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第164章


是以,赵无恤并没有因为居丧而拒绝见智瑶,毕竟作为此时的晋国执政亲自上门,赵无恤断然拒绝,也确实有些过分了。
智瑶其人,从来也不是一个虚应故事的人物,此时拜访赵无恤倒也不兜兜转转,现实依礼对赵志父的去世表示哀痛,赵无恤回礼感谢来客的关心,智瑶再追思了下赵志父对晋国的功绩,赵无恤自谦一下,表示都是赵氏一族应该做的。
走完这个基本的礼节流程,智瑶直接开口道:“赤狄南下,燕国要挺不住了。”
赵氏封地靠近北部草原,赤狄南下的洗劫燕国的消息赵无恤也有耳闻,此时一听智瑶提到此事也不惊诧,道:“无恤略有耳闻。”
智瑶道:“若仅仅是齐国,燕国可能还有一守的气力,加上赤狄,燕国绝对撑不住。”
赵无恤微微沉默,然后道:“执政其意?”
智瑶看着赵无恤,半响,开口道:“夏瑜在虒祁台上说,赵简子一去,晋国霸业必然倾颓,甚至会再次被肢解分裂,要我说,那夏瑜是太小看我晋国后辈了,晋国是百年霸主,在前执政手中晋国是霸主,在握智瑶手中,晋国依然是霸主。”
智瑶这话是有些狂妄了,此时他虽然是执政,已经是晋国实际上的掌权人,但毕竟仍是晋国国君的臣子,说什么晋国在他手中如何如何,俨然把自己当作晋国的主人,却是不是狂妄是什么。
不过赵无恤没对智瑶这略带狂妄的态度多说任何一句话。
倒是智瑶,此时眼神锐利,看着赵无恤,道:“我们不能坐看齐国屯兵燕国,若是齐国当真吞并燕国,国土扩张一倍有余,我晋国危矣。”
赵无恤依旧有些木然的脸,看着智瑶道:“执政何意?”
智瑶道:“我们要即刻发兵,攻打卫国。”
赵无恤一愣,他父亲赵志父对于卫国,可说是铭记心头,时时刻刻都想把卫国打下来了,使其彻底依附于晋,毕竟只有打下了卫国,才算是与齐国的争锋中占据上风,但是一生征战沙场的赵志父到最后也没能彻底的征服卫国,而此时赵无恤听智瑶再次提起攻打卫国,一时间到真是愣住了,然后脱口而出道:“为什么不先打齐国?”
这话一出,赵无恤自觉失言,眼神中微露懊恼之色,倒是让智瑶哈哈大笑了起来,等到智瑶笑完了,却是长叹一声,道:“打齐国?谁去?你?我?还是魏氏韩氏?”
赵无恤方才失言已经让智瑶看破他并非完全居丧而不理朝堂之事,倒也索性不再假装了,直接道:“执政所言何意,不妨直言。”
智瑶一拍案几,道:“好,我有话直说,齐国大军北上,但田襄也不糊涂,日前我探得消息,田襄在齐国与晋国的边境也调动部属了不少人马,防备我晋国趁齐国内空虚偷袭。”
赵无恤微微皱眉,道:“廪丘不再我们手里,以齐晋边境地势论,廪丘不在我们手里,太吃亏了,若是廪丘当真驻守重军,我们直接攻打齐国,只怕要损失不小。”
智瑶道:“确实如此,本来若是我晋国能够出动最起码两卿或者三卿的力量出击,即使廪丘有重兵守卫,倒也不是拿不下来,只是我瑶初出继任执政,一则威信不足,只怕很难驾驭三卿与敌战,二则,国内留守之事也是复杂难言,不易决断。”
赵无恤听智瑶其言,虽未直言,但也明了其言下之意,说到底还是晋国四卿之间互相不信任,一起出门打仗吧,智瑶虽为执政,但刚刚继任,威信不足,难以统御,而留在国内看家的晋国上卿人选也是难定,出征的其他几个晋国上卿只怕也害怕其人在国内使绊子。
赵无恤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执政有话不妨直说。”
智瑶叹了口气,道:“你居丧已尽,回朝领军,不论是打齐国还是打卫国,我们都没有时间了,必须尽快决定,然后即刻起兵。”
赵无恤道:“我还在为父守丧……”
智瑶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道:“别说这些虚的了,我晋国居丧向来未必一定要那么长的时日,多有夺情处置,我已经禀明国君,不日国君当下令要你回朝。”
赵无恤听得此话,最后禀手施礼,道:“诺,无恤谨遵国君命。”
“晋国很快就会进入赵氏与智氏相争并强的时代了。”申子离含笑向魏斯剖析晋国此时政局,道,“赵志父为执政二十余载,赵氏在他手中扩张极为迅速,其封地之广乃居晋国四卿之首,而智瑶其人野心勃勃,赵志父一去,压在他头顶的泰山便被搬走了,他必然会为智氏扩张极尽所能,一个是前任执政的家族,一个是现任执政的家族,一个山中的两头老虎,如何能够不相争并斗。”
申子离侃侃而谈,魏斯目露深思,静静的听着,然后道:“那我魏氏当如何自处?”
申子离微微一笑,道:“躲开。”
魏斯微微皱眉,道:“何意?”
申子离笑道:“两只巨兽打架,实力不足的人应该做什么?自然当避之,以免无辜祸及,由的他们去打,最后两败俱伤,方乃魏氏之幸。”
魏斯与申子离谈论良久,及至天色将暗,申子离告退时,看着申子离由家仆下人牵引着退下,良久,魏斯对一直旁观的李悝道:“老师,我不喜欢这个申子离。”
李悝很是平静的道:“你不需要喜欢他,你只需要知道他有用,申子离这样的人,对您有用,这就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激瓜瓜亲的地雷。
第180章() 
夏瑜巡查过一边蓟都城防;整个蓟都都已经动员起来,征丁入伍,分配军械发配粮草等等琐事,俱要夏瑜配合,毕竟此时燕国国库已空,蓟都守军所需种种多是太子府库支撑。
服人昨日刚刚巡查过营地,今日夏瑜查看后勤补给是否充足;算是又巡查了一遍;查看过并无什么疏漏后;夏瑜回了燕宫。
为了方便政令军令传达,已经接手了燕国实权的服人此时已经住进了燕宫;虽然只是依据礼法太子当居的东室;但对燕国朝堂上下;也足以意味着许多事情。
有不少家眷被服人控制的朝臣许多都在暗中希望燕君姬范会对服人这种已近大权独揽令出东宫的做法会表示不满,但令人费解的是,从始至终,燕君姬范就一直没踏出过他的寝殿,没对此时燕国的朝局多说任何一句话,若非总是有姬范酒后咒骂寺人的声音从国君正殿内传出,几乎有不少燕国朝臣都怀疑姬范是否身遇不测。
夏瑜踏入东宫正殿时,殿中并无人在其中候命服侍,只有服人一人,正跪趴在那张“四海归一图”上,正在一寸一寸的圈看蓟都周围的地势,手旁有些用来军队的模具摆设,正在地图上来回铺排推演着。
夏瑜见此情形,也不便出声打扰,只是静静的脱了披风放置在一旁,然后行至服人身侧,也跪坐下来,看着服人静静推演,良久,道:“晋国可有消息传回?”
服人在地图上来来回划执推演的手微微一顿,然后道:“哪有那么快,这会儿只怕还没到晋国呢。”
夏瑜点头,然后道:“看守那些公卿宗室家眷的人手……”
服人知道夏瑜的意思,道:“公卿宗室,毕竟根基深厚,公子启……我已经把他扯下来了,换了孙由,同时调了些你的陪送人马,两重保险,应该暂时不会出问题。”
公子启是宗室,虽然家人安分并未搀和到这次的政争之中未受波及,但毕竟服人将满朝公卿家眷都囚禁起来的手段玩得太大,公子启作为协助太子府兵控制整个蓟都的服人党,也是备受人情压力,服人将他从这件事情里摘出来,也有保全之意,而同时宗亲,孙由因为亲自动手杀姬缶及几个宗室庶叔的事情,已经算是彻底站队在服人这边了,夏瑜的人马大多来自齐国,与燕国贵戚牵扯不深,所以服人才用这两队人马替换了公子启。
这其中内情,服人不多说夏瑜也明白,稍微顿了下,夏瑜道:“我听说田舒大军北上,沿途秋毫无犯,并且还强迫易水两岸燕国封君减税减赋,使易水之畔几不见有难民逃窜。”
服人在地图上来回推演的手一顿,然后声音里面有几分不辨喜怒,道:“田舒堪称良将,如此做派,倒不愧是你昔日的好部将好兄弟,不过,这种做法,若是没有易水两岸的燕国贵族配合,只怕也是艰难,我燕国贵戚,好啊,好啊……”
最后两个好字,服人简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稍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