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杀伐系统》第202章


涂梢砸痪倌孟鲁ぐ病?br />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同意,很多人说他是谨慎,怕魏延兵败。但是请注意,魏延当时只要五千兵马,并不是很多,只是诸葛亮大军的七八分之一左右。用这点兵马来赌关中,实在太合得来了。但是诸葛亮就是不赌,这是谨慎吗?的确是,但是我认为这是追求完美,他不想用任何的冒险办法来夺取胜利。因为就算再谨慎的人,也是可以适当用险的。
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诸葛亮在征讨南中的时候,选择了最慢的攻心计。他不想以后南中再反叛了,这也是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再从他训练士兵上来看,其他两国都没有山地兵,他偏偏训练出来山地兵,而是还是精兵,专门用来在秦岭上作战。他为了对付曹魏的骑兵,创造了八阵图用来克制骑兵,为了让八阵图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发明了元戎弩。为了解决山地运粮不便,他有发明了木牛流马。而且征讨南中的时候,为了解决瘴气的侵害,他发明了武侯行军散。
如果诸葛亮仅仅是谨慎,他根本不会发明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所涉猎的行业太多了。而且还不止这些,据说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发明了馒头(馒头另外一说是张飞入蜀的时候发明的)。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和农民学习了蔓菁的种植方法,蔓菁后来被人称为诸葛菜。还有我们所知道的孔明灯;佧佤族传说诸葛亮教他们建房子、编竹萝;傣族传说当地佛殿顶部是按照诸葛亮的帽子来建造的,并且传说诸葛亮在南征的时候还发明了一种鼓,叫诸葛鼓;还有赤红喷火的木兽、从鲁班锁改良过来了孔明锁、益智用的孔明棋,还有传说地雷也是诸葛亮发明的。
没错,就是现代化的地雷,不过这个传说有点不靠谱,因为这个时候的很难说有火药,就算有也是最初的,能不能爆炸都说不定呢!
再有他治军非常严格,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让赵云、邓芝吸引曹真重兵,结果赵云败退,并且损失不大的情况下依然降了赵云的职。要知道他对赵云很看重,赵云撤退回来军中还有多余的布匹,他甚至让赵云将这些布匹给赵云的部下分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降了赵云的职。
但从这些表现出来的情况,就足以说明诸葛亮不仅仅是谨慎了,他有点吹毛求疵了。如果诸葛亮追求的不是完美,不是绝对的话,他就算不给赵云升官也不会降他的职啊!要知道当时兵败,蜀军需要一个人来提振士气,赵云完全合适啊!
第281章 言传身教变孔明() 
又或者,诸葛亮是想要保护赵云。赵云在蜀国(其实是汉国)的境遇并不是很好,地位低不说,而且没有多少朋友,受到很多人排斥。
这和赵云在巴蜀刚平定的时候给刘备提出来的建议有关系,当时刘备准备将成都的房子、金钱都赏赐给下属,单单诸葛亮在这次封赏当中就得到了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这里面没有房子。那是因为在赵云的建议下,刘备收回了房子,不然诸葛亮得到的赏赐会更加多。
历史是扑朔迷离的,没有人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扑朔迷离,才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完美主义者诸葛亮在接到了张毅给的任务之后,立刻就着手办理。他很精益求精,把张毅交代的每一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但是这不是张毅想要的,接着张毅就开始给他一些特殊的任务,限时任务,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工作。
诸葛亮拿到这些任务之后,发现事情很多,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在限时之内完成。这让他很苦恼,这可怎么办啊?他一开始根本就完成不了,因为他还是习惯尽善尽美。
当时间到了之后,张毅就去找他,看他还没有忙完,就问道:“感觉怎么样?”
诸葛亮叹息了一下,“事情太多了,时间太少了。”
张毅笑着说道:“其实这些事情都很好解决的。”
诸葛亮看着他,张毅拿着那些文书,粗略的看了一下,然后将里面分成两部分,拿着厚厚的那一部分说道:“这些都是一些小事情,你完全可以将它们交给下属的文吏来做。”
诸葛亮说道:“我怕他们做不好。”
“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你说一个采买任务,还需要你自己亲自去吗?”张毅将第一个任务拿下来,按在桌子上,“这份采买笔墨的任务,下面的人采购差不多也就是三千五百钱,你自己去的话,能够节省多少?”
“大概三千钱左右吧!”诸葛亮说道。
“那就是剩下大概五百钱!但是你需要花了掉半个时辰时间。而半个时辰你至少可以完成一个重要的事情,比如这个,全军大采买,这个是关乎数千万钱的大生意,你半个时辰完全可以看出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张毅从那叠小份的文书当中拿出一份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里面有好几个价格都不对。”
“当然不对!”张毅笑着拿过那张纸,然后说道:“这是我假造出来,其中很多都是超出了市价的。如果按照这上面进行,你完全可以帮我节省上千万钱。”
诸葛亮哑然失笑,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主公竟然会假造文书,为的就是给自己一个教训。哪个主公会对自己的臣下这样?这可不是玩弄,而是在培养。一时间,诸葛亮感觉他真的遇到了自己的明主了,在这样的主公手下,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一展所长。
诸葛亮表示受教了,并且表示会做出改变。
张毅听了之后,哈哈笑了一起,能够让诸葛亮折服,这是一个多么让人痛快的一个事情啊!他搂住诸葛亮的肩膀,说道:“今天这些都不忙,我请你喝酒!”
说着他将将桌子上那叠比较重要的文书拿起来,全部撕掉,然后将那些不重要的文书拿起来,直接甩给了文吏。
诸葛亮在后面看的目瞪口呆,什么情况?那些重要的文书竟然全部都是假造的?
张毅哈哈笑起来:“孔明,你觉得我这里会有那么多的军购的任务吗?我这两年都不准备动兵,采购那么多军需品干什么?”
诸葛亮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样。他当时没有这么想过,谁能想到官府文书还能造假啊!这是犯法的好不好?也只有张毅这个主公才会这样任性,竟然造假来教导他。
张毅带着诸葛亮回到家中,两人一边喝酒一边交谈。张毅告诉诸葛亮说道:“这些年我的发展其实很好,如果我真的要攻打曹操,曹操绝对抵挡不住我的大军。但是我并没有直接攻打曹操,你知道为什么吗?”
诸葛亮想了一下,试探的说道:“主公是不想重蹈汉室覆辙吧?”
张毅欣慰的笑了起来,“你还是第一个看出来的人。”
“你知道为什么汉室会出现中断吗?真的只是因为王莽吗?”张毅自问自答:“王莽只是一个代表,他代表的就是世家。你也是世家的一份子,应该知道世家的能量太过于巨大了,而且已经严重的挑衅道了皇权。你看看自光武中兴以来,朝廷绝大多数都是在世家的把控当中,很多外戚都是出自世家,只有宦官当政的时候才算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上。”
诸葛亮想了想,点点头。还真没有人从这方面考虑过朝堂上的事情,但是张毅说的全部都是实情。
张毅继续说道:“朝堂上的争权夺利其实影响不大,因为对于百姓来说,上面谁当官都一样,都离他们很远。但是世家在各地的所作所为就不行了,其他的先不说,单说一项兼并土地,就让各地不宁了。那些失去土地的人们怎么生活?只能揭竿而起,就算没有张角也会有王角、李角。”
“黄巾之乱只是一个开始,之后各地叛乱不断。朝廷让各地拥有兵权是必然之事,因为要朝廷不断出兵平乱根本不现实,大军一动就是黄金万两,就算灵帝每年都将所有的官职都卖一遍,也添补不上这个窟窿。”
“如果不能解决世家的问题,我就算当了皇帝也不过是让后世子孙重蹈覆辙而已,这样的王朝我张毅不要也罢!”
诸葛亮对张毅的话震撼到了,张毅话中虽然有一些大逆不道,但是却说得坦荡。有一个坦荡的主公,总比有一个君威难测的主公要好的多。
张毅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啊!我对你非常欣赏,你是一个天才。但是全会不如专精,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需要用有限的精力来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