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巨匠》第321章


“哈!我也是这么想的!”马俊武笑了,“等我闷头扎入一些古籍多加钻研,再出来写估计就能带点古韵风范了,到时候多写几来,让我也给大家装一下逼。”
“你说你写了几篇,让我看看?”苏文想了想说道。
马俊武顿时扭捏起来,道:“还是不要了吧,涂鸦之作,不敢让人见笑。”
苏文不高兴了:“我们是什么人啊,需要这样见外吗?”
“那……好吧。”马俊武转身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份稿纸来,递给苏文,脸有些红。“其它我就不好意思让你看了,就这篇吧,这篇写起来还有点感觉。”
马俊武这人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在电脑上敲出来。散文则用手写,说是这样更有创作的激情与感觉。
苏文呵呵一笑,顺手接过,低头一看,题目很清晰。钢笔黑子,上书:庄子的困境。
“写庄子的?”苏文笑了,庄子这么一个文化名人,可以写的东西很多,鼓捣成文化散文,那也很有看点。
“一读《庄子》,从此心中便住了一个庄子,终生都难以磨灭这个印记了……”
马俊武一上来就是这么一句。
“装逼!太特么装逼了!矫情!这贱人这矫情!”这是这么一句开头,苏文就忍不住低吼评价了。
这绝对不是负面的评语,而是肯定与赞赏。
文化散文这玩意。装逼与矫情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否则便少了一些让人感觉高端的东西。
而且它写起来也有迹可循,那就是遣词造句要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感觉,总之越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越好。虽是故弄玄虚,但让人读了又感觉有所触动,有所得。
看了等于没看,但是没看又不行,这就是文化散文的精髓所在了。
好吧,苏文这种想法太浅薄了点,他抛却别的心思。专心读马俊武的文章。
不得不说,马俊武确实有这种文风,这一篇《庄子的困境》写起来真让他有看到了余老师的影子。
通篇都围绕着庄子来写,但又发散到一些现实的事迹。两相对比,明面上是写庄子的困境,实质却折射出现代人的“困境”来。
说是写庄子的困境,全篇却在说庄子的逍遥,用庄子追求逍遥来折射世人难以逍遥的困境,甚至于到了最后。反问庄子是否能在浊世之中求得那一份心灵的逍遥呢。
“庄子苦寻逍遥境界,隐于他的江湖山水去了,泛钓江边;也许偶尔变成鲲鹏,遨游苍梧与北冥;或者化成蝴蝶,钻入世人的梦中;又偶尔变成一只曳尾龟,周游在污泥浊水之中,优哉游哉,浑浑噩噩,迷迷茫茫,不知所止……”
以上是马俊武写的结尾,与开头一样装逼,一样矫情,一样玩弄文字!
读毕,苏文良久才抬起头来,古怪地看着马俊武。
马俊武给他看得有些忸怩,小心地问:“苏文,你觉得这文章怎么样?”
“嗯!”苏文重重点了点头,“很好!”
马俊武兴奋起来:“真的?”
苏文继续点头:“已经有几分模样了,文字语言上无可挑剔。不过结构上你还可以调整一下,需要感慨的地方不要怕重复,多强调几次,让人有一种阳关三叠一唱三叹的韵味,那就更好了!”
“行!”马俊武虚心接受指导,从苏文手中拿回稿子,“我再改改!”
苏文拍他肩膀:“老马,努力吧,这是一条很光明的路子,我留意了一下,国内还没有多少这类型的文章,你写出来,前途无量啊!”
马俊武更兴奋了,仿佛看到一条光明大道,看到了滚滚钞票,也看到了功成名就,更看到了无数妹子在向他招手……
“老马,你多写几篇,我帮你找一家刊物投过去发表出来,如果效果好的好,也搞一搞专栏嘛。”苏文承诺说道。
马俊武嘿嘿直笑,连说一定努力,表态完毕,忽然想起一事,惊叫起来:“苏老大,说道刊物和专栏,我忘了告诉你,你悲剧了!”
“悲剧?”苏文不明白怎么回事。
“你那童话惹出来的事儿……”马俊武简单说了一声,拉着苏文到他的电脑前,打开一个网页让他观看,努嘴说道,“你看,都在这里。”
“童话搞出来的事儿?”苏文大为疑惑。
“你看看就知道了。”马俊武说完退到了一边。
苏文在电脑面前坐下来,仔细浏览,这是《京都生活报》的网络论坛,帖子很多,题目大多惊悚,底下还有不少评论在刷新着。
话题大多是这样的:
“京都生活报是骗子!苏文更是一个超级大骗子!”
“我们需要苏文的童话,怎么就没有了呢,难道这家伙江郎才尽了?”
“说好的童话专栏呢?说好的苏文童话呢?”
“生活报,你们是不是与苏文闹掰了?赶紧把我们的苏文童话还给我们,否则我们就退订,让你们生活报喝西北风去!”
“话说苏文你这样断更真的好吗?”
“……”
被人指责了?
苏文看得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PS: 今天的第二章,一日2更,简直可以说是这两个多月来无法想象的事了,想想羞愧得无法言语。反正已经有断更的前科了,也就不搞什么存稿了,码多少就更多少给大家吧,尽量把故事圆满写完。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专栏没了?() 
网上对苏文和《京都生活报》是一片指责之声。
苏文看得慢脑子疑问,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又是骗子有是江郎才尽的。
貌似他什么都没干,怎么就指责到他头上了呢?
带着疑惑,苏文扭头去看马俊武。
马俊武耸耸肩说道:“你看我也没有用,是你的童话惹出来的事。”
“还没过去?”苏文更迷糊了。
之前他的那些童话,确实惹出不小的风波,有的说没有意义,说他不务正业;有的叫好,说寓意很深,莫衷一是,纷纷扰扰,后来直到王忘发声,说他是童话大师,喧嚣这才告一段路。
他启程去上沪的时候,这个闹剧已经偃旗息鼓了,怎么到现在又起波澜了呢?
看网上的评论,好像和《京都生活报》有关,往下翻阅了前两天的评论,这才找出根子来——
他在《京都生活报》的专栏没有了!
“不对呀!”苏文皱起了眉头,因为怕专栏断了稿子,去上沪之前他特意多写了几篇童话出来,交到生活报主编手中,免得断稿。
算算时间,他前后在上沪待了四天,而他的稿子,完全可以发表到今天,怎么就没有了呢?
再一看,生活报前两天就断了他的稿子!
“怎么回事,他们不发了?难道说是因为稿子的质量下来了?”苏文眉头皱得更紧,他得承认,后面鼓捣出来的那些童话稿子,他确实做得不大地道,与之前的稿子相比,无论是故事还是创意,都有一大截的距离。
但是,质量下降,那也不是他的错呀。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安徒生与格林兄弟。一生写了不少名篇,但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写出高水平的童话来。
无论是《安徒生童话》还是《格林通话》,有世界名篇,但也有很多水平一般的稿子在充数。
这个“苏文童话”。苏文完全是从这两部世界巨著中抽取加工的故事,抛出了高水平的稿子之后,剩下的当然就是一般的了。
要怪就怪苏文太贪心,一上来就是《白雪公主》和《皇帝的新衣》,搞得后来要以一些不大出名的故事去应付。
其实苏文也有了主意。打算敷衍几篇之后就罢笔,再也不写那些短篇的童话故事了,反正到今天他抛出的将近二十篇经典童话,足够他在童话界立足了。
连王忘这种大师都称他是童话大师,可见这些童话的威力。
这次回来,苏文就打算和生活报方面说说这事,打算把童话专栏给撤了,哪想到他还没行动呢,人家生活报就主动不连载了。
“还是不对!”想想苏文又是摇头。
他承认后面的几篇童话质量不大行,可也不至于说是什么垃圾。至少在童话的水准之上,有他之前闯下的名堂,放在童话专栏上,读者也不至于不满意的。
这些童话是他千挑万选改编出来的作品,《京都生活报》连载发表的话,肯定可以给他们报刊带来量和利益。
生活报凭什么放弃这些眼看可以到手的利益呀。
现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