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纵横四海》第671章


陈法堂急忙把小妾推醒。
“啊,你的头发怎么了?”
小妾一下子就发现了陈法堂的异常。
“别说我,看看你的头发,也没了。”
陈法堂说着,爬起来拿过镜子,自己照了照,又递给了小妾。
“天哪,难道是鬼剃头了?这是什么?”
小妾从床边拿起了一张纸,递给了陈法堂。
陈法堂一看,不仅浑身就抖了起来。
“北海志愿军,北海志愿军,简直是欺人太甚,竟敢摸到我的家里来了。”
“老爷,你是说,北海反贼昨晚上进来了?”
“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就是他们把我们的头发给剃了。”
“世翁,世翁,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师爷不顾礼节地闯了进来。
“世翁,你们的头发?”
师爷也愣住了。
“你看看这个。”
陈法堂把那张纸递给了师爷。
师爷看了,也把几张纸递给了陈法堂。
“这是在街上捡到的,昨天一夜之间,满城都是这些告示。”
“这帮反贼也太嚣张了。”
“世翁,还有更坏的消息。”
“什么消息?”
“昨晚上,盛京将军在街上被刺身亡,郝典史、新民知县、李参将、赵参将等十二人,都被刺身亡。”
“哼,看来他们对本官还手下留情了,以为这样就能吓倒本官么?”
“我先出去一下,在外面等候,世翁梳洗一番后再议。”
“也好,我一会儿就妥。”
师爷一早就出去查证消息,也没来得及吃饭,就跟着陈法堂一边吃饭,一边议事。
“从昨天宁古塔将军兵败开始,城里就惊惶不安。今天一大早,就有不少百姓逃出城去,试图躲避战乱。”
“逃?他们能逃到哪里去?”
“西边有许多民房,都被骠骑营拆了烧火,百姓流离失所,也有不少到了城里。如今城里米价开始上涨,奸商开始囤积居奇。”
“那些武官们,也人心浮动,都说自己不是北海反贼的对手。昨天从山海关过来的归顺军,有五百多兵卒哗变,要求给付军饷。军饷没给,他们就抢了粮草出城,说是投奔北海反贼。”
“昨天夜里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如今到处人心惶惶。更有许多人,说要献城投降。”
“唉,这个韩天魁,也真是不中用。七万人马,竟然一战既溃。都怪宋宽,净出馊主意。”
净出馊主意?当初你不也是极力赞同宋宽,说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么?
“韩天魁兵败,也情有可原。北海反贼人多势众,火器精良,又骁勇善战,加上鞑靼蛮族助纣为虐,那贾珉又善于用兵,所以才落败。”
“可恨宋宽,他到这里指手画脚一通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烂摊子,如今可如何是好?”
“世翁是该想想后路了。”
“唉,师爷,我又何尝没有想过呢?只是前番归顺了朝廷,如今难道又要反叛?便是人家接纳了我?如今是兵临城下,被逼无奈,将来也不会招人待见。”
“世翁若是不归顺,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弃城逃离,二是死战到底。”
“天下之大,又有哪里可以容身?死战到底,似乎又有所不值。盛京一下,北海反贼直入帝都,就指日可待了。罢了,就等上些时日再说吧。”
两人商议了半天,到底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第0583章 想的太简单了() 
前天晚上一夜大雪之后,从昨天开始,天就放晴了。
虽然天气已经回暖,但是关向屯周边大地的雪,还没有化开,远远看去,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这一场雪,下的比较厚。随着今后天气越来越冷,这些雪将留存下来,越积越厚,直到明年开春,才会渐渐融化。
贾珉、塔玛拉、妙玉、刘成、戴植等人,正在关向屯村外等候,他们等待的,自然就是北静王水溶和季大学士几人了。
贾珉跟北静王没有多少交往,唯一一次相处时间比较长的,就是那年到宫里参加千人宴的那一次。
想起那一次千人宴,贾珉不禁有些伤感。
就是在那一回,他在宫里跟姐姐贾元春短暂地见过一次面。此后就连贾府修盖了省亲别院和大观园,姐姐回府省亲,贾珉都不在家,跟姐姐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中,贾珉最为尊重的,就是姐姐贾元春和舅舅王子腾。
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地位,更是因为两人为人都比较正派,做事比较公正。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两人都为了家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也正是因为在他们两人的影响和感召下,贾珉对于贾府以及其他人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从以前的参与宅斗,到后来的自己到北海单干,在这背后,其实是有着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在驱使着他,那就是责任。
这种责任感,往小了说,是让自己心安理得,承担起家族的责任。大一点儿的,就是对当初一直跟随着他的人的一种责任。
这些人,包括平儿、妙玉、晴雯、沈冰衣、风花、雪月、焦利、宁儿、南儿、刘成、戴植、方秀才,丛秀才、杨林等,当然,还包括冯紫英等府兵团的那些人。
现在,这些责任里面,又加上了北海的那些人,那片土地。
季大学士,则是贾珉一直比较尊重的人。
正是他当初把野渡居租给了贾珉,才使得贾珉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实际上,贾珉也正是从野渡居起家,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戴权则一直算是贾珉的好友了。即使戴权在权势熏天,贾珉被元亨天子打压的时候,两人的关系也一直不错。
所以,贾珉得到他们几人今天要来的消息,还是很高兴的。
这也是他亲自到村头出来迎接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几个人的到来,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那是某种具有政治意味的意义。只是出了贾珉之外,一般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所以,如果仅仅把这几个人的到来,视为是几个落难之人前来投奔,目光就未免有些太短浅了。
远远地,一列队伍出现了。那就是长安和陈也青第三旅的部队了。
两匹马狂奔着,将大部队甩在了后面。
没多一会儿,两骑就到了村头。马上翻下了两个人,正是刘福山和南儿。
“珉长官,刘福山前来报到。”
刘福山整理了一下衣服,非常正经的行了一个军礼。话刚说完,眼泪就流了出来。
“四爷,南儿也来了,这回来了,就跟着四爷,再也不走了。”
南儿说着,就要跪下磕头。
贾珉急忙扶住,阻止了南儿。
“好了,不要磕头了。好好好,南儿来了就好,我一直都在惦记着你呢。”
南儿属于最早跟随贾珉的人,跟焦利和平儿是同一期的,属于贾珉最早的班底。在当初创业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
贾珉对于南儿和宁儿等人,有着很深的感情。
“平儿姐姐呢?”
“她和风花、雪月,宁儿他们都在北海,没来这里。你焦大哥在高丽公干,过些日子回来,你就能见到他了。去见见刘成大哥吧。”
“南儿,怎么眼里就只有珉长官,把我都忘了?”
“刘大哥,我自然不会忘了你。”
南儿就跟刘成聊了起来。
贾珉这时候,才有功夫关注刘福山。
“刘福山,不是说你留在第四旅那里了么?”
“嘿嘿,珉长官,不好意思,想来想去,我还是到这里来了。”
“好,来就来吧。张德财他们还好么?”
“好倒是还好,就是总盼着珉长官能回去。再就是他总是抱怨。”
“哦,张班长抱怨什么?”
“他一天总是说,他也是府兵团第一批老人儿了,那个时候他就是班长了。如今有多少新人都比他官儿大了,他如今还是班长,总是叫他看摊儿,都没正经地打过一仗,还能算是府兵团的人么?”
“哈哈哈,这个张德财,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好了,以后有的是仗给他打,想当官儿,还不容易,以后就给他个官儿做。妙玉,刘福山以后就归你了。”
“刘福山见过妙玉姑娘。”
“嘿嘿,刘福山,到我这里我倒是欢迎,不过,要从新兵做起。另外,以后不准叫妙玉姑娘,要叫连长。”
“连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