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来救国》第154章


重的器材。
守城也是两面刃,可以确保城池不失,城墙之内的人员和物资财产安全,但是城池之外的百姓就遭殃了。
高伟思考历朝历代对付游牧军队的战例,需要手中有一支强大灵活的骑兵部队。但骑兵非一日之功,难啊。
还是立足于当下的条件,组建步兵,在险要处设防,先确保重点地区不失守吧。
高伟夸奖了杨天策:“你这个消息很及时,杨爱卿辛苦了。”
杨天策躬身退下。
高伟就寻思起扩建军队的事情来。
军校的学员们都已经学了大半年,可以出来带兵了。
他们都是现成的军官,只要把士兵招募好,交给他们训练一阵子,就可以上阵了。
虽说还不能野战,但防守还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天,高伟就召来慕容三藏、段德举、房彦谦等人商议扩军的事情。
皇上很坚持,他们也觉得应该早做准备,不然突厥人来了,手里无兵,就麻烦了。
事情定下里之后,高伟就给他们做了分工,房彦谦管后勤供应,段德举管招募,慕容三藏管训练。
高伟自己则是拟定新军的军法和训练大纲。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严厉的军法就是最好的治军手段。本来打仗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要让士兵不畏惧敌人的刀剑,就必须用军法让他们先明白,违令就是死,遵从军令殊死一战方能死里求生,甚至还有升官发财。而将领必须要让士兵畏惧自己甚于敌人甚至是死亡,一手挥大棒一手捧萝卜,此乃自古良将为将之道。
军法要严格,严格到什么程度呢?高伟思索起来,他记得读过的材料里有“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即是“大将既受命,总专征之柄,犒师于野,毕而下令焉,不从令者必杀之。夫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低不伏,此谓悖军。如是者斩之。呼名不应,召之不到,往复愆期,动乖师律,此谓慢军。如是者斩之。夜传刁斗,怠而不振,更筹乖度,声号不明,此谓懈军。如是者斩之。多出怒言,怨其不赏,主将所用,崛强难治,此谓横军。如是者斩之。扬声笑语,若无其上,禁约不止,此谓轻军。如是者斩之。所学器械,弓弩绝弦,箭无羽旋,剑戟涩钝,旗纛雕敝,此谓欺军。如是者斩之。妖言诡辞,撰造鬼神,托凭梦寐,以流言邪说恐惑吏士,此谓妖军。如是者斩之。奸舌利嘴,斗是攒非,攒怨吏士,令其不协,此谓谤军。如是者斩之。所到之地,陵侮其民,逼其妇女,此谓奸军。如是者斩之。窃人财货,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如是者斩之。将军聚谋,逼帐属垣,窃听其事,此谓探军。如是者斩之。或闻所谋及军中号令,扬声于外,使敌闻知,此谓背军。如是者斩之。使用之时,结舌不应,低眉俯首而有难色,此谓狠(一作恨)军。如是者斩之。出越行伍,争先乱后,言语喧哗,不驯禁令,此谓乱军。如是者斩之。托伤诡病,以避艰难,扶伤舁死,因而遁远,此谓诈军。如是者斩之。主掌财帛给赏之际,阿私所亲,使吏士结怨,此谓党军。如是者斩之。观寇不审,探寇不详,到而言不到,不到而言到,多言而少,少言而多,此谓误军。如是者斩之。营垒之间,既非犒设,无故饮酒,此谓狂军,如是者斩之。”
高伟很感叹,古人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比自己一个人闷着头琢磨要好多了。
于是高伟就在此基础上,琢磨一番,增增减减,写出了“大齐新军军法条例”,打算在新军扩军之后,颁行全军。
第208章 乱斗() 
大齐北朔州马邑城西北百余里处,这里已经是临近草原了。
时间已经是九月中旬,天气凉了下来,草木都已经慢慢枯黄,旷野里一眼望去,极其空旷苍凉。
鲜红的日头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将大地照射得一片金黄。
一队红衣短甲的骑士在原野上策马奔驰,他们约莫有二十来人,鞍边皆悬弓弩,腰间长刀随战马起起伏伏。这些骑士个个眼神冷毅,专心的驾驭着战马前行,战马奔过,卷起一阵尘土。
队伍前头一名骑士越有三十来岁,两臂粗壮,眼睛有神,不时转头四处张望一番。
这里的地形很平坦,但西北和东北方向就是崇山峻岭了,越过山间的小道,就是突厥人的草原。
日头红得像鸡蛋黄,带来一丝暖意,希望能快点平安回城吧,领头的骑士心想。
这个领头的骑士叫王世泽,是大齐北朔州马邑城的一名队主,最近听说突厥人蠢蠢欲动,上官派遣他们前来巡查。
王世泽收回望向红日的目光,继续在奔行中观察周围环境。
昨日沿着大漠边缘探查了一番,并未遇到突厥游骑,反而遇到了几队从草原归来的商人,经过询问,商人们透露了不安的消息:突厥人的确在集结,并且有小部分突厥游骑已经南下,他们好不容易凭借贿赂、夜行晓宿的手段,回到了大齐的边境。
王世泽不由警觉起来,看来这趟任务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遇突厥游骑。
突厥人是天生的马上骑士,与突厥人相比,王世泽对自己手下不很乐观,尽管他们也很悍勇。
因此,王世泽心里琢磨,若是在旷野中遭遇突厥人的战斗,该怎么应付。
远处出现一个村庄,约有十几户人家,显得破败不堪,但此刻没有看到炊烟。
村子后面有一处树林,看不清树林里面有没有人。
王世泽疑惑起来,按照时辰,这个时候应该正是吃早饭的时候,为何村子如此安静,显得很反常。
王世泽感觉不太对劲,就抬起手臂,让整个骑队逐渐慢下来,还好骑士们都训练有数,达到了队主的要求。
“大家小心,前面说不定有埋伏。”队主王世泽咧开嘴,用低沉的声音告诫属下,“李浩,你去查看一下村子和树林,其他人戒备。”
李浩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但已经多次参战了,他遵照命令,打马上前,取下短弩,上了弦,慢慢的往村子靠近。
其他人也取下短弩,做好支援的准备。
李浩驱马来到村子里面,四处查看,没有发现有人活动的迹象。
于是,他回头大喊:“队主,村里没有人。”
王世泽见村里没有埋伏,就带着骑队往前走,进入村子。
村子里面的确没有活人,但是,王世泽看到有几户人家的院子里有几具尸体,还很新鲜,他估计也就是几天之内的事情。
“李浩,你继续前进,去搜索树林,其他人警戒。”
李浩就小心翼翼的往树林奔去,也没有发现有人,他就给了等在后头的王世泽一个手势。
王世泽考虑了一下,将士们都跑了一早晨了,该休息吃点干粮了。
“大家听好,都进树林隐蔽,休息一下,吃饱肚子,然后我们赶路回城。”
王世泽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下马,牵着战马进入树林,卸下马鞍,让战马喘息一番,自己也拿出干粮和水,吃喝起来。
出于担心遇到紧急情况,王世泽吃了几口,就独自坐在树林边缘眺望远处的动静。
然后一切都很安静,就像是这天气凉了,草木萧瑟一般,人影都看不见一个。
王世泽回头朝树林里面看了一眼,手下的骑士们差不多都吃好喝好了。
王世泽就站起来,就要吩咐他们备好马,准备返回马邑城。
出来已经三天了,得到了商人们带来的消息,已经足够应付上官的询问了。
哒哒
正在这时,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
王世泽心里一惊,就赶紧朝树林外面的旷野看去,看到西南方向的远处一队黑甲黑衣的骑兵队朝村子和树林的方向驰来,人数约有三十多人。
“不好,是周人!”
王世泽从那队骑兵的着装判断出他们是周人。
周人已经占据了南边的并州,不断派游骑北上侦查。
王世泽还听说,周人新任命的并州刺史叫宇文神举,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这让他对北朔州的安危不免隐隐担心起来。
“备战!备战!”
周人越来越近,王世泽大声的命令。
骑兵们也紧张的准备起来,弓弩上弦,马鞍架好,随时准备上马战斗了。
哒哒
又是一阵沉闷的马蹄声响起,王世泽疑惑的看去,见是东北方向来的一队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