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任何时代都是恒定不变的定律,好在兴善寺乃是佛门重寺,与仁善太子李治的关系也很好。
莫文远进门后就直奔大兴善寺,他走了三年,门口扫地的小沙弥又换了一批,差点就不让他进门了,好在有一翻译僧路过,热切地招呼莫文远,才令他进来。
慧远和尚此时并无大事,在僧寮中整理寺中杂务,莫文远进门后直奔僧寮,令他吃一惊。
“大郎你何时归京的?”
莫文远风尘仆仆道:“今日才归京。”
慧远和尚将他上下打量一通,就知道莫文远怕是才入京城就来找他了,以往他都会在家中歇息一日再来,如此火急火燎,定然有大事,便即刻招呼他坐下道:“大郎有何事?”
莫文远也不客气,他虽说没有剃度,与慧远和尚的感情却很亲密,可说是他最喜爱的弟子,开门见山道:“圣人身体如何?”
慧远和尚叹口气摇摇头道:“怕是不好,若非有灵丹妙药,扭转乾坤之力,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但他们都知道,那些卖长生不老药的都是诓骗人的江湖道士,殷商之后,神仙便不插手凡间权利更迭之事,尤其是帝王家之事,更是不可触碰。
莫文远闻言叹口气,只能道:“那太子性情如何,可关注农事?”
“太子李治性情纯善,对民间疾苦多有关注,然仁厚有余,魄力不足,需人从旁协助引导。”此房间中只有慧远和尚与莫文远两人,故而他所言多为辛秘之语,旁人是绝对不能听见的,“你可有甚事要报予帝王家?”若是没有,为何匆匆归京,又为何询问太子李治之性情。
莫文远道:“我确有事要言,而且此事之要胜过印刷之术。”
慧远和尚闻言,腰板伸直道:“乃是何事。”
莫文远也不避讳,正相反他需要慧远和尚帮他一起出主意,故而便将自己在江南所做之事尽数说出:“我从安南以安的占城得到了一袋种子,乃是稻谷种,此种在江南种植,可一年三到四熟。”
“什么?!”
慧远和尚惊讶道:“三到四熟?”
莫文远道:“没错,而且其产量颇丰,除稻谷口感不好之外,似无甚缺点。”他又道,“听行商所说,此种稻谷还有保持水土,防止洪灾之功效。”
“若此谷得以推广,粮食不足等问题定然有所改善。”
慧远和尚了然点头道:“如此,确实需要圣人帮助。”
莫文远道:“而且不仅推广,我还欲带人往占城去,据说此地之稻谷种类多样,或许能够找到更加优良的品种。”此外,东南亚等地也有些现在中国没有的食物,比如说香蕉,就是后世从东南亚传入的,他想若自己去一趟,说不定能和张骞一般,丰富中国人的餐桌。
此些事情虽不是厨子的原本职责,但他要是能起到推动作用,也是极好的。
慧远和尚道:“此事可为,然不可太过焦急。”他道,“太子心思纯厚,虽对农事无甚兴趣,但若告知于他此事之好处,想来也会组建使团队伍,往占城去。”
“然现在京城风起云涌,正欲变天,还需等局势稳定之后,再议此事。”
莫文远听懂了慧远和尚的潜台词,他们需沉得住气,等待圣人身体康复,或者驾崩,此后再能议此事。
“哎,先等等吧。”
……
京城的气氛不知不觉变得凝重起来,大明宫中的重臣日日绷着一张脸,而下面听见风声的小官也来去匆匆,就怕出事。
官员们如此,平头百姓却无甚感觉的,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店铺中新上的罐头被一抢而空,油浸鱼的美味被众人所知,他们不由交头接耳,夸赞莫文远之功绩,而当事人则在家里,和羊一起带小孩儿。
“咚咚咚——”
“咚咚咚——”
拨浪鼓被敲得左右摇摆,吐泡泡的小孩儿稳稳地坐在羊背上,拍手朝莫文远笑。
大黑羊对小孩儿并无甚慈爱之心,他抬头和小婴儿一起,盯着莫文远看,还裂开羊嘴傻笑,似乎也被拨浪鼓逗到了。
莫文远看他的样子还挺无奈的,刚想让大黑羊正经些,别盯着自己傻笑,就听见门口吵吵嚷嚷。
发生何事?
他将拨浪鼓放在羊的背上,对他道:“带小一会儿他。”就把头从门口伸了出去。
“圣人驾崩了。”
“啊!”
小吏的声音飘进了莫文远的耳朵里。
无论哪个朝代,通知皇帝驾崩的速度都很快,先是官员们被招进宫中,随后传信之人便一层层向下通知,官府衙门,集市乡镇,还有底下的村庄,不出三日,所有人就会知道这一消息。
莫文远听后,叹口气,贞观之年,终究结束了。
……
贞观后的下一个年号是永徽,在李世民离世后,举国哀戚,官员交接。
悲伤而沉重的气氛维持了几个月,百姓们的生活便又回到了寻常节奏。
李治正如同慧远和尚所说,宅心仁厚,并且好研究佛法,在他成为了圣人后,大兴善寺在宗教界的地位并没有下跌,甚至他还有更加倚重此寺庙的意思,偶尔还会找慧远和尚进宫,研讨佛理。
慧远见时候差不多了,便提了一嘴莫文远,李治果然很感兴趣,眼中闪烁着光芒。
“莫大郎,法师说的便是那长安城中,进可降妖除魔,退可烹饪美食的莫大郎。”
李治也是有娱乐活动的,比起看歌舞表演,他更喜欢听故事性很浓的俗讲,平日里没事还会看看传奇,有这些爱好,他对莫文远自然熟悉。
“正是。”
李治感叹道:“自我登基以来,诸多事物,纷繁杂乱,已很久未听说莫大郎之事,既说到此,不免问询发生,他近日做何事?”
慧远和尚微笑道:“大郎已归江南几月有余,近日并未外出降妖除魔,也少钻研新菜。”
“那他做何事。”
“圣人有所不知,大郎近日一头扎进农事中,吃住在城郊,研究种地。”
“哦?”李治闻此言,睁大了眼睛。
……
在慧远和尚的示意下,莫文远给长安城县令送信,言占城稻一事,李治十分重视,此信不日便上他案头。
在封建时代,农业为国家之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有了这样一种可以产量翻倍的稻谷,不被重视都没甚可能,农官带着小吏,奔向城郊的田地,而莫文远早已在此地恭候多时。
容易分辨内容的表格,精准的产量计数,还有稻谷一季成熟需要的时间,种种数值陈列在一起,给农官带来了震撼。
“若此稻能在全国上下推广开,大唐境内,或无灾民。”
莫文远却道:“我尚未到过占城,现只能说此稻很好,却不能断定他们最好。”
农官一愣:“莫大郎的意思是……”
莫文远羞涩笑道:“我听闻占城有六谷,稻之种类尤多,欲往占城去,看那地有甚好物。”
农官将莫文远的话传递给圣人,李治大为感动,自是答应了。
不仅答应了,还试图给莫文远找些队友。
……
大黑羊趁夜翻墙入僧寮。
“咩咩咩咩咩!”
菩萨菩萨,我要与莫小远一同去占城了!
观音菩萨面无表情捂住耳朵,翻个身准备继续睡觉。
“咩咩咩咩咩咩咩!”
菩萨菩萨,莫小远好厉害呀,不仅吃食做得好,农业也略有涉猎,竟然找到一年四熟的稻谷啦!
真不愧是莫小远!
观音菩萨放下捂耳朵的手,一年四熟?
有点意思,神农先前所研究的,不也是稻谷吗?
……
莫文远去见自己的南行伙伴,既是圣人指明,便不会让他一人寒颤地走,寻稻队伍中还有农官等人。
然而等他真见到同行之人却睁大了眼。
孙悟空挥手:“许久不见,莫大郎可好?”
猪八戒露出一抹自认玉树临风的笑容,白龙马与沙和尚站在他们身旁,皆打招呼。
一如既往帅气的俊美僧人唐玄奘道:“阿弥陀佛,南地开化不足,妖魔丛生,此次南行,贫僧与莫大郎同往,沿途传播佛法,普度众生。”
莫文远:“……”
我一定不是去找稻谷的!
我是去占城拍西游记后传的!
第101章
唐玄奘加入南行之队; 实属偶然。
自贞观十九年归京之后,他的生活分外充实; 退则在长安庙宇内翻译经书; 进则扫荡四方妖魔; 还大唐一清明盛世。此外还经常接受其他僧人的邀请,去别的寺庙宣讲佛法; 信徒盈门,来听他讲经之人络绎不绝。
孙悟空和猪八戒他
小说推荐
- 大唐第一庄
- 《大唐第一庄》作者:晨风天堂关于唐代物价查询一些历史资料,也咨询了一些半专业的人士。唐在鼎盛时期的物价,贞观末,开元初。时便宜时,丰收年一斗米(大约十三斤)为五文钱。贞观与开元两个时代,平均的米价为二十文。丝割(中等丝织物)大约为一千五百文。唐时的一匹,没有现代的宽,但也等现代的一半。现代几十米的一
- 最新章:第962章
- 大唐第一家丁
- 《大唐第一家丁》作者:君如意第十三章 该死的忠诚商人逐利,不管是在唐朝还是在后世,这都是一条至理名言,唯一不同的是,在后世逐利的是所有人,而在唐朝逐利的似乎只有商人…至少在唐朝,大部分的贫民百姓更关注的是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得到多少的收入,再根据手头的资金安排自家的生活,商人则是被誉为蝇营狗苟的卑鄙小人
- 最新章:第379章
- 大唐第一女捕
- =书名:大唐第一女捕作者:青阳暖笑文案主人公档案姓名:洛丽霞身份:女捕快性格:沉着冷静爱好:围棋未婚夫:洛阳第一才子李玄清最佳跟班:朱元个人荣誉记录:多次破获疑难案件,例如白鹤观杀人案、外国使节被杀案、神秘信件案等。永徽年间被封为正三品第一女神捕剧情描述: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红妆时代,前有武媚娘血泪宫
- 大唐第一公主
- 作者:北雁南飞正文;第一章 阳光女孩“兰兰,你怎么还没玩够啊,真搞懂你,竟然会喜欢低级的游戏,快走吧,该去吃早饭了”在太原市一个美丽的小区中,一个穿着一身洁白的运动服的秀秀气气漂漂亮亮的女孩,此时正站在小区的篮球场边冲着球场喊道。正在打篮球的人听到后全部转头怒视着她,心说道,什么人竟然敢把篮球称为是
- 最新章:第97章
- 大唐第一相士
- 作者:木寒霏文案:算命先生陈星,惨遭横祸,一朝穿越,来到盛世大唐。拥有“三只眼”的他,该怎么生存下去?神棍“看相,算卦,忽悠人“师父,您肚子微鼓,两颊发黑,最近还是别炼丹了”忍了半个月的袁天罡,实在忍不住,半夜手痒摸进丹房,刚炼到一半,炸炉了“魏公,您心里有火,无处发散,明日最好别出门”不信邪的魏征
- 最新章:第192章
- 大唐第一庄(晨风)
- 作者:晨风天堂 连高中都没有拿到毕业证的现代闲人李元兴穿越了。在悼念没来及见上最后一面的哥哥时穿越了,来到玄武门之变第三天的大唐。李世民长的象死去的哥哥,李元兴却象李世民那未成年就死去的弟弟李元霸。李元兴成为了五郎,李世民的弟弟!就在李世民登基那天,李元兴被封王,继承了秦王的封号。既然来到了大唐,就
- 最新章:第942章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内容简介 良田千倾靠山河,父作高官子登科。儿孙满堂享天年,长生不老总活着 现代草根宅男因为判官的失误,附身大唐太子李承乾 上有千古一帝的老爹,下有万世人镜魏征,前有千古贤后的老妈,后有万世老魔程妖精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是大唐贞观年,而他是这个强大帝国的太子殿下;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纨绔—第
- 最新章:第1435章
- 大唐第一家丁(如意)
- 作者:君如意当穿越落实在自己身上时,贾一才清晰的认识到。主角光环就是个笑话。绝世武功是传说、家财万贯自己挣、娇妻美眷更是不知在哪个丈母娘那养着。混吃等死这个伟大的理想也在得知自己不过是一介家丁后,随之破灭…李世民:贾一,天下银钱流通,近半从你手上过,你怎么看?长孙无忌:贾一,公主垂青于你,你怎么看?
- 最新章:第383章
-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 内容简介:贞观四年,太上皇李渊心中烦闷离家出走…贞观四年,李慕云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捡来一个‘爹’为了试探这位‘活爹’的深浅“爹,我们去当山贼吧“没问题“爹,他们招安我,让我当县令“没问题“爹,他们还让我当刺使“没问题“爹,皇上来了“什么?你让他立刻滚来见我”李慕云觉得,脑袋似乎快要.第一章 路见不
- 最新章:第5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