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巨寇》第58章


煎起了药汤。
“这个杨银枪,难道老子穷成这般模样,连他战场上的缴获都要扒一层皮?兵卒和兵刃全都给他送回去,他爱杀就杀了,不想杀留在军中听用还是放走了都行,总归以后山南东道归他管,这些都是他治下的百姓。另外银钱再加一倍给他送过去,让他好好慰劳手下的兵卒,今日的情况我也看到了,许多兵卒都拼死作战,咱们不能有功不赏!”
杨师厚看着送出去的十箱银钱转眼变成了二十箱,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掏出了一块五两重的金饼递给了传旨的使节:“上使拿去买酒喝。”
传旨的太监赶紧摆手:“要是让梁王知道了,非得剁了我的爪子,这军中的赏银我是一文钱都不敢拿,杨司徒还是分给那些弟兄们,若是没别的事,我可就先告辞了。”
朱全忠带兵起家,最恨有人喝兵血,要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在朝堂上这么硬气说话,都是因为手下有兵有将,朝廷那些人不敢说其他的,若是连这些兵将都亏待,那岂不是成了第二个黄巢了,身边人都知道他的习惯,根本不敢拿赏银。
“这不是军中的粮饷,是某的一番心意。”杨师厚还担心这太监抹不开脸面,所以第二次将金饼递了上去。
谁知道太监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杨司徒,您就饶了我吧,我若是拿了这金饼,回去梁王一定会砍了我的脑袋的。”
杨师厚赶紧扶起他来:“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说着掏出了随身贴着的玉佩:“你拿这块玉佩回去,若是梁王问起来,你就说我与你一见如故,特意赠给你的。。。。。。”
“小的不敢拿,您就饶了小的吧。”这些人可真是被朱全忠吓破了胆子,要知道朱全忠杀起他们这种人来根本不会手软,当初为了控制唐昭宗,将唐昭宗身边的二百多名太监一夜之间全都杀了个干干净净,也没见朱全忠手软过。
眼看他真的不收,杨师厚摆摆手:“罢了罢了,我也不勉强你,你回去复命便是了。”
“多谢杨司徒,小的告辞了。”
大把的银钱撒了下去,军中原本有些哀伤的气氛立刻被扫的一干二净,当兵吃粮,受伤了有银钱拿,若是死了还有大把的银钱补偿,能跟着杨师厚,是他们这些人的福分,这年头战死沙场一文银钱都拿不到的兵卒并不少见。
卢克让此次作战杀了五个人,按照功勋升做旅帅,手下便空出了两个队正的位置,关于队正的人选,韩元龙让他自己拿主意,原话说的是:“到了战场上谁能救了你的命全靠你的眼光好不好,若是选出了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到时候给咱们效节都丢了人,我第一个砍了你的脑袋!”
最终卢克让将队正给了仲景耀与未曾归队的程乐青,其余的人也便是没有意见,毕竟当初在虞城县那些贼匪是程乐青发现的,虽说他一开始的目标未必有这么单纯,但是发现了贼匪的第一时间他便让杜五娘跑出来报信,最后也因为这件事身负重伤,给他这个队正其余人都没什么说的。
而周琪本来是伙长,此战之后也升做了旅帅,此战他以不要命地打法成功引起了效节都另一位校尉的注意,全力将他拉到了自己的麾下,打算着重培养一番。
军中派系虽然没有朝堂这么多,但也是泾渭分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兵卒,他们信任这些兵卒,知道这些人在关键时刻不会贪生怕死坏了自己的大事,这样的军伍才算是有战斗力,否则袍泽之间谁也信不过谁,一旦战场形势不利,立刻就会变成溃败。
经过此次战事,效节都的存在让杨师厚尝到了甜头,又适当地扩张了一些兵马,扩张之后,效节都分为一个都头,四个校尉,统计八百兵卒。
本章完
第76章 荆南留后() 
“报,逆贼杨师厚已率大军至荆门。”赵匡明听到这份急报可是苦笑不已,自家兄长带领大军前往汉水之滨与杨师厚决战,他的探子刚刚赶到战场就听闻了自家兄长大败的消息,甚至从几个逃兵之中还听闻自家兄长弃军而逃的行为。
按道理兵败之后自家兄长应该投奔自己而来,可是他都派出了十几支兵马去接应都没有发现自家兄长的踪迹,如今看来好像只能自己应对杨师厚的数万大军。
偏偏杨师厚这厮十分奸诈,将那些降兵放了回来,四处宣扬大唐陛下只诛杀赵氏兄弟,胁从不问的旨意,再加上自家的兄长临阵脱逃,夜里睡觉他都生怕睡醒便成了下邳城中的吕布,被部下捆着送到了杨师厚面前。
城中的部将也觉得这场仗胜率不大,毕竟赵匡凝带着几万大军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们城中只有八千兵卒,基本上没有打赢的希望。不过赵匡明待他们亲善,让他们站出来劝说赵匡明投降,那就是让赵匡明送了性命,他们打算先打一仗以报将军大恩,若是实在没有法子再劝说将军投降不迟。
“禀报将军,杨师厚的使者到了。”
赵匡明瞪大了眼睛,本欲斩杀来使,看着周围兵卒哀求的目光,叹了口气:“放他们进城!”所有的兵卒都知道,若是斩杀使者,那便是结下了血仇,到时候人家肯定会报复回来,那个时候这刀可就得落在他们的头上。
这一次出使荆州的使者是杨师厚麾下的谋士郭人裕,这个谋士是杨师厚投奔到梁王手下之后才招募的,对杨师厚来讲谈不上心腹,杨师厚派了韩元龙带着麾下的兵卒护送郭人裕前来。
“山南东道节度使麾下行军司马郭人裕见过荆南留后。”
赵匡明正在疑惑自家兄长麾下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个人的时候,郭人裕已经向他拱手行了一礼,看着他眼中的疑惑之色,开口解释道:“梁王已经加封杨司徒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不知你们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不瞒将军说,我此次前来为的便是劝降你。”
“哈哈,杨师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可是听说朱全忠点名要了我们兄弟两个的脑袋,你们如今又来劝降,难道说杨师厚能做了朱全忠的主?”
“将军莫要误会,杨司徒说了,你们兄弟二人恶了梁王,若是抵抗到底最后不免死路一条,不如开城投降,念在你们兄弟也曾为大唐立过功勋的份上,杨司徒愿意为你们上书求情,你也知道如今杨司徒在梁王眼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你们兄弟二人肯定能保住脑袋。”
“好个伶牙俐齿的书生,若是我不答应呢?”
“那三日后兵戎相见,若是将军运气好,也许能像您的兄长一样逃得性命,若是将军运气不好。。。。。。”
赵匡明攥紧了拳头,双眼之中满是怒火,眼见就要下令斩了来使,旁边的部将赶紧上来劝说:“赵将军,使者远道而来,先让他们休息一夜,咱们明日再议事不迟。”
“对对对,咱们荆州可不能薄待了使者,否则传扬出去让人家笑话咱们。”
赵匡明不怕死,手下这些部将可不想死,若真的将杨师厚的使者斩杀当场,只怕等大军兵临城下,在场的一个都活不了,这场仗眼看着没有得胜的希望了,他们又何必因此送了性命。
看着郭人裕趾高气昂的样子,赵匡明叹了口气,他现在若是下令斩杀郭人裕,不知道手下的兵卒几个还能听令,想到这里他失落地摆了摆手:“安排使者前去休息。”
看着那些部将满怀热情地去安排郭人裕他们休息,赵匡明心中颇有些无奈,这杨师厚还没有进城,这些兵卒已经准备好降了。
旁边的牙兵统领咳嗽着压低了声音:“将军,要不要我今夜带人前去将他们全部杀光,到时候就算那些兵卒想要投降,只怕杨师厚也容不得他们了。”
赵匡明摆摆手:“莫要自作主张,容我再想想。”
“将军,别人都能投降,唯有你不能。。。。。。”牙兵说的话传进赵匡明的耳朵里,引得赵匡明阵阵深思,他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当初朱全忠打了败仗,他们兄弟两个便背叛过朱全忠,如今又在朱全忠篡位之前联合其他几家想要灭掉朱全忠,就算朱全忠再大的心胸怕是也容不得他们兄弟。
“此事我自有决断。”
却说郭人裕到了休息的院落可没着急休整,将韩元龙叫到了身旁:“韩校尉,今日辛苦你了。”他与赵匡明说话很硬气,便是将整支队伍的性命压在了上面,若是赵匡明恼羞成怒,这些人一个都活不了。
韩元龙一拱手:“没什么,尽责而已,明日劝降之时,郭司马尽管完成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