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106章


“你就是欠收拾。”萧隽帮她擦完背,自己脱了衣服,说道:“反正没人来,我也下去洗洗。”
刚下水洗了会,乌日娜像条鱼似的一个猛子扎到他脚下,双手抓住他的脚踝不停的向上攀援。萧隽扭住她的耳朵,乌日娜放开了手,一下从水里冒出来,搂着他的脖子,两条腿缠上了他的腰。
萧隽开荤之后,久不食肉味,正是干柴烈火之时,那里经得住如此挑逗,顺势半推半就的做在一起。
俞敏开始还以为他俩在打闹戏水,后来发现异样,这两人就在她面前苟且起来,恨恨的骂了句:
“狗男女,真是一对狗男女。”
“挠痒啰,好爽啊。”乌日娜挑衅似的冲着俞敏喊着。
回到帐篷,乌日娜当仁不让的占据了熊皮垫褥的一半位置。而俞敏则龟缩在地毯的角落里,半是嫉妒半是羞惭,又有一些心有不甘。
刚睡下,萧隽走过来,将她拦腰抱起,放在熊皮垫褥上,三人挤在一起。俞敏半推半就完成了从少女到女人的过程。
“这可如何是好,长公主临走时特别交代过,让我保持处子之身。以后见着她会被她识破的。”
俞敏一脸的忧愁。
“那你可是监守自盗啦。”萧隽调笑着。“想那么多干嘛,车到山前必有路。”说着,手又开始抚弄。
“初经人事,疼的很,你找她去吧。”俞敏抗拒着。
乌日娜早在一边饥渴难耐,就等着这句话。二话不说,便杀上阵来。
从此,三人开启了三国大战时代。时而孙刘联盟对抗魏国,时而魏蜀联盟抵抗吴国,战争结局往往是萧隽、乌日娜战成平手。乌日娜屡败屡战,从不求饶,而俞敏则经常一败涂地,溃不成军,白旗屡屡高举。
向西行进,一路上部落越来越少,往往四五天都碰不上一个部落。这一天,萧隽看见前方有一雄伟绵长的山脉,指着那山说:“我们以山为界,到达那座山后,便回军到河西走廊。”
当下下午便又碰上一个部落,看那装扮、长相跟匈奴人全然不一样。
萧隽便让人抓来一个牧羊人,一问,那牧羊人竟会说一口的汉话,还是河西走廊一带的口音。
他自称是大月氏人,父辈是从河西走廊迁徙到西域的。此地是乌孙国领土,那座山便是阿尔泰山。
萧隽听了,与俞敏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他们一行人已经打到西域来了。
那牧人说,我们族人都是汉人后裔,都说汉话,欢迎你们到族里做客,我们族长要是知道你们是来自天朝的大军,一定会盛情款待你们的。
那牧人回去通报消息,萧隽陷于了沉思。
也不知道朱先生、萧志这班人到了西域没有,商道开辟的怎么样?既然到了西域,且实地考察一番。至少要得到他们确切的消息。
“你不会想着就凭我们这一千多人把西域三十六国统一了吧?”
俞敏看见萧隽在沉思,故意戏谑的问。
“你这是个好主意。我们把西域三十六国统一起来,然后总体并入我们帝国。你猜,皇上会不会封我一个异性王?”萧隽一本正经的答道。
“我同意,你在西域为王,建个王宫,册封我为王后,乌日娜封个王妃。这样,我就不怕再见到长公主了。”
“凭什么你当王后,我当王妃。我胸比你大,体力比你好,应该是我当王后。”
乌日娜愤愤不平。
“你识字么?再说你见过哪位王后是嫁过人的二手货?按道理,你只能是个陪房丫头,偶尔拿来抵挡一阵的。”
现在,俞敏经常拿乌日娜已婚妇人的事实来攻击她,这才她常常哑口无言。
“你!好,你等着,看我晚上不帮他收拾你。”
这时候的萧隽常常乐呵呵的在一边看她二人相斗,就如三国时的魏国,看着孙刘两家大打出手。
本章完
第111章 乌孙国的大小昆莫() 
“萧将军,容我将乌孙国的历史介绍一遍。”
族长杜威在他的庭帐内大宴宾客。
杜威已经六十余岁,原本是酒泉郡下杜氏家族的一个旁支。有一年匈奴人攻破了阳关,洗劫了他们村子。杜威就带着村里五百余杜氏族人向西迁徙,沿途又不断的收容难民,形成了一支几千人的汉人队伍。
他们一路转战,俘虏了一批各民族的奴隶分配到各家庭,后来便到了乌孙国定居下来。
最终形成了一个汉族人为主的部落,分为三个牧区,总人数近两万人。这里汉化的汉族人占了八成,还有两成是回纥人和掳掠来的奴隶。
杜威的庭帐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房子,也不是毡房。而是夯土的基座,上面是厚厚的毡包。他将萧隽军里哨长以上的军官请到了庭帐,宰杀了三头羊,配上马奶酒款待他们。
乌孙国的面积很大,它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的。大的部落有六七万人,小的只有千余人,分散在各个牧场上。它的都城在赤谷城,离此地尚有千余里。
自汉朝起,汉家朝廷就与乌孙联姻,先后有好几位刘姓宗亲子女远嫁乌孙,同时也与匈奴人和亲。匈奴人的公主称为左夫人,而汉家女儿称为右夫人。
乌孙是以左为尊的国家。
这就是乌孙人处在汉庭和匈奴人夹击中所采取的态度。汉庭隔的远,中间隔着广袤的戈壁、沙漠,而匈奴人就在他们东北面,说不定哪天就打过来了。
所以,昆莫王死后,立下了大小昆莫王共同治政的规矩。大昆莫是左夫人所生,有匈奴血统;小昆莫为右夫人所生,有汉家血统。
乌孙国内有四成人口是塞人,古欧罗巴人种,金发碧眼是最明显的外部特征;还有四成是回纥人,介于汉人与蒙古人、阿拉伯人人种之间;剩下的两成才是汉人和其它人种。
塞人和回纥人的大半支持大昆莫,主张与匈奴交好。汉人部落则和一小部分回纥部落支持小昆莫,主张投靠汉家。
大小昆莫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大昆莫野心勃勃,梦想着一统乌孙,成为唯一的昆莫王。整合好了乌孙国内的资源后,再向西域其他国家扩张。
小昆莫大半时间都住在各部落,每年只有一两个月呆在赤谷城。他为人低调,从不干涉兄长主持的国事,给众人留下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形象。
小昆莫曾经屡屡秘密遣使去天朝上国,可汉家皇帝一直没有实质性的举动。设在轮台的西域都护府兵力不足,空有一个衙门架子,基本已名存实亡。
萧隽一直在默默的听杜威的介绍,他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明白。他是在为小昆莫向他求助,希望能得到自己的支持。
他不敢贸然答应。自己手下就是千余人,支持小昆莫的部族加起来能出动的兵力不过两万人。而推算下来,大昆莫至少可以动员七万以上的人马。
兵力悬殊太大了!
再说,小昆莫虽然有汉族血统,但他还是塞族人种。现在因为弱势不得已才向汉家朝廷求救,一旦助他上位,掌握了实权,他会不会倒向匈奴人?
朝廷对待西域各国采取的是什么政策,自己代表的可是朝廷的态度。
很可能会演变成自己火中取粟的结局。
还有个问题关键是汉族人太少,即使夺权成功,将汉人扶植上位,可靠不足两成的汉人去统治八成的塞人和回纥人,他们也统治不了。
可萧隽不能容忍的是大昆莫倒向匈奴人,这对他的西域商道开拓计划是个极大的障碍。
乌孙国挡住了从轮台往西的主要通道,如鲠在喉!
倒是可以想办法刺杀大昆莫,可是那极有可能会造成乌孙国的内乱,最后的局面会变成不可控。
“萧将军如果能说动朝廷派出五万大军,以助小昆莫上位,小昆莫当对汉家朝廷称臣,年年岁贡。小昆莫也愿意为萧将军奉上黄金万两、骏马千匹。”
杜威见萧隽半天不言语,干脆直接点破了自己的目的。看来这杜威也是小昆莫权力中的核心人物,这个承诺事先与小昆莫早已商量过。
出动五万大军?那得把嘉峪关、玉门关、阳关三处边军全体出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再说遣使称臣上贡,除了名义上好听,朝廷每年的赏赐远远高于贡品,这是得了面子失了里子的事。
“老昆莫在世之时,与匈奴关系如何?”
萧隽终于开口了。
“关系时好时坏。匈奴人有时也会劫掠乌孙、车师等国,曾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