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来救国》第139章


这小子机灵着呢,值得培养。他说什么擅自立为滏口关主,请高伟治罪。
高伟笑着对段德举道:“孟冲要朕治他得罪,其实这事不怪他,事急从权嘛,既然已经有了这个名目,朕就下旨,封他做一个真正的滏口关主,再给他增兵三千,凑五千人,替朕好好收住滏口关,让周军不得东顾。”
段德举就恭维道:“皇上圣明。”
“你呀,怎么也学会了拍朕的马匹,不过,朕听着挺高兴的。”
段德举讪讪的笑了笑。
他心想,这不都是为了取信于你吗?不然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了。
说笑一番,定下几件事情之后,高伟吩咐段德举:“段爱卿你就让全军准备,三天后就班师回邺城,从邯郸走。”
段德举不解,问道:“皇上,为何要从邯郸绕一下?”
高伟道:“宇文邕虽然跑了,但还有很多周军的溃兵在附近,我们带着大军,一是扫荡周军溃兵,二是让大军在邯郸得到一些补给,再回邺城。”
段德举就只好遵旨道:“臣遵旨。”
三日后,一大早,齐军就拔营踏上通往邯郸的道路。
打了胜战,大军的情绪都很高,走得很快。
不几日就靠近邯郸城了,邯郸太守黄浩和一众官员都来接驾。
高伟态度很和蔼的接见了他们,问了一些宇文邕经过邯郸的情况。
黄浩道:“周寇途径邯郸,臣等兵力不多,就闭门死守。敌寇见我邯郸戒备森严,就劫掠了乡间,然后就逃走了。”
听到这里,高伟心情有些沉重。
逃出包围圈的宇文邕所部,缺粮少马,为了军队的生存,不知道把大齐的百姓祸害成什么样子,特别是没有城池保护的乡村。
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高伟也没有再提。
黄浩就请高伟入城,替皇上接风洗尘。
高伟也想吃点好的,虽然当时的烹饪不怎么样,但堂堂的一座邯郸城,好的菜肴怕是少不了,就答应了,让大军在城外扎营,自己带着文臣武将入城。
一行人骑着马来到城门口,正要入城,忽然有女子呐喊:“我要向皇上告状!”
前面的护卫邯郸城的士兵立刻上前要把喊话的人拉走。
但高伟已经听到了,有人要告御状,怕是牵涉到邯郸的官员吧?
他转眼看了一眼骑着马陪在一旁的黄浩,果然看见他脸色有些异常,非常紧张。
高伟没有立刻下令把告状人找来,而是笑着问黄浩:“这天色不早了,你先去准备酒宴吧,朕都饿了。”
黄浩见皇上没有责怪有人告状的事情,而是说酒宴,就放心了,对皇上说道:“臣这就去准备。”
说完,亲自去安排派人去准备。
高伟就对侍卫在旁的奚昆说道:“你派人,想办法把那个告状的人弄到手上,问问什么情况。注意,别让邯郸官府的人知道了。”
奚昆就转身去安排,派了十几名便衣御林军高手先行入城,混入民间,去办这件差事。
晚上的酒宴很融洽,打了胜战,君臣都心情高兴,频频举杯敬酒。
等到酒宴散了,已经很晚了,高伟就在太守府后院住下。
奚昆悄悄的进来了,向高伟禀报:“皇上,那个告状的人找到了,我们悄悄的把她弄到旁边的一个房间了。”
“什么事情,问了吗?”
奚昆道:“她不肯说,她不相信我们是皇上的人。”
高伟笑笑,也是,这个告状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些来抓自己的人怕是邯郸官府的人吧?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高伟对奚昆道:“那朕就去见见这个告状的人吧。”
奚昆道:“皇上九五之尊,何必屈尊呢?臣再去问问就好了。”
高伟微微一笑,“无妨,反正左右无事,就当是了解一件趣事,消磨时间吧。”
这么一说,奚昆才马上布置防卫,引着高伟来到那个关着告状人的房间。
高伟走进房间,看到那个告状人是一个黑衣年轻的女子,长得很俏丽,被绑在一张椅子上面,就问道:“你一个女子,要告何人?”
谁料女子开口就骂:“你们这些狗官,不替民做主,千方百计的陷害百姓,可耻,卑鄙!”
高伟没有恼怒,手下的这些官员既然做了让人愤恨的事情,还不许老百姓骂几句呀。
于是高伟就安静的站着,听女子恨意滔天的诅骂个不停。
奚昆觉得女子有些过了,拔刀横在胸前,就斥责道:“这是天子,如何可以冒犯天子,你不想活了?”
高伟摆摆手,制止了奚昆,大度的说:“骂得好,该骂,当了朕的官,处事不公平,让百姓怨气冲天,着实该骂,朕也帮着你骂。”
女子听到高伟自称“朕”,再看看一屋子的精悍侍卫,就不由相信了许多,“你是你是皇上?”
高伟点点头道:“朕就是大齐天子,如假包换。”
女子一听,呜呜的哭起来。
高伟就等她平静了一些,才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状告何人?有何冤屈?”
女子停下抽泣,说道:“皇上可要替我做主啊。”
“你说吧,若是有人做了坏事,不管他是何身份,朕都替你做主。”
高伟说着,心里顿时有了一种自豪感,朕也能主持公道,铲平不公,这种感觉实在是美妙得很呀。
第188章 豪强薛延() 
女子确认了高伟的身份后,开始倾诉起自己的冤屈起来。
“民女叫薛娥,是城西十五里薛家庄人,租了东家薛延的十亩地,今年收成不好,他家还是逼着我们家交租子,交不出来,就要抓我去抵租子。我父亲不答应,骂了他。三天前的晚上,他们的家兵放火烧我家的茅草屋,结果我因为愁的睡不着,跑了出来,我爹、我娘还有我哥哥嫂子,以及一个五岁的侄子都被大火给烧死啦”
说到这里,薛娥就泣不成声了。
高伟有些愤怒,不过薛延的嫌疑很大,但这只是单方面的说辞,他作为一个仲裁者,还是要多了解一些情况,不然容易误信,
等薛娥平静了一点,高伟就问道:“你如何知道放火的人是薛延的人?”
“他们有马,这方圆几十里就他们家有马,而且我还听出来有一个人的声音是薛家的管家薛福!”
高伟一喜,这个说法就有些眉目了,若是能查证出薛福当晚的活动,能应证上的话,那薛延是主谋无疑。
“那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
高伟接着问道。
薛娥回答道:“他们说这伙烧得好旺啊。薛福就说他们笨,现在是冬天,很久没有下雨了,天干物燥,这火能不旺吗?”
高伟听了,沉吟一下,又问道:“那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大骂那些狗官呢?”
“因为我躲到天明,他们走了,我就来邯郸城告状。谁知太守黄浩一听我要告薛延,立刻命人把我赶出去,不让我告状。民女就流落街头,幸而有位好心的大娘收留了我。我一定要把状告到底!”
薛娥说这话时,咬紧牙齿,决心很大。
高伟顿时决定整顿一下吏治,官员这般惧怕豪强,那百姓对大齐怎么有向心力?
于是,高伟对薛娥道:“你暂且留在我们这里,朕派人把事情调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然后,高伟让奚昆给薛娥松绑,就安置在这间房间里面,不可走漏了消息。
奚昆应承下来,高伟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邯郸太守黄浩过来给皇上请安。
高伟冷眼看黄浩无比恭敬的给自己鞠躬请安。
等黄浩问高伟还需要什么时,高伟淡淡的说道:“朕在这里吃的用的都很好,不过朕倒是缺一样东西。”
黄浩马上谄笑着道:“皇上尽管吩咐,臣一定想方设法为皇上办到。”
高伟就嘿嘿的笑了两声,说道:“朕缺的是一个公道!”
黄浩大惊,谁给给皇上不公道呀?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皇上这这”
黄浩结结巴巴,不知道怎么回答。
高伟站起来,目光如炬,盯着黄浩的眼睛,“黄爱卿,你不是给不了公道,而是你不想给公道。”
皇上的话给了黄浩莫大的压力,他噗通一声双膝跪地,“皇上,臣”
高伟走到黄浩跟前,站住了。
黄浩低着头,只能看到皇上的脚尖,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皇上要拿那件事情对他开刀。
他回想了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