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血山河》第387章


自从杨威来到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为国民政府屡获奇功,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杨威手中都是易如反掌,而杨威又对蒋介石恭敬有加,一心追随之心溢于言表,可若是有着此等实力的杨威驻扎到新疆一带,即便是阅人数的蒋介石也难以保证杨威不会改变。
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好,说入乡随俗也罢,蒋介石担心的是杨威一旦驻扎于新疆,国民政府的影响力鞭长莫及,恐怕早晚有一天,杨威心里长草,打算自立门户,与国民政府相对抗起来,若是这样的话,到时候异于为自己又增加了一名强敌。
可是杨威刚刚荡平了新疆的混乱,若是在此时拒绝了杨威的要求,只怕会失了人心。毕竟杨威的出发点也是好的,而且蒋介石非常理解杨威的打算,新疆一带由盛世才把守多年,杨威初来乍到,名不正而言不顺,若是没有一个理直气壮的名声,恐怕是难以服众,这样一来即将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想到这里,蒋介石的心中不由得犹豫万分。
而就在这时,杨永泰适时来到了蒋介石面前。
自从杨永泰跟随杨威前往新疆回来之后,虽然途中由于杨永泰自身的缘故为杨威的部队乃至南京国民政府都添了不少麻烦,但是好在杨威不但并没有将杨永泰的丑事公告天下,反而在蒋介石面前替杨永泰说了不少好话,单凭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杨永泰十分感激。'
身为参谋,杨永泰的责任就是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更不要说在主君心忧之时,更是体现智囊存在意义的时候,杨永泰适时出现在蒋介石面前,殷勤备至地替其出谋划策起来。
杨永泰自认为自己向来是最为公正的一个,不管对谁都是一碗水端平,即便是对自己曾有帮助的杨威,他也自然不能徇私枉法,当下在蒋介石面前分析道:“校长,以永泰看来,此事万万不可太过草率,杨威此人可以说是本领高强,可这样的人偏偏是一把双刃剑,能帮了自己也能毁了自己,总要有个剑柄方能保证他一直对我等有利才好。”
剑柄?这个说法倒是让蒋介石觉得有趣,他挑了挑眉毛,示意让杨永泰继续说下去。
杨永泰头头是道侃侃而谈道:“校长,想要将杨威一直握在手里,单单只是对他一人拉拢是没有用的,与其从他一人下手不如将他身边之人全部笼络过来。比如说其兄长父母。”
这一点蒋介石并不是没有想到,擅长驭人之术如蒋介石一般,总擅长的就是笼络人心,为将领之母做寿、记得职下的生日,乃是蒋介石最为在行的事情,在他手中专门有一份记录用来标记重要的士官将领家庭信息及生辰年月等等,以表现自己的亲和之心,方能令下属甘心情愿为自己冲锋陷阵。
可蒋介石偏偏想不通的一点就是杨威身边根本没有什么亲人,记得似乎也从不曾在杨威口中听说过什么关于亲人的话,这一点倒是令蒋介石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
听到这话,杨永泰却不以为然,摆摆手道:“校长,事情虽然如此但是却也未到绝境,杨威既然没有什么亲人,给他创造一个不就是了?”
起先蒋介石还不太明白杨永泰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很快便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和亲?”
自古以来和亲的事情并不少见,可谓是政治舞台上经常使用的计谋,最常出现且屡试不爽,和亲这种事情乃是最能够笼络人心的,将原本的朋友、上下级甚至愁人转眼间变成了亲人的关系,乃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而没有之一。
想一想,杨威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作为其上司,为杨威操心一下这等终身大事也不为过,要是能够给杨威安排一门合适的亲事的话,的确不怕杨威会存有异心,但是说到这件事情的话,蒋介石心中却一时迷茫起来,该将谁安排给杨威最为合适?
说起相貌,杨威虽然不能算是美男子,但其长相却很是舒服,面相上便带有憨厚之相;论其能力,杨威更是卓尔超群,在南京国民政府内名声不小,过往的功勋成就也声名远扬;至于人品嘛,蒋介石最为得意的部下,自然是不用多说。
要是想为杨威选一位如意贤妻,虽说相貌和才气都要超人一等,可最为重要的则是其身份地位,若是地位太高,恐怕杨威会洋洋自满,若是地位太低,又恐怕杨威心中不如意,本想拉拢却适得其反,最为重要的是此人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一定要密切,才足以达到拉拢之效果,想要满足这全部的条件,蒋介石一时之间还真是想不到身边有什么满足条件的人。
既然是杨永泰提出的主意,想来他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蒋介石转过头来,将目光落在了杨永泰身上,挑着眉毛望着杨永泰道:“杨参谋莫非已经有了最佳人选?”
杨永泰露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以他这样做事周全面面俱到之人,若是没有想到答案的话,自然不会擅自提出这等建议,只见杨永泰不慌不忙泰然自若道:“职下心知校长近日来在为此时发愁,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绞尽脑汁总算是想到了一个最为优秀的人。”
蒋介石皱了皱眉头,脸上有些不耐烦,扬了扬下巴示意杨永泰继续说下去,杨永泰不敢再卖关子,连忙道:“此人可谓是才貌双全,家世也绝不一般,那就是何应钦何军长的外甥女!”'
第五百一十二章 巧借姻缘为和亲() 
刚一听到何应钦的名字时,蒋介石顿时有了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论其身份地位,若是与何应钦有亲戚关系的话,那么此人的确不简单。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但是稍稍想了一下之后,蒋介石兀自觉得有些迷茫,自己和何应钦也算是相处多年,不说是全部了解,但是对其家庭关系还是相当清楚的,在蒋介石的印象中,从未听说过何应钦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外甥女。
看到蒋介石一脸迷茫的表情,杨永泰不慌不忙地为其解释起来,原来此人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何应钦的外甥女,而是其妻王文湘的远房亲戚,此女其母与王文湘乃是表姐妹的关系,其母与王文湘关系密切,自幼便是相熟的姐妹,虽然血缘关系并不亲密,但是两人志同道合,故此非常要好,后来由于其母多病早逝,为了照顾其女,王文湘干脆将此女接到了身边来,一方面想要将其好好培养,一方面带在身边也是个照应。
虽说是远方亲戚,却也十分亲切,仅凭这一点,也算是和何应钦有着较近的亲戚关系。
蒋介石听过之后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这其中复杂的亲戚关系,也难怪自己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但是现在听到杨永泰这样一提,蒋介石顿时感到非常满意,连忙问道:“那么相貌才情如何?”
对于下属的亲事如此上心,而且还是可以称得上杨永泰死对头的杨威,不免让杨永泰心中有些不舒服,可杨永泰脸上却一反常态的热情不已,对其人赞不绝口道:“校长有所不知,此人名叫项裕美,人如其名,自幼就是个美人胚子,据传十六岁的时候便已经出落得落落大方,绝对是美貌过人的大家闺秀,提亲的人都快要踩破了门槛。”
蒋介石听过之后不免有些疑惑,皱着眉头道:“可若真是如杨参谋所说,为何如今还待字闺中?莫非眼光过高?”
杨永泰大手一挥,感慨不已道:“校长,项裕美并非嫌贫爱富之人,尚未出阁乃是因其沉迷于学知,游离多国求学,尤其在此内忧外患之时,更是对国家大事关切如己之职责,发誓要为国效力,不愿被男女之事牵绊。”
听到杨永泰这样一番话,蒋介石心中也不免有所唏嘘,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聪慧女子,连连赞叹道:“这样的女子还真是难得一见。”'
杨永泰不甘示弱地继续道:“而且,项裕美才情过人,十六岁时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吟得一首好诗,更何况,有何军长的夫人在一旁教导,才情懿德更是不在话下。”
蒋介石忍不住连连点头,就算是以何应钦和王文湘夫妇作为榜样,也能看出这位名叫项裕美的女子定然是不凡之人,蒋介石的手指下意识在桌上轻轻敲着道:“不错不错,有这样的奇女子与杨威相伴终身果然是再合适不过,杨参谋的确是考虑得足够周全。”
不过是蒋介石一句轻描淡写甚至有些客套意味的夸赞,却令杨永泰心中已经美得飘飘然了,要知道自从跟随杨威自新疆回来之后,蒋介石已经将杨永泰冷落了有一阵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