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明天下》第91章


“好了,开支情况对账房先生说。我昨晚想起两个法子,说给你听。你听好了……”
“嗯嗯,我认真听,苏大人,您说!”
“好!这样,你用这精铁打造枪管时,内膛里面均匀的刻划上凹凸的竖向旋转的条纹,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膛线吧!
弹药呢,直径不要小于膛内径。这样的枪膛射出去的弹药,应该比以前的距离要远,准确度也会大幅提高!你觉得呢?”
路易斯听完没说话,眉目紧缩,不断的独自嘟囔:
第105章 点火时间() 
“膛线,膛线……
顺势轨道发射……
使弹药有了旋转发射的力量……距离……准确度……
天呐!太棒了!太棒了,苏大人,你是得到了上帝的暗示吗?我怎么没想到?!”
路易斯兴奋的语无伦次。
“简直是火器的一次历史性革命!”
……
“呵呵……好了,你尽快去按照我的这个想法去打造,要求一点,就是要快!……”
这哪里会是我想到的呢?呵呵!苏荣心里苦笑。
“等等,还有鸟铳的点火时间……”
苏荣想起点火绳点火太费事,把昨晚想到的办法欲告诉路易斯。没想到路易斯却抢先道:
“苏大人,关于缩短鸟铳的点火时间,我昨晚想起了个好主意!
我打算把鸟铳枪的点火绳去掉,换成打火石,用扳机加弹簧碰撞点火石,蹦出火星就可以点燃火药,弹药就会靠压力发射。这样既可以缩短点火时间,又可以做到发射简单方便……”
路易斯说完做了一个调皮的鬼脸,得意的看着苏荣,等着他的表扬。
“哇!厉害呀!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苏荣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因为有前世记忆,想到后世的枪支,才想到用打火石点火。
而这个来自西欧的路易斯,却在四百多年前的现在,想到用火石的火星来取代点火绳,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力!
的确厉害!
“好个路易斯!果然聪明,就按照你说的办!我再多给你配几个工匠打下手,赶紧造出几杆来试试,成功了你就立了大功,有重赏!再说一遍,越快越好!今天宁波一战,就是因为咱的火器低人一等,大明军队吃了大亏。所以,一个字,快!”
“好嘞!苏大人,我现在就去。打造出来,先拿来让大人试用,看看效果威力如何!”
得到苏荣的肯定,路易斯爽快的答道。
打发走路易斯,苏荣心里稍微放松了一口气。
妈的,等我们造出更先进的火器,看怎么收拾你们这些狗日的!苏荣心里解恨的骂到。
因为白天宁波战事的轻敌,造成伤亡较大。所以,苏荣晚上也没回家,直接就地躺在营地大堂,这样可以随时听从各地战报,以便快速做出指示命令。
第二天,传来的基本都是喜讯。
福建宁德、福州两地的战果是,伤亡均不足三十人,大部分歼灭倭寇,剩下的已经狼狈逃窜,估计近期不敢再来了。
温州最新战况,出师大捷!他们已经胜利班师回朝,正在往回赶的路上。
苏荣多少有点担心宁波方向的战况,虽然兵力、火器已经多于对方三倍。
好在坏消息没传来。临近中午,宁波探子来报,倭寇死亡严重,残兵败将已经逃离宁波府,朱钰,陈子銮,童子明已经开始命令打扫战场,下午即可收兵返回台州府。
……
这下,苏荣完全放下心来。
他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就地躺在大堂隔壁的厢房里。毕竟昨晚没敢合眼,睡也睡不好,所以索性直接没有睡。
但苏荣觉多,昨晚因顾念前方战况精神绷紧。如今各地战况喜讯传来,他放松了身心,瞬间感觉自己困的要命,不一会,便鼾声大起。
苏荣从下午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这下,把耽误的觉给彻底补足了。
苏荣起身边洗漱,边听军兵汇报。
出兵温州的艾铮所部,昨天下午已经回到营地,现在正在休整。
朱钰,陈子銮,童子明,出兵宁波的三千人,昨晚刚到营地,也在休整。
王如龙,陈大成的两千人,昨晚也已经从福州、宁德两地出发返回。现在已经离营地还有几十里……
“公子,此次各地的抗倭行动,我们大获全胜,浙东铁卫名声更加大振!各地百姓、富甲豪绅要来台州,不但对您致谢,还打算犒赏我们浙东铁卫呢!
有的送来食品、布匹,有的送来丝绸,甚至还有银子等捐资呢!”
雷仲海脸上如开了花一样的高兴。
“呵呵……真心为百姓办事,就会得到拥戴,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传令下去,能不来的尽量不要让他们来了,劳民伤财。我们打仗抗倭是本职工作,应该的。再说百姓不容易,富甲豪绅虽然有钱,但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也不容易……
富甲豪绅……富甲豪绅……
对了,王公子……”
苏荣说到富甲豪绅时,忽然想起王蕴寒的事。因为宁波战事有变,没顾得上考虑她。
那天她虽然满不在乎,但凭直觉告诉自己,王蕴寒应该遇到麻烦了。但她天生孤傲好强,在苏荣面前绝对不会示弱……
“雷兄,快,带一部分人跟我去王公子那里……不,是陈掌柜的的织坊!”
“陈掌柜?就是上次给我们捐资的那个陈掌柜?”
“对!”
“好嘞!我现在就去准备,马上出发!”雷仲海回应道。
“等等,我换一身衣服,便装过去。”
苏荣心想,王蕴寒天生自傲,我若身着官服带兵到王家作坊,自己虽是一番好意之心出手相助,却怕她误解我有炫耀之举。不如自己先以布衣身份去打探个究竟。
苏荣吩咐韩钦和雷仲海,带着部分浙东铁卫军兵尾随自己,但要拉开距离。
经过上次雷仲海暗地打探,这个王蕴寒在台州的家族产业,有个丝绸针织作坊,位于台州府西北方向,名义上由陈掌柜负责。
浙东铁卫营地位于台州府东北方向,去王蕴寒的作坊,直接西去即可。
不一会,苏荣等人已经到达作坊。这里处在城乡结合部的郊区,既有乡下耕地的泥土气味,又有临近台州府城若隐若现的喧嚣。不得不说,这个规模颇大的作坊,有着后世现代企业的影子。地处郊区,人工、厂房成本较低,又临近台州府城,道路顺畅、货运运输方便。
韩钦和雷仲海带着几百名浙东铁卫,在作坊不远的地方暗地里隐藏。苏荣自己只带着一个便衣营兵,两人来到大门前。
几个家丁把他们叫住。
苏荣说出自己名字,要见陈掌柜,麻烦通报。
不一会,大门被敞开,陈掌柜亲自出门迎接。
他自然认得苏荣,寒暄几句后领着他进入作坊院落。
明代叫作坊,其实就是现在的工厂,而王蕴寒的这个工厂,规模真的不小。
整个院落东西目测近千丈,南北近五百丈,内有百余间宽敞厢房,大部分打通形成犹如现在的厂房。里面有一千多人在做工,还有一部分人进进出出搬运材料及成品。
第106章 小人得志() 
“陈掌柜,可否给我说说,这作坊产量如何?大明其他地方丝绸产地呢?这个行当前景如何?”
因自家铺子也经营丝绸针织品,所以苏荣对作坊感兴趣起来。
陈掌柜见苏荣对作坊颇有好奇,便夸夸其谈对他聊了起来:
“苏大人,其实,在我们大明开朝以来,民营的丝绸业大为发展。现在著名的丝绸产地有苏州、南京、杭州、嘉兴、潞安洲、成都、广州、福州等地,各地织绸作坊雇佣的工人都达到几千到几万人。这些地方出产的织绵、纱罗、丝绒、丝缎、潞绸、妆花等,畅销大明内外。
当然,官府也设有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著名的有“江南三织造”。即设在南直隶、苏州、杭州三地的织造衙门,主要生产专供京师皇室使用的各式丝绸。但在大明整个丝绸生产的比重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了。”
陈掌柜说到这里,得意的停顿下,接着道:
“我们大掌柜家的产业,在江南江北均有。其中丝绸针织是众多业务中的其中一项,南直隶,浙闽、湖广等地都有产业作坊等,成品销往大明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司,以及西域和南、西洋……丝绸针织产量占整个江南的接近三成……”
“这么多?厉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