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纵横四海》第709章


一些比较红的姑娘,在鸨母那里有了面子,就可以自己租个宅子,住在外面。有的有了积蓄,甚至自己还能买个宅子。
当然,为了生意方便,她们也不会住的太远。
玉华楼的碧玉姑娘,自己就在玉华楼的后面,买了个宅子。
今天城里打仗,到处兵荒马乱的。各个妓馆都停业了。所以碧玉姑娘也就没到妓馆里去,而是在家里呆着。
一阵敲门声,碧玉姑娘出来开了门,就见一队军人站在了门前。
最前面的一个人,碧玉认识,正是此前经常在地面上见到的中城兵马司指挥使裘良。
“哟,这不是裘指挥使嘛,可是好久没见了,听说你不当指挥使了,到哪里发财去了?”
“没去发财,只是到了我的朋友那里去,给朋友效力去了。”
“能叫裘指挥使效力的人,想必不是简单的人物。”
“碧玉姑娘果然有眼光,我这位朋友确实不是个简单人物。”
“是谁啊,能不能给我引荐一下,照顾一下我的生意啊?”
“可以啊,我的朋友就是当今名闻天下的贾珉贾怀远。”
“就是写了沁园春?雪的那位贾怀远?那可高攀不起。”
“怀远你是高攀不起,不过,孙同仁你还是高攀得起的。”
“孙同仁?从来没听说过。”
碧玉的脸色变了。
“碧玉姑娘胆子倒是不小,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敢窝藏孙同仁,他究竟给了你多少钱啊?这个钱可不好赚。”
“裘指挥使,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看来碧玉姑娘是执迷不悟了,进去,搜!”
裘良一挥手,马尚德带着十几个光复军士兵,冲进了屋子。
过了十来分钟,屋里一阵骚动。没一会儿,士兵们押着一个人出来。
“这不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军统领,九门提督孙同仁大人么?外面这么乱,孙大人竟然还有心思在这里依红偎绿,眠花宿柳,可真是好雅兴啊。”
“裘良,你休要得意,早晚找你算账。”
“孙同仁,你等下辈子吧。”
孙同仁被押走了,马尚德走了一段,又转了回来,来到目瞪口呆的碧玉面前。
“你是新来的吧?你可能不认识我,我以前也是玉华楼的常客啊。”
“这位爷,你是哪位啊,一看你就是个大英雄,以后可要照顾我的生意啊。”
马尚德上上下下地看了碧玉一下,挺直了腰板。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马尚德说完,
第0621章 只对你自己不薄() 
帝都西南的周易县,是大德皇家陵墓所在地。
一百多年来,大德的历代皇帝和主要皇室成员,都安葬在那里。
那里是一片山清水秀之地,贾雨村最为信赖的一个朋友童知县,如今就是周易县的知县。
童知县是周易本地人,童家是当地的大户,在周易很有势力。
贾雨村此行的目标,就是去投奔童知县。在那里先躲过风头。
虽然现在已经属于逃难了,但是,贾雨村并没有绝望。
他是在官场起起伏伏的人,以前也不是没有倒霉的时候。当初最倒霉的时候,连现在都不如。
那个时候连路费都没有,吃穿都成问题。只好寄居在寺院里,靠卖诗文为生。
也就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现在的夫人娇杏。
那个时候,娇杏还是甄士隐家的丫鬟,后来甄士隐主动给他拿钱,资助他到帝都赶考。
“是龙总会飞起来的,如今只是潜龙勿用而已。”
贾雨村在心里暗暗地鼓励自己。
现在已经是初夏,天气渐渐热了。贾雨村推开了窗子,看着远处的景色。
这里是帝都西南的良乡,已经远离了帝都市区。虽然这里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市镇,但是帝都的战乱,对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傍晚的街道上,不时有行人匆匆而过,是这里的气氛,还是一片安宁。
跟大多数客栈一样,这家客栈也有一个既平常又吉利的名字:平安客栈。
师爷和两个随从进来,后面跟着客栈的掌柜和一个小二儿,手里拎着食盒,里面装满了酒菜。
掌柜和小二儿很快就摆好了酒菜。
“这位客官,还需要什么就尽管说,便是店里没有,现去买也很快的。”
“好了,这些就够了,掌柜的,你这家店不错。”
“那是自然了,以往凡是有些身份的人,到了这里,都是在我这里住的。当初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王大人,就曾经在我这里住过。”
掌柜的语气就有些炫耀。
一听说王子腾,贾雨村心里就有些膈应,不过,现在他也不好说什么。
哼,就凭你这句话,若是在往日,本官就把你送进顺天府大牢里去了。
“好了,你下去吧,若是有事就再叫你。”
贾雨村挥挥手,掌柜的退出。
“你们几个也坐下来一起吃酒吧。”
“大人,属下不敢。”
“不要叫大人,也不要自称属下,如今我也不是官,以后就叫我先生吧。今后,我们还要同甘苦共患难。就不用讲那些虚礼了。”
贾雨村自然喜欢别人叫他大人,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今后自己还需要这几个人帮着自己呢。
三人推辞了一下,贾雨村假装生气,几人这才坐下一起吃酒。
“师爷,你对今后的时局有何看法?”
“大人,哦,贾先生,如今天顺朝廷大势已去。先生此时暂避一时,实为明智之举。只要过些时日,先生又将大展宏图。”
“哦?为何如此说?”
“一年之内,两次改朝换代。朝中大臣杀的杀,罢的罢,废的废、免的免,德才兼备者,十个里去了七八个。将来便是长安和贾珉坐了天下,也是需要有人辅佐他们的,这是其一。”
“其二,将来天下稳定了,为了收拾人心,新皇难免要赦免天下,到时候,或许就不追究先生了。”
“其三,将来的朝中大臣,总会有几个是先生说得上话的。到时候去见见他们,送上些礼物,他们或许就会为先生在新皇那里求情,重新启用先生。只要先生再入官场,以先生的才德,必将平步青云。”
“嗯,不错,借你吉言,来,喝上一杯。”
师爷这番话,正中贾雨村心怀,这也正是他的打算。
“最后,事情再不济,先生也可南下,手里有了本钱,做些生意,便是不成富商巨贾,也是小康之家。”
师爷的一番分析,让贾雨村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
今日虽然一时受挫,但自己手里有三十多万两银子,又有三个忠心的部属,这就是今后东山再起的资本。
比起往日穷困潦倒的境地,还是要好上许多。只要躲过了眼下的风头,将来贾珉一回到北海,就是自己东山再起之时。
第二天吃过了早饭,一行四人就起程,向周易县赶去。
午时初刻,到了芒丘山。
这里比较荒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几里没有人烟。山里更是一片寂静,从上山到山顶,走了半个多时辰,也没见到一个人影。
“就在这里歇息吧,吃了晌饭再走。”
贾雨村下马,走到一棵大树的阴凉下,在一块大石上坐下。
师爷和两个随从过来,围住了贾雨村,却不见拿出食物出来,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怎么还不拿出东西来,吃了好赶路。”
贾雨村催促道。
“贾雨村,你就如此急着上路么?其实,做个饿死鬼上路,也是无妨的。”
一向恭敬有加的师爷,冷冷地看着贾雨村,脸上满是嘲笑。
“师爷,你这是何意?”
“哼,贾雨村,你还不明白么?”
“难道你们起了坏心,想谋财害命?”
“贾雨村,你说对了,我们几个就是想要你的命。”
“师爷,我一向对你们不薄,为何如此无情无义?哼,你们以为我如今落难,就想落井下石?难道你们就没想想,将来我东山再起之时,你们跟我共享荣华富贵么?”
“哈哈哈,贾雨村,你对我们不薄?跟了你这么多年,我早就把你看透了。在这个世上,你能对谁不薄?你只对你自己不薄。”
“放肆,竟敢如此羞辱我。”
“我羞辱你?当初薛蟠打死冯渊,你要捉拿薛蟠,还是那个门子提醒你,叫你不要得罪薛家。最后你怎么对待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