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谋士游三国》第151章


富翁摇了摇头说:“我已身家百万,财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我求它作甚?”
长老又问:“那施主可是求子?”
“我已有一儿一女,此生足矣!实话告诉你吧,我是在求福!”富翁站起身来说。
长老听罢微微一笑说:“这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贫僧就能为你办到!何须求佛呢?”
富翁睁大眼睛盯住长老说:“简单?你是不知道吧,没钱的时侯我千方百计想成为一个富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幸福。可如今有钱了,却整天心事重重,连觉也睡不安宁呢!”
“施主,贫道以为你错就错在把钱财当成了福!这福你说它简单就简单,你说它复杂就复杂,只要你参透了它的真意,不用祈求,它自然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长老边说边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递给了富翁。
富翁接过福字看了一眼说:“这福字我认识,你写的跟我学过的没啥两样!”
长老点了点头说:“一点都不错,天下的福本来就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各人对它的理解不同罢了,施主不仿多看看、多想想,或许就能有所醒悟了!”
富翁双手拿着福字走了。看着他的背影长老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哪能有那么多难呢?福不就是一件破衣一口饭吗?能吃饱穿暖不就是福吗?唉!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世人就不明白呢?”
穆良奇说完,陆远沉默了,是啊,福非常简单,为什么那个财主就是看不破呢?只是因为他的地位不同,所拥有的东西多了,牵挂也就多了。
陆远突然有些明白了,虽然还不是太明白,但是最起码不像刚刚的懵懂。
穆良奇指着落山的太阳,说道:“看这个太阳,多么漂亮,可惜他快下山了。”
陆远没明白穆良奇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穆良奇也不再解释,他站起来说道:“走,带我去吃饭吧。”
“诺!”陆远立马起身随着穆良奇走下山坡,临走之时也不忘看下夕阳,仿佛另有深意。(这个记住,划重点,考试要考的,本书结尾的伏笔,怕你们忘记。)
这已经是在路上了第四天了
穆良奇正在四处观望着周围的民生,虽然说都面黄肌瘦,但是都在劳作,看起来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恢复,只是。。
穆良奇感受了快要入秋的天气,便感觉一阵不妙,现在种下去,还能等到它成长吗?
就在穆良奇思考之际,一个骑兵从远处跑来,在陆远耳边嘀咕了几句,陆远点了点头,便让骑兵退下。
陆远驱使着马,走到穆良奇身边,说道:“先生。”
穆良奇抬起头看着陆远,示意他说。
陆远说道:“按照路程,我们下午就能到徐州境内,并进入第一个城池,是否派斥候通报一下?”
穆良奇虽说是个使者,但是好歹也是一方别驾,也算是身居高位,按理应该让前面的县令知道,并提前做出准备招待。
穆良奇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腰牌,说道:“拿着我的腰牌,去前方通报吧。”
“诺!”陆远接过腰牌,跑到远处,交给骑兵斥候。
队伍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已是正午十分,天气有些炎热,按穆良奇的感觉也应该是三十度左右,军士们汗流浃背,看起来有些要中暑的征兆,再加上走了一上午,确实有些累。
穆良奇大喊道:“无为!”
陆远正在前方开路,一听穆良奇喊他,策马便赶了过来说道:“先生,有何吩咐?”
穆良奇指了指周围的军士说道:“你看看他们走了一上午了,都非常乏累,你去前面看看可有什么河流,或者附近有什么小溪,或者阴凉的地方,让军士们休息休息,再上路。”
陆远确实感觉到周围军士的累,但是现在休息,停下来,毫无疑问会耽误到达的时间,这恐怕不好吧。
陆远皱着眉头说道:“先生,这恐怕不好吧。万一耽误了行程。。”
穆良奇挥了挥手,很是随意的说道:“你去安排休息,不要说什么行程了,保住军士们的体力才是最重要的。”
陆远见穆良奇如此坚定,便说道:“诺!”
又走了一会儿,走过一片树林正好听到一片小溪从树林里流过,陆远大喊道:“先生有令原地休息。”
众军士一阵欢呼,争先恐后的跑到小溪边,清洗自己的脸,而陆远拿起水袋来到小溪的上游取水。
在树林的左侧,是一片农田,农田里还有若干的农民顶着暑气正在劳作,正如一句诗所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陆远将水袋递给穆良奇,“先生,水。”
穆良奇接过水袋,喝了一口,还给陆远,说道:“你命令一下众军士原地休息,不要乱走,你跟我前去田里,问下事物。”
“诺!”
陆远跑回树林里,跟一个人嘀咕了几句,只见那个人点了点头,陆远才放心的来到了穆良奇身边。
穆良奇说道:“走吧,去看看。”朝着田地里走去,陆远紧跟其后。
田地里的庄稼长势不高,也不像后世那么密集,至于为什么后世从来都不缺粮食,还有庄稼为什么长势那么好,全都因为一个人,那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曾有世界媒体公开评论:中国袁隆平凭借一个人,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姓名,全世界都欠他一声谢谢。杂交水稻了出世,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而三国显然没有,就连那些高产的粮食,比如土豆啊之类的也没有,所以一碰到灾荒战乱,饿死的人非常多。
本章完
第205章 贴近民众才是为官之道() 
田地里的庄稼长势虽然不行,但是还是挺多的,穆良奇对着陆远说道:“小心一点,别踩到庄稼。”
“诺!”
穆良奇带着陆远走向不远的一个老者,老者一心农作并未注意到接近的穆良奇和陆远。
穆良奇先是行礼说道:“见过老丈。”老人在真正的知识分子面前都是受到尊重的,而在汉朝这种尊重无疑推到了最大化,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士子们对这句话可谓非常的熟悉。
在汉朝,天子如果巡游各地,接见的不是县令,郡守,以他们的品阶还没办法接触到天子,唯一可以与天子谈话的就是地方三老,地方三老在必要之时还可以上奏直接呈到天子书案上,可见汉朝之时尊老之风甚众。所以即便穆良奇贵为一方别驾,也要先行礼,这是礼仪,即使是曹操也要如此。
老者一听有人喊他,这时才停下动作,看见在他身前行礼的穆良奇,还有身后的一个将军,连忙说道:“敢问先生有何事?”
穆良奇微笑着说道:“老者可有时间我想询问老者二三事。”
老者看了下太阳说道:“有有有。”
随后便走到田埂上坐了下来,穆良奇也很是随意的坐下来,而陆远则继续站着环望四周。
穆良奇问道:“敢问老者今年高寿?”
老者想了想说道:“小老儿今年五十有余了。”
(在这里注意一下,在古代五十多岁真的是高寿了,毕竟古代平均寿命不到三十,乱世更是直降。)
“老人家高寿啊!”穆良奇感慨道,在古代非达官显贵能够活到四十算不错的了,五十多就有些稀少了,连那些贵人都少有。
老者笑道:“这是上天的恩赐,让小老儿苟活到今天。”
穆良奇指着田地里的庄稼问道:“这些都是刚种的吗?”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前几天去县里领的种子,种了下去。”
“我看这长势,应该不能在入冬之前长熟吧。”穆良奇疑问道。毕竟现在没有激素,打个几天,十几天之内就给你结果,那效果,感觉像是小说里的木系魔法。
老者忧郁的叹道:“怎么可能熟呢?以小老儿这几十年的经验,是不太可能了。”
穆良奇追问道:“那还种干嘛?”穆良奇不懂了,既然不能长熟,那还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老者叹道:“不种怎么办呢?空留着田也不是办法啊,还不如种种,这庄稼虽然长不熟,但是在入冬一波雪来临之前,应该还是有点样子的,最起码吃还是没问题的,只是味道十分难受。”
穆良奇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老者,你们冬天就准备这些粮食吗?”
老者指了指旁边的田里,还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