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来救国》第167章


五凤山高耸入云,地势崎岖陡峭,易守难攻,山下一片坦途,田地无边无垠。
“真是个好地方啊!”
高伟感叹一声,在山上设一个山寨,摆上几个菩萨塑像,造一些防御设施,把僧人们弄到山上居住。
白天呢,在山下劳作,晚上回到山上,拜佛念经,两不耽误。
高伟越想越得意,朕的这个主意真是高明啊,比周人的那一套强到哪里去了。
于是,高伟给陈智一个任务:“陈爱卿,你知道朕带来的那些僧人们吧?”
“知道,皇上。”
高伟指着五凤山说给陈智听:“你看,这山地势险要,可以设一个山寨,与并州城互为犄角。你把那些僧人安排到山上扎营,平时就让他们下地干活,然后地里有了收成,就收税。你看可好?”
陈智琢磨了一下,惊喜道:“皇上,有了这个山寨,周军即使来,也要顾忌几分,是个好办法。”
高伟哈哈一笑,“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来办,你觉得呢?”
陈智拱手道:“臣领旨。”
回城之后,高伟特地来到僧人们的营地,鼓动一下他们。
拿着扩音器,站在高台上,高伟声情并茂的演说:“各位佛门子弟,朕昨夜梦见佛祖告诉朕,城西有山,是为五凤山,山上有青莲寺,是弥勒佛祖的道场。朕打算重塑金身,你们可愿意助朕一臂之力呀?”
替佛祖重塑金身,僧人自然是愿意的,个个高喊:“我等愿意。”
“好,那明日诸位就听从陈将军的安排,上山扎营,重塑佛祖金身。”
第二天,六万僧众浩浩荡荡出了城门,往西边的五凤山而去,陈智派了两千军兵引导他们扎营,垒墙,封锁要道。
同时按照先前的十人队、百人队,分片开始用树木土石盖房子住。
高伟还特地上山去看了看,非常满意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先有了住的,接着就要分工了,有人守山寨,有人下地干活,井井有序,挺好的。
高伟回到并州,等待着哨探们回报的消息。
结果,先来的消息不是北边肆州的宇文神举的消息,而是南边晋阳的消息。
宇文邕先前兵败之后,绕道邯郸北上,过并州,回到晋阳,留下大将李穆为晋阳太守,自己带着百官回到长安。
李穆在晋阳得到肆州、并州失陷的消息后,率领三万周军北上,打算夺回并州、肆州,同时救援宇文神举。
高伟就琢磨了一下,这是先留在并州等李穆前来还是北上先收拾宇文神举呢?
第225章 攻收之道() 
多亏杨天策的商业曹派了很多细作刺探周人各方面的资料,高伟就知道了周国各个将领的一些基本情况。
李穆,字显庆,陇西成纪人,周国名将,现年已经有六十七岁了,可谓经验丰富。他自称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代。
面对这样老成的敌将,高伟提醒自己要小心应对,招来将领讨论策略。
段德举主张北上先击破宇文神举,“皇上,宇文神举只是一支孤军,他攻打肆州城,劳而无功,反而疲惫了军队,我军前去,可以一举击破。”
陈智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先对付李穆,“皇上,李穆新锐之军,若是我军凭借城墙,与他周旋,再派骑兵,骚扰他的后路,让他补给跟不上,就可以不战而胜,等到李穆兵退,宇文神举就孤立无援,不攻自破。”
高伟就仔细的想了想,最终同意了陈智的见解。
傅伏有才能,以一万军据城死守,宇文神举是攻不下肆州的。
他宇文神举再耍什么花招,面对对周人知之甚详的傅伏,是没有效果的。
高伟坚信傅伏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于是,高伟就拍板了,“大军留在并州守城,同时加派五千军去五凤山,段将军你去负责五凤山军寨,可有问题?”
段德举高声道:“没有问题,臣保证军寨万无一失。”
高伟很高兴,嘱咐了几句:“只坚守,别出击。任他李穆再能打,死守不出,他奈我何?”
段德举笑笑,问了一句:“那我军何时反击?”
“不急,着急的应该是李穆。”
段德举懂了,笑笑道:“也是啊,他们丢了并州、肆州,不想办法拿回来,宇文邕会怪罪他们的,他们应该着急的。”
崎岖的山道上,一列长长的黑衣黑甲军队正在向北行军。
李穆骑在马上,半闭着眼睛,好休养一下精神。
跟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儿子李询,是为李穆大军的行军长史。
“父亲,出了山口,就到了并州城下了。”
李询小声的提醒父亲。
李穆就睁开了眼睛,朝前方望了望。
“齐人没有派人在前方险要的狭窄处设伏?”
李询回答:“没有,哨探都登山查看了,没有发现齐军的踪迹。”
李穆微微一笑,“这些齐人,如此险要的地方拱手相送,莫非是以为凭借并州的城墙就能阻止我军吗?”
李询讨好的陪着笑了笑:“齐人如此愚蠢,父亲这次定能马大成功。”
李穆自负的说道:“自从晋阳一战,齐人精华尽失,剩下些虾兵蟹将,趁宇文将军不在,偷袭并州、肆州,那是小人得志,老夫这次要让他们知道一下厉害。”
“父亲说得是。”
周军出山口,来到并州南面的旷野处,安营扎寨。
三万精兵扎下的营寨,占了好大一块地方,站在远处看,都一眼看不到边,声势着实吓人。
哨探打听到消息之后,回到营寨中,进入李穆的大帐禀报军情。
“李将军,小人在并州四处查探,发现西边的五凤山新立起了一处营寨,里面军马甚多,不下数万人。”
李穆想不明白了,这么多人不好好守城,去山里做什么?
想学兵法立个寨子,与并州城成掎角之势吗?
但那也要看军队有没有野战的本事,不然只要离开寨子,在旷野上遇到周军,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如果躲在寨子里面不敢出来,那什么用都没有,会被各个击破。
李穆就骂了一句:“东施效颦,愚蠢至极。”
然后吩咐下去:“准备攻城器械,三日后攻城。”
第二日,周军就忙碌起来,上山伐木,准备制作云梯等攻城器械。
李穆则是带着一队骑兵来到并州南门外,观察敌情。
有敌军将领来观察城墙的形势,这个消息很快禀报道高伟耳中。
他闲的没事,就带着陈智、张芙蓉等人来看看是谁来了。
高伟上到城墙,看到来到城下的周军约有一百余人,个个骑马。
想偷袭,肯定没有可能了,人家有马,看到开城门,还不溜了。
于是,高伟就拿过扩音器大声的问道:“来者何人?”
李穆正在查看城墙上面的防御情况,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很大的声音传来,虽然上次跟着宇文邕出滏口,去进攻邺城的时候,碰到过,但好一阵子没有听到了,骤然听到,还是有些吃惊。
他记得这是齐国的皇帝用的,莫非齐国的皇帝在这里吗?
李穆就仰头大喊:“老夫是李穆?你是何人?”
高伟听了,哈哈大笑,这么快就见到了敌军的主将,还真是巧啊。
“李穆啊,朕乃大齐天子。朕记得你,你是朕的手下败将嘛。”
手下败将?这个词深深的刺激了李穆。
当时的军中,皇帝在,轮不到他做主,怎么败了都感觉稀里糊涂的,心里很不服气的。
“昏君,那是老夫的非战之罪,轮不到你来说嘴。”
高伟暗笑,这老头还这么爱面子,就讥讽几句:“李穆,输了就是输了,认了又怎样呢?又不会少一块肉,你说是不是?”
李穆见高伟屡次提起这个话题,恨得牙痒痒,“昏君,你不要得意,等老夫攻破城墙,擒住了你,看老夫怎么让你生不如死。”
高伟不怕,哈哈大笑:“你是我的手下败将,还这般大话不断,你不羞愧吗?还有,听说你的祖上是李陵,李陵降了匈奴,莫非你也想降了突厥?”
李穆快吐血了,这个昏君,绕来绕去都是在羞辱他,简直不能忍了。
李询劝他:“父亲,不必与这昏君一般计较,我家现在攻城器具尚未齐备,且容跳梁小丑嚣张一时,来日报应到了,就有他哭的时候了。”
李穆也冷静下来,吩咐道:“好,不理会他了。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