,满囤红了眼圈儿,他心里暗暗发誓,自己要在这个夏天,让这一家子过上有菜有肉的正常生活。
孩子们吃罢了饭,丢了碗筷跑得不见踪影。
王氏先哄睡了最小的,接着熬猪食,拌鸡食,抽着空子还得给小家伙们缝补衣服纳鞋底,一刻也不得闲。
满囤帮着刷了碗,小四儿也不去睡,跟在满囤屁股后面,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地瞎转。
满囤指挥着小四去鸡窝里捡鸡蛋,自己拎了水桶去河边打水。家里一大缸的水,正午刚过就用下去一半,眼下天热,晚上孩子们都要冲凉,王氏一个人挑水恐怕照顾不过来。
见着满囤邻着冬冬要往院子外头去,王氏放下手里的针线,朝着他交待:“三儿,看住你弟弟,可别让他往河边儿去。”
“知道咧。”满囤答应一声,往村口去了。
村口就在山下,两个半大小子跑得飞快,目标正是村外头的小河。
“满囤哥,满囤哥,你可别跟咱妈说。”王冬至一个猛子扎进河里,等冒了头出水才跟他哥央告。
“玩一会儿就上来,咱们还得去趟地里。”
“大晌午的去地干嘛?”
当然是派他小弟弟带路了。他虽然披着王满囤的壳子,但却是个连他家地朝哪个方向都不知道的外人。当然他是不能跟人解释的。
12岁的王冬至,小名儿叫冬冬,排行老四,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有些事儿不能跟他说得太细。
“去看看有没有野兔子。”
“走,咱们现在就去逮兔子。”冬冬也是馋肉,一听说“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