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风飞扬》第254章


可一定要收下哟。”乌有德收回手串,大度地说道。
因杨凌与阿棠就在乌有德的饯行晚宴上定了亲,两人倒不便单独相处了。待到夜深宴席散罢,阿棠便和她的一群姐妹返回前院了。
杨凌辞别乌有德,回到自己的宿房,摸了摸滚烫发热的脑袋,不知因为感到得意,还是觉得太过不可思议,竟“扑哧”一声笑了。
这一晚,杨凌兴奋地整夜未眠,躺在床上,脑子里像过电影似地把自己穿越这两年来的经历过了一遍又一遍:
他因为一场夏日的暴雨冲塌了所在城市的一段路面,离奇地掉进道路塌方的洞中,穿越回一千多年前的隋朝,成了一名在关外飞狐驿替人放羊的驿隶,之后又莫名其妙地卷进了驿长阴行功贪腐一案,被阴行功支走,调往江南当差。
在岭南谷窿驿,因为主动到驿站伙房帮厨,使他无意当中仿效着穿越前自家面馆牛师傅抻制拉面的手法学会了煮制汤饼,并在初次前往石龙郡城打探军情的过程中结识了小六,也就是今晚已与自己定亲的阿棠
之后,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就会被晋王府的李靖相中,逼诱他加入了专门对付南陈秘密谍报机关“雁巢”的隐秘组织“鹰窠”,又在建康灵谷寺外救下了被毛球一伙地痞逼债的顾沁儿,对她一见衷情,自此,便陷入了长达两年的单相思之中。
他本有与这一世的养母娄氏合开一间汤饼馆,继续穿越前的理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奋斗,最终成为像张伯和那样成功商人的打算,却没想到遇到了唐介休这样的奇葩人物,为了笼络自己入伙,竟不惜唆使他人放火烧掉了他们母子最初开设在平陵的“羊羊羊”汤饼馆。
后来在才出仕的署理平陵县令房乔的帮助和斡旋下,逼使唐介休把建康的“升和汤饼馆”赔给了自己。然而,还没等到“羊羊羊”汤饼馆开张营业,就发生了顾沁儿被疑作是朝廷反叛,流放到岭南雷州的事件,自己为了能跟随她一同前往雷州,答应李靖到交州劝说叛军首领李佛子。
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李靖之所以设局诱使自己南下雷州,其真正用意却是在逼迫早已进入他们视线的嫌疑人——自己的养母娄氏主动现出原形,投奔叛军,进而达到离间李佛子与以商氏兄弟为代表的“雁巢”残部的目的。
李靖的所谓二佛相争之计最终倒是成功了,可不但娄氏被李佛子所杀,即连他派去监视娄氏的眼线小萤(陆真儿)也因亲手杀害了被捕的雷州刺史唐三藏,负疚自尽了。
最令他感到绝望的是,他苦苦追求的顾沁儿居然无视他的存在,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应选、成为了林邑的王妃
两年的时间似乎一晃就过去了,可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这两年的经历,似乎与穿越前的情形有些相似,整天忙忙碌碌,来回奔波,倒头来却是一事无成。
不过,他也想到了,虽然自己的两年穿越生涯鲜有特别出色的作为,更谈不上辉煌,但是却得以与诸如李靖、杨广、房乔这样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相见相识,能够结交诸如三郎、蒙享、乌有德甚至阿凶伯这样的良师益友,心中还是颇感欣慰的,并没有丝毫的沮丧和失落。
唯有因为今晚与阿棠定亲,使得杨凌身不由已地对三郎怀有一份浓浓的歉意。
三郎无疑是他穿越以来这两年对他最为关心,帮助最大的一个人,以至于杨凌发自心底地把她当做了自己的亲姐姐一样对待。他不是不了解三郎对他的这份心思,却不知为什么,始终对三郎产生不了恋人般的感觉。
这回,他虽然明知三郎是抱着怎样的期望无怨无悔地跟随他前往林邑去找顾沁儿的,可是却仍情不由禁地会答应顾沁儿,留在距她近一些的岭南,给她以安慰。反而叫三郎伤了心,独自黯然返回了建康。
阿棠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之中,并且以她离经叛道的独特行事风格,犹如一道闪电激得杨凌不得不重新振作起精神来,试图与她一争高下,结果终被她深深吸引,在与她久别重逢,仅仅相处两天,就与她定了亲。
这或许是命中注定的事吧。自已注定走不进顾沁儿的心里,也无缘和三郎结成夫妻,阿棠才是老天爷要安排给自己的妻子吧。希望这个精灵古怪,让自己对她既有几分喜爱,又颇感头疼的小女子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从此顺风顺水,财源滚滚,不要再像以往的两年那样瞎折腾了吧。
直到天将拂晓,杨凌才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349章 敌势已明() 
李靖自琼州护送陆真儿的灵柩北返一个月后,于云州隋军大营中见到了晋王杨广。
其时,从关中、西疆等地奉调聚集到杨广麾下的步骑军马已陆续抵达云州,先锋三万骑军正由尚书右仆射、越国公杨素率领着在云州城外一百里外的云中草原与西突厥达头可汗的十万铁骑对峙,杨广则在云州城内亲统三军,严阵以待,密切关注着前方的战况。
李靖向杨广详细禀报了官军相继收复雷州、琼崖等地,正准备向李佛子叛军老巢发起进攻的情况,当杨广听到娄氏实则为六年前在长安东宫内被诛杀的“雁巢”大护法萧如水的夫人汪氏时,从舆图前直起身来,目视李靖,沉声问道:“据你判断,汪氏既于萧如水死后就藏匿到了关外,蛰伏长达三四年之久,她此次南下江南,其用意何在?”
李靖事先已料到杨广必有此问,遂抱拳答道:“禀殿下,根据两年前张仲坚选择从汪氏、蒋无病二人所在的飞狐驿出关前往辽东推断,当时汪氏很可能还未接到南下江南的指令,她和蒋无病的任务多半仍是配合张仲坚在北境一带活动,伺机挑起北境事端,以呼应无垢、商畴等人在江南发动叛乱,图谋复辟。后来,正是由于无垢自尽,商畴所部浙东残匪几乎被全歼,‘雁巢’残存于江南的势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汪氏才奉命南下,充做佛子,欲招拢主要分散在岭南各地的‘雁巢’残部卷土重来,兴风作浪的。”
“你说汪氏是奉命南下,充做佛子,什么意思?”杨广眉棱向上挑了一挑,问道。
“末将的意思是说,汪氏这个佛子多半只是个影子,她此次自关外南下江南,诸事如进展顺利,自可实现‘雁巢’南北呼应,欲图复辟的目的,而万一事若未成,汪氏做为佛子的身份暴露,也可以为真正的那位佛子充做替身,转移咱们的视线。”李靖沉声答道。
“唔,你说的不无道理。”杨广点了点头,说道,“只是,李靖,你想过没有,自开皇十三年间萧如水主动在长安现身,接连犯案以至最终被诛杀于东宫,咱们就由怀疑萧如水很可能是为了掩护那位真正的佛子才如此犯险行事,自我暴露,进而推断出‘雁巢’真正的佛子就在长安城中,然而,一晃数年过去了,却始终没能查出身在长安的这位佛子是通过什么方法与异地下属取得联络,并下达指令的。这不太有点蹊跷了吗?”
李靖身为原“鹰窠”的副统领,对早在开皇十三年间萧如水于东宫被诛后,当时,“鹰窠”统领,时任晋王府司马的裴蕴就奉杨广之命调回长安朝中任职,专门负责监视被杨广疑作是“雁巢”佛子的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动静一事是知情的,此时听到杨广问到的并非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不便多说什么,也只能保持沉默了。
杨广随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立马改口对李靖说道:“一月前本王在长安时曾与冲之(裴蕴的字)匆匆一晤,听他提及此次突厥国内生乱,也系张仲坚等‘雁巢’残部从中挑唆所致。你岭南的事情已了,不妨就留在本王身边,密切与派往北境的卧底取得联络,尽快查出张仲坚等人是如何从长安获得指令的吧。”
“末将遵命。可,还有一事,想请殿下给予明示:可否准许小师弟伺机诛杀张仲坚?”李靖抱拳答声遵命,略一迟疑,向杨广请示道。
杨广目光中掠过一丝惊讶,问道:“以你之能为,尚且在与张仲坚的交手中落于下风,难道你的那位小师弟身手还在你之上,有把握杀得了张仲坚?”
李靖微微一笑,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我的这位小师弟虽然年纪尚轻,然颇得家师真传,若论其身后,末将还真的多有不及。”
“他若果真杀得了张仲坚,本王自无不准之理。李靖,待其功成归来之日,你引他来见本王,本王还真想见见这位少年奇才。”
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