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650章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从京城处奔来。为首的赫然便是林逸凡。众人见状,立即纷纷行礼。
林逸凡跳下战马,笑道:“诸位都起来,如今我们都是便衣出行,无需太过拘礼。”
说着,望向李虎子,一拳砸在他的肩膀上,笑道:“虎子,你现在是大难不死,待到东阳后,好好立功,争取早日回来。”
李虎子闻言,不由虎目含泪,“这都是陛下为臣奔走之故,才有臣一条命在。臣今生唯有为陛下赴汤蹈火,才能报陛下恩德之万一。”
“好了,你我虽是君臣,实则兄弟,就别说这些矫情的话了。”林逸凡笑道,“此次前往东阳,好好珍重,千万别脑子一热,就往前冲。朕今后还想用你,可别把自己交代在那里了。“
“陛下放心,臣早已是当年那莽撞的粗汉子了。”李虎子闻言,不由脸色一红,辩解道。
“你的爵位,先暂时寄存在朕这里。”林逸凡郑重的说道,“今后还有许多大战要打,朕希望你能够有一天,拿回原本属于你的爵位。”
“臣一定能够拿回来。”李虎子当即沉声道,“甚至,臣还想凭借军功,拿到更高的爵位。”
“好,有志气,朕拭目以待。”林逸凡哈哈一笑,望着李虎子,眼中带着期待之色。
(本章完)
第782章 人事调整() 
?? 送别了李虎子,朝堂再次安静下来。但是因为李虎子而空出来的兵务部部长之职,却不能一直空悬着。按照任命标准,空缺出来的部院级别职位,必须从各州州牧以及安抚使中遴选一位,担任部长。
于是乎,兵务部部长的空缺,立即引起天华各州长官的竞争。不过如今天华已有二十四州,若是再加上东阳三州,便是二十七州。但其中地位差别却颇大。诸如西域草原等边地州府,其地位远低于中原各州。因此,能够参与竞争的只有其上的安抚使以及总督等级别的封疆大吏。
经过层层筛选,内阁很快便确认了最终的一批名单,作为最后栓选的名额。其中诸如张仲良,裴琰,兀木曼达,杨明远以及慕容康等人都赫然其上。
当名单送至御前定夺之时,林逸凡不由有些犯难了。其上的人选都是上上之选,选择哪个人,都能够胜任兵务部的职位。
但现在他要考虑,不是称职与否,而是如何平衡权力。诸如张仲良与裴琰,代表的是文官,杨明远和慕容康,则代表军方。至于兀木曼达,倒是相对独立。不过根基薄弱,再加之草原那边,还需要他来亲自主持,第一个淘汰的便是他了。
至于张仲良,林逸凡岂是更加属意于他,其人多谋善智,充任内阁成员,那是再好不过。可他在地方上的建树也是不凡,燕州在他的治理下,已经恢复了生机,向着繁荣的方向不断发展。如今他担任中青二州安抚使,更是在前几年的大战中,巩固了后方,让前线将士没有后顾之忧。
按照功绩,张仲良早就可以进入内阁。但是新征服的地方,还需要他来统筹协调,林逸凡只能带着歉意,将其排除人选之外。
而裴琰,作为士族投靠天华,一开始并不受林逸凡重视,但随着其展现的能力,也让朝堂众臣很是肯定。再加上其抛弃了代表士族利益,站在天华这边,林逸凡对他也越来越放心了。若是让他担任兵务部部长,倒是可以以此笼络士族归心,但林逸凡并不需要。
如今海州之地,士族遍地,正好可以借用裴琰的身份,出任海州安抚使,以此稳定海州人心。如今中原大定,已无需在进行激烈的改革,只需缓缓图之便可。
最后便是杨明远与慕容康两人,两人都是亦军亦政的封疆大吏,真正的掌握实权。若不是林逸凡对天华军制有信心,只怕早就寝食难安了。
而内阁能够提名这两位军方出身的大吏,便是存着将其调离边境,脱离其势力范围的目的。必将两人手握实权,又长期身处边疆。即便他们没有任何野心,也会让人忍不住猜疑。毕竟,他们曾经的身份,就足够让内阁担忧了。
到底选谁呢?林逸凡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慕容康的名字上。相较于杨明远,慕容康在西域的时间最长,已经有十年之久。若不是军权大部分掌握在侯明峰手里,对慕容康形成制衡。只怕不止众臣对他不放心,便是林逸凡也会心有顾忌。
不过对于慕容康,林逸凡还是十分信任的,至少这十年,他并没有趁机在西域做大,反而兢兢业业的维护着西域的稳定和繁荣。不管怎么说,慕容康对于天华是有大贡献的,将其调入内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于是,林逸凡在名单上将慕容康圈起来批注,然后发回内阁商议,最终形成共识。
当内阁众人看到这个名单后,终于松了口气,在他们心里,恐怕如今兵务部部长之职,只有慕容康最为合适了。一来,其在西域总管军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十分适合统管军队后勤之事。二来,其在西域呆了太长时间,也是时候进行调整,以免尾大不掉。
很快,内阁迅速确定了慕容康作为新任兵务部部长的职位,那么,去职的西域总督的位置,便需要有人接替。而作为西域诸军统帅,以及北庭都护的侯明峰,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如今西域已经稳固下来,周围诸国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后,早已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再次出征西域。因此,西域也就无需常年维持着一支常备兵马。必须将大部分兵马转化为民兵,参与地方建设,减少西域维持兵力的负担。
因此,让侯明峰担任西域总督,统管军政。而剩余的驻军,则大部分交由石守义统辖,镇守天亟关,以及北庭草原。如此一来,西域便可连续完成两次权力的转移,对稳固天华对西域的统治,以及制衡西域势力的做大,有极大的好处。
当内阁制定的调任名单提交御前,林逸凡看过之后,不由暗暗点头,当即朱批御准,正式确定,升任慕容康为兵务部部长,补入内阁参议。同时,任命侯明峰担任西域总督,石守义担任西域驻军主将。
接下来的几天里,内阁开始对地方人事进行一番调整。任命张仲良担任金威海三州安抚使,尽快抚平三州战乱创伤。任命裴琰为东阳佐相,协助东阳王处理国事。任命张迁担任城卫军将军,宿卫京城。任命梁士承为东阳守备将军,统辖东阳驻军以及海军。任命连海平担任海州海军将军,统辖南方海域。任命秦元浩为雷州防御使,统辖雷州二十万大军。
至于其余散布在中原各地的兵马,尽皆分驻各地,化整为零。罗毅在完成军事部署后,则返回京城,继续主持军事府事务。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天华将全力消化吸收新近收复的土地,将整个中原拧成一块。只要稳定了内部,天华将继续举起战刀,掀起一场又一场的扩张之战。
但在外界看来,似乎天华已经满足于如今所取得的成就,开始兵马入库,休养生息。于是,南方诸国终于松了口气,只要中原大国还是原来的礼仪之邦,那他们就能够仰靠在大树底下好乘凉了。
而天云内部却出现了分歧,许多大臣见天华毫无针对天云的举动,不由心神大松,极力要求白云庭放弃与天华对抗,尽快修补两国的关系。也好集中兵力,对付盘踞在他们土地上的永恒,以报割土之辱。
但白云庭与胡诚镜却看得明亮,天华绝对不会放过天云,待其舔好了伤口,必然会扑向他们天云。因此说什么也不肯削弱对天华的防范,反而加大力度囤积实力,做好应对天华的准备。
此举引发了国内许多人的不满,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天云底下已经开始渐渐暗流涌动。
(本章完)
第783章 惠子来京() 
?? 时间转眼便到了明年三月,随着中原一统,天华再无刀兵。朝堂上下倾尽全力,恢复残破的中原。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稳定了各地的局势,一切都在想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着。
就在去年十月下旬,昭明惠子生下了林逸凡的第二个女儿。因为顾及到母女的身体,林逸凡便让她在明年开春之后,再来京城相聚。同时,也可以坐镇东阳,向新任佐相裴琰移交权力,协助他开展东阳的管辖。
如今,昭明惠子在麒麟卫的护送下,终于来到了华原城。这一路行来,当真是让昭明惠子大开眼界。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夫君,竟然统治着如此辽阔的疆域。尽管她很早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