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辽东》第350章


袁崇焕稍一沉吟,便点了点头道,“不错,当日若无你的袭扰,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就对了,于公于私你都没有理由杀我,”毛文龙紧皱眉头若有所思道,“你对我态度骤变,乃是当上蓟辽总督以后,我想,从那时起你便对我起了杀心了……为何当上督师后就必除我而后快?辽饷此其一也!……从前你只管关外,尚且为了争饷同高第、同王之臣闹得不亦乐乎,如今你大权在握,自然巴不得把所有辽饷都留在你的宁远城,其他想要分一杯羹的军镇营头,最好全部裁撤掉……我东江将士数万,流民十余万,自然成了你的眼中钉肉中刺!”
袁崇焕嘴角抽了抽,却再不说话了,冷冷看着毛文龙,一副你知道就好的模样。
“不过这只是个引子,若是单为粮饷,你还不至于铤而走险,”毛文龙似乎渐渐想明白了,皱着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党争!党争才是你必须杀掉我的关键……你当初以辽抚去职,心中必然极为不甘,上下活动谋求起复也属人之常情……恰逢今上登极,魏阉倒台,东林大盛,你又怎会不去抱东林的大腿?……可惜你本非东林一脉,又要谋这辽督高位,东林只怕会提不少要求吧……只是我实在想不通,为何会是我?”
袁崇焕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旋即便释然一笑——他讶异的是毛文龙果然是久历宦海的人,对这些利害交换、幕后操作有如亲见,分析得丝丝入扣,几乎就和事实真相一模一样了;而让他释然的便是,毛文龙即便猜对了也无所谓了,马上自己就要送他见阎王了。
其实东林张溥一开始并没有指定袁崇焕杀毛文龙,而是让他择机拿下某位总兵级别的武将,以便构成大狱,真正的目标是台阁里面同东林作对的人!
自打袁崇焕如愿当上了蓟辽总督,他便开始物色这样的目标人物,拟了几个名单都被张溥否决了;直到他开始谋款议和,皇太极要求他除掉毛文龙,他才顺势将之推荐给了张溥,后者这次再没说不,只是要求他把事情闹大些,所以才有了今天杀毛的结果。
“嗯?为何是我?”毛文龙见他沉吟不语,提高声调追问道。
“你是阉党!你给魏阉立生祠!”袁崇焕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笑话!”毛文龙失声怒斥道,“什么东林、阉党,还有楚党、浙党,这些不都是你们大头巾拨弄的玩意儿?什么时候武人也能结党营私了?……说我给魏阉立生祠,这天下诸镇有哪位总兵敢不给他立?……我辈武人,粮饷操于你们大头巾之手,兵器甲仗操于镇守太监之手,我们敢得罪谁?……当初我要敢不立,马上魏阉就敢让我东江镇光着屁股去杀鞑子!……若是立过生祠的就是阉党,那天下数十位总兵,岂不都是阉党?”
“不错!你们都是阉党!”袁崇焕索性实话实说了,“要不要整治,什么时候整治,怎么整治,自然都有章程!”
毛龙文瞠目望着袁崇焕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愤怒、惊恐、悲凉、痛恨等等表情如走马灯般在他脸上一一闪过,他那被牛筋牢牢绑缚的胸口越来越激烈的起伏起来,喉咙里也出了牛鸣般的喘息声;那袁崇焕却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似乎对这一幕非常满意。
“天下总兵皆阉党!好!”好半晌后毛文龙才目眦欲裂吼出来,“我们提着脑袋和鞑子拼命!为了光复家园流尽了血!眼睁睁看着兄弟们活活饿死都从未想过放弃!居然就换回来这么一句天下总兵皆阉党!……我们武人的命不是命,只是你们玩弄权谋、对付政敌的砝码!……袁蛮子,你们他娘的不是人,是畜生!”
面对毛文龙的咆哮,袁崇焕有些不自然地轻咳了两声,故作镇定地捋着胡子嘟哝道,“别抱怨了,你运气不好,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
他这一句毛文龙清清楚楚听在了耳朵里,结合着平日里听到的这位袁督师关于谋款的种种传闻,毛文龙那暴怒的脑海中突然一片清明,他不可思议地喃喃道,“适逢其会?袁蛮子,你狗*日的把老子卖给了鞑子?”
说完他猛地一挣,想要跳起来,却被那牛筋绑缚得太紧,一下栽倒在地,兀自破口大骂道,“姓袁的,****你八辈儿祖宗!……你他娘的勾结鞑子,死了都入不了祖坟!……我就是变成鬼……”
他的怒骂戛然而止,却是被袁崇焕亲自动手给他嘴里塞了个麻核桃,他却不依不饶地死命挣扎着,一张脸涨得通红,直似要滴下血来!
“你一条命,换大明三年喘息之机,值!”袁崇焕却不理会,凑到他脸上轻声说道,语气冰冷如刀。
说完袁崇焕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袍上的灰尘这才朗声喝道,“来人啦!毛逆已伏法,将他拖出去明正典刑!”
“喀喇喇!”
银蛇般的闪电划破乌云密布的天空,惊得人心魂俱裂;狂风呼啸着从双岛掠过,仿佛大地的悲鸣;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狂泻而下,老天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宣泄着它的愤怒!
沸腾的泥地上,那块晶莹剔透的羊脂美玉被狠狠一踩,碎成了几块。(。)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遣队和童子营() 
“呜~~嘟~~”
沉闷的海螺声响彻禾北川的河口,码头上金凤号船尾那巨大的石锚缓缓露出了水面,整艘船也如同春花绽放般张开了洁白的船帆,在南风的吹拂下,庞大的船身慢慢离开了木栈道。
楚凡站在码头旁,注视着这艘启航中的先遣舰队旗舰,脸上满是从容自信的表情。
先遣舰队是由四艘盖伦船和三艘改装后的二号福船组成,任务是将解救光海君的先遣队送抵江华岛;先遣队以第一团的精锐老兵为核心,混编了部分勤王军,总兵力一千余人,由柱子担任总指挥。
这是一次大胆而缜密的奇袭行动,先遣队将在赵海选定的江华岛西岸登6,乘夜奔袭高丽行宫,抢出光海君后原路返回登船,整个行动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
深入敌境作战!一千人对五千人!往返五十里的山路!在完全陌生的地形上夜晚行军!无补给作战!……太多太多的不利因素,让这场奔袭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各种变数。
但楚凡却不担心,他相信这些经历过宁远兵变又在瀛洲城下地道战中建立了殊勋的一团老兵们即便有所挫折,也能从江华岛全身而退;而残酷实战的磨练,将把这支复辽军的老底子砥砺成一把最锋锐的尖刀——至于光海君,能救出来当然最好,救不出来也无大碍;他不过就是朝鲜新王廷的一面幌子罢了,没有他难道就不能经略朝鲜了?
似乎是在为楚凡的信心加码,码头旁席地而坐等待登船的老兵们不甘寂寞,正此起彼伏地扯着嗓子拉歌——楚凡亲自操刀,将《大刀歌》、《志愿军军歌》、《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旅名曲稍作修改后教给了宣传队,激昂澎湃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很快便为战士们完全接受并狂热追捧,如今各部之间拉歌比赛已经蔚然成风。
看着士气高涨的先遣队,楚凡不由得自豪地挺了挺胸,怀中那本厚厚的册子顶了顶他的腹部,让他的思绪一下子跳到了新组建的参谋部上面。
参谋部是以宋献策为参谋长,抽调了十多名经历过实战的中下层军官组成的,这次奔袭的作战计划便是参谋部的第一个成果——针对奔袭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参谋部拟定了多达五个版本的预案,最大限度避免先遣队不必要的损失。
这也是经略朝鲜庞大计划的冰山一角——奔袭完成后,无论救没救出光海君,先遣队都将会同后续出的接应船队,一同北上大同江河口,在那里夺取南浦城作为据点,以便接纳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为夺取平壤城积蓄力量。
为此参谋部上上下下会同勤王军的将领们没日没夜赶了十来天的工,现在总算是把攻占南浦城和庞大的后勤运输计划赶制了出来。
攻占南浦城也还罢了,这后勤运输却是对刚刚建立的耽罗政权一个巨大的考验——算上先遣队,一团和勤王军总计将近六千人,所需的粮草、弹药、骡马乃至被服帐篷等等作战物资堆成了小山;这么多人和物资要通过千里海疆运送到大同江口,其他且不说,一个护航安排,一个运输调度,那都是这个时代的人为所未闻的,要不是楚凡时刻提点,这运输计划即便出来了,后勤部估计也只有拿着干瞪眼的份儿。
为了这次进军平壤,耽罗政权可谓是倾尽全力,其他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