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巨匠》第305章


“小心他把你写得和小红帽一样,不是被狼吃掉就是被老虎吃掉!或者比卖火柴的小姑娘还惨!”赵丝儿的其中一个姐姐不爽地冷哼说出一句话来。
“啊……”赵丝儿小公主当即愣住了,泫然欲滴,小脸都愁得挤在了一起,心里不停地安慰自己:“不会的,苏文哥哥不会这么狠心的……”
苏文后面的童话故事会怎样,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事。
不过他现在却来不及考虑这事,因为他与侯博望教授约定创作古文的时限到了。
最后一刻,他赶出三篇古文,交到了一脸怀疑之色的侯大教授手中!
……
最近更新不给力,我知道很多人想我要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成为公公了,但是,哥不会自宫滴!之前是忙于工作上的事,现在年底,各种生活琐事也集中在一起。过两天就要赶回老家过年了,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帮忙,断更是无法避免的事了。不过我现在能说的是此前从没有连续断更两天的事发生,过年前后,也争取至少隔天更一章的状态。等到年后上班各种情况稳定下来,再慢慢恢复了。再重申一次,本书不会太监,一定按照构思的大纲写出一个圆满的故事给大家!这书的订阅不算很扑,一直很稳定,不出意外,故事还很长呢。还请大家能继续订阅支持。各种不便,请诸位原谅。(。)
。。。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苏文的古文小说() 
为了方便侯博望,苏文把自己所炮制的三篇古文打印了出来,而不是像平常给人稿子一样用电子版本。
话说看这类古文,也只有纸质的字体才最合适,读起来最有感觉,放在电子载体上,总让人感觉少了几分味道。
不过哪怕是双面打印,交到侯博望手中的稿子依然有十页之多。
这让侯教授非常惊讶,看手中的分量,怎么也有一万字了吧。
一万字的古文,那是什么概念?
“这真是一个学生能写得出来的?不会乱来吧?”侯博望这样想着,正想询问苏文,后者却提醒他不要忘了两人之间的约定,之后挥挥手就离开,连今天的课都不上了。
“什么意思?”侯博望愣了一下。
苏文的行为非常明显:有这三篇文章在,他就不用来上课了,现在就可以走人,以后你也别找我麻烦了!
侯大教授醒悟过来,怒了。
“太狂妄了!太狂妄了!一定要想办法治一治这家伙!”侯博望压下心中的愤怒,把苏文交上来的稿子压到讲义底下,努力恢复心神,给下面的学生继续上课。
再看下面的那些学生,看着苏文远去的背影,实在是羡慕得紧,也佩服极了。
什么叫牛逼?
苏文这才叫牛逼!
连严肃的侯教授都可以不鸟,把侯教授之前威胁说不给及格的话当耳边风,说不来上就不来上了——还有比这更牛逼的人生吗?
除了苏文宿舍的几人,大部分人不知道苏文与侯博望的约定,都当苏文今天的举动是个性行为了。
等他们回过神来,台上的侯博望开始讲课。众人只能怀着各种心思听下去。
侯博望素质超人,哪怕因为苏文而心情不好,也非常尽职地把自己的课程讲下去,不让一众学生失望。
两节课很快就上完了。
学生一哄而散,侯博望收拾讲义,带着苏文的稿子回了办公室。别的老师教授看他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纷纷询问怎么了。
侯博望微微摇头说没什么,打发了众人,这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翻出苏文的稿子,打算仔细一下,如果稿子并不符合他的要求,那苏文就死定了!
先是苏文翻了一下,确实是三篇文章,有长有短。
侯博望浏览了一下篇目。微微愕然:“怎么都是人名,难道是人物传记?苏文,你可别以为我好糊弄,我要的是,不是传记!”
原来,苏文对于文章的编排按篇幅长短来排列,先短后长。
第一篇名叫《画皮》,第二篇是《聂小倩》。第三篇是《婴宁》!
除了第一篇,后面两篇都是人名。难怪侯大教授以为是人物传记了。
如果侯大教授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肯定会大吼起来:“苏文,你这个文坛大盗!”
或者蒲松龄复活在此的话,也肯定会悲愤地呐喊:“苏文,你这个无耻文贼!还我的文章来,不然我死也不会放过你的!”
没错。这次做文抄公,苏大才子把他的罪恶之手伸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上。
华夏帝国几百年来一直做世界老大,文化发展极其繁荣,这几百年来,文学上的流派多如河沙。志怪类的古文更是多如牛毛。特别是帝国建立后,少了很多思想与制度上的抑制,文人写起奇异类来更是没有多少限制。
以干宝的《搜神记》为鼻祖,很多文人都有些这方面的奇谈怪事,有的是笔记类,有的是传记类,也有的是类。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蒲松龄,一样的构思,一样的素材,却是不一样的才情,那么,当然也不会有相同的《聊斋志异》。
所以,苏文抄起聊斋来一点负担都没有。
如果不是时间紧急,他是不大愿意一上来就把聊斋的故事搬到这个世界来的,毕竟这集在苏文的前世号称是文言文的巅峰之作。借助鬼狐之物,来映射世间人事,再也没有比这个写得更好的了。
用更现代的话来说,后代的什么玄幻奇异类故事,都是人家蒲松龄玩剩下的,他们的想象力,在蒲松龄看来,不过是小儿科的玩意!
这种经典,哪怕是现在的苏文,抄起来也有点心理负担,压力不小。因为这是文言文呀!
侯博望要苏文写古文,可没有指定文言文。
古文经过发展,大致来说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文言文,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名篇;一种是古白话文,相对通俗一点,比如《西游记》之类的。
虽然当然想用古白话的笔法,奈何他记忆中的这类,篇幅都太长了。短短一天的时间,他根本抄不出三篇来!
撇开长篇不论,这类通俗,名气最大的当然是“三言二拍”,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
本来苏文打算“借用”一下冯梦龙的经典,比如他最为喜欢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一篇,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然而,只是一篇而已,就有上万的字数,搞出三篇来,就算他打字再快,半天不到的功夫,打到手抽筋也鼓捣不出来呀。
没有办法,只能忍痛割爱,另寻其它篇章了。当然,也可以搞一篇三言二拍的,搞一两篇聊斋的,可这样一来,风格就不统一了,说不定要闹出更大的麻烦来。
最后一咬牙,苏文目光直奔《聊斋志异》!
他算是豁出去了,你侯大教授不是说我只要能写出古文,证明我对古代有研究就可以不用上课,那好,我就直接给你下猛药——文言文都出来了,还不能代表我对古文的掌握吗?
主意一定,剩下的事就是遴选哪一篇的事了。
《聊斋志异》有好几百篇文章,有的短小像笔记,不大符合侯教授的要求,因此,遴选也是一大问题。
苏文也光棍,遴选的第一准则就是:名气!
哪一篇名气大,就先选哪一篇!
为什么这样说?
能流传出去,做到耳熟能详,无论是影视改编还是戏剧演艺,那些创作加工者会选择这篇目,肯定有他们的理由。至少,这个故事具备经典的流传性质。
那么,选择它们自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于是,侯博望现在看到的第一个篇目是《画皮》,其次是《聂小倩》,最后是《婴宁》。
他的目光陷了下去,开始慢慢这些文章的内容……(。)
第二百七十三章 激动的侯教授() 
侯博望首先看的是《画皮》。
这是苏文三篇文章之中唯一不以人名做题目的,只是“画皮”两字,就让侯大教授颇为疑惑,不大明白画皮是什么意思。
带着疑问,他下去。
开头就是一句:“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
说实在的,侯博望一开始对苏文的古文不大以为意,觉得对方对古文再怎么了解,之多就能写出一点人物传记类的古白话文罢了。
然而,只是前面一行字,他就看得精神一振!这一行字,一个字都不多,甚至于,用的每一个字都非常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