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欧陆之航海时代》第234章


随后几天,船队经过了一片丘陵起伏的荒凉海岸,此时,水手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针对逆风与逆流的消耗战,远离海岸,将帆降到半桅,向西驶入茫茫大海,尽管这与他们向东航行的目的正好相反。
此前葡萄牙水手从几内亚湾返航时,发现可以远离非洲海岸绕一大圈进入大西洋中部,然后借助西风轻松省力地向东返回葡萄牙。他们推断或许这种规律在南大西洋也同样有效,至少应该碰碰运气。
在向西南航行十三天近一千英里后,在南纬大约38度的海面上,他们的直觉应验了:西风开始将他们的船只吹向东方,然后连续向东航行几天后,海平面上并没有出现陆地的踪影。
他们决定向北航行,希望能找到陆地,1488年1月底,他们看到了高耸的山岭,1488年2月3日,葡萄牙人登陆了,此时他们在开阔海域已经航行了将近四周,所绕的一个大圈让他们错过了非洲的最南端。
在与当地人发生一场小规模冲突后,葡萄牙人继续航行了200英里,这时候海岸线毋庸置疑地折向东北方,葡萄牙人喜出望外:他们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一定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
海水变得越来越温暖,但海浪的颠簸起伏给船员们的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3月12日,葡萄牙船队抵达溢出海湾,在那里树立了最后一根石柱,然后精疲力尽的水手们一致要求掉头返航,以免因距离补给船过远而全军覆没,内心非常失望的迪亚士难违众意,在说服水手们继续向北航行了三天后,终于同意掉头返航。
当迪亚士率领船只向西返航时,葡萄牙人首次发现了好望角,这是一个全球史上的关键时刻:人们首次明确无误地证明,非洲大陆是有尽头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在非洲的最南端是相通的。据历史记载,迪亚士及其伙伴一开始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风暴角,是若昂二世将其改为好望角,因为它承诺了印度的最后的发现。
第323章 323,重要港口开普敦() 
消化掉以上的历史信息以后,蒂姆从这段材料里面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第一次进入印度洋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好望角,好望角的发现是葡萄牙人在返航的途中发现的。
这也就是说明迪亚士在第一次进入印度洋的时候,他是向南航行超过了好望角的位置以后才顺着洋流进入了印度洋,正好避开了好望角的区域。
而在返航的途中,葡萄牙人迪亚士顺着非洲大陆向西边的大西洋进入的时候路过了好望角,紧接着,他们就在这里见识到了好望角风暴的威力。
想到这里,蒂姆脑袋灵光一现,如果想要平安无事地通过好望角,那么只要当船只抵达好望角的时候继续向南航行一天的时间后再向东行驶,最后直接向北航行,这样一来,等于是绕了一个大圈子避开了好望角。
用这样的方法渡过好望角那的确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是间接的放弃了好望角的重要港口——开普敦的控制权。
开普敦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非洲大陆最南端的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它的地里位置刚好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扼守了两大洋的咽喉地带,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轻易放弃了开普敦,那么从欧洲通往东方的贸易航线将很容易会受制于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人直接扼住命门。
想到这里,蒂姆无奈的叹口气,看来是注定躲不过好望角了,既然如此那就迎难而上吧。
拿着世界地图一阵观摩,仔细确定了开普敦的具体位置以后,蒂姆便命士兵向大陆靠岸。
从确切的地理位置来看,开普敦是位于南大西洋的东沿岸,非洲大陆西海岸的港口。而从整体上来看,开普敦西郊濒大西洋,南郊的开普敦半岛拥有一直向大西洋方向伸展的山脊,以好望角为终点,最后直接插入印度洋,居两洋之会。可以说这个地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咽喉地带,其重要性简直不亚于马六甲海峡。
至于气候类型,开普半岛拥有地中海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即每年五月至八月,冷锋连同大量的雨水自大西洋到来,平均最低温度只有约七度左右,整个城市降雨量最高为冬季。
另因为地势问题,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夏季为每年十一月月至次年二月,气候温暖而干燥,平均最高气温为二十六度。(敲黑板划重点:高中生读者必须熟悉这个地理位置,每次考试都会考)
每年冬季的时候,这个地方受西风带控制,因此好望角地区的风浪是非常大,所以冬季很不适合通过好望角,而现在正好是十一月,开普敦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夏季,如果选择这个时候通过好望角的话,那么风浪的几率会降低很多,安全性可以得到最大的保证。
登上陆地以后,蒂姆发现这里的植被保存得相当好,几乎没有任何人为的破坏痕迹,从地理构造上来看,更像是一个自我发展的天然生态环境。
可以说此时此刻的南非地区完全没有任何的国家形态,更没有大量的的人口居住,只散居着一些黑人小部落,可以说这里的抵抗力量最弱,更像是一个无人地区。
“让大家先在这里搭建帐篷住下来,随后尽快在这里修建一些可以居住的屋子,等屋子修好以后,留下一些人镇守,之后我们就立刻离开这里。”看着荒无人烟的开普敦,蒂姆转身向众人吩咐。
布鲁诺微微一愣:“嗯?修建好屋子以后我们就要离开?难道陛下不打算派人在周围探索一下吗?”
“你看看这里的植物,再看看眼前的环境,难道你没有发现吗?这里是无人区,周围是没有任何的人烟的,探索那也是白费力气,有这些闲工夫还不如好好的建设商埠呢!”蒂姆打了一个哈欠:“赶快建设房屋和码头,不要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太长。”
“是。”虽然不知道蒂姆为何笃定这里没有人烟的原因,但是布鲁诺还是按照蒂姆的吩咐去做了。
蒂姆摇摇头,找了一处厚实的草坪便直接躺了上去,开普敦这个地区没有任何的早期文明,更没有庞大的部落聚落,因此这段时间待在这里倒是显得有些无聊了。
印象中记得第一批到达此地的欧洲人是1486年由迪亚士带领下到达的。其后,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在1497年开发由欧洲直达亚洲的航线中途到达此地。
在这一段历史时期里,欧洲大陆的人并没有真真正正的意识到开普敦的地理位置,因此此刻的开普敦同欧洲大陆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几乎没有任何的联系。
开普敦与欧洲开始紧密联系始于1652年。荷兰船长赞范里贝克与其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获派遣至该地建立一个转为远航亚洲的途经船只提供补给的中途站,他们的三艘船只于1652年4月6日抵达。他们很快就建立起驻扎点、菜园和果园,而这些园林仍保存至今成为今天的公司花园他们从桌山上的清新河上开拓引水道将河水引作灌溉之用,并以其种植之农作物与原居的科伊族人交易绵羊和牛犊。
另外,在桌山的东南两边以及豪特湾的森林为兴建房屋和船只提供了充足的木材,在这个时候,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所有贸易事务,并禁止一切私人交易。荷兰人并为他们遇到的民族命名,如称当地的游牧民族为何腾托人称居于沿海地域以采贝为生的民族为史特兰洛帕人,以及称以狩猎为生的人为布西曼人。
至于首次出现亚洲人迁居非部南部的开普敦是始于1654年,这些移民都是被荷兰巴达维亚最高法院放逐到非洲的。这些亚洲人组成了开普有色人种族群的雏型,并将阿拉伯教带到该地。
第324章 324,所幸当前暂时没有竞争对手() 
而开普敦首次的大型领土扩张则发生于1657年,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将位于里斯贝克河沿岸的农地分派给下仆耕种,以尝试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依然保留财政上的主导权。
同年,首批从爪哇和马达加斯加引入的奴隶开始为他们工作,1658年,欧洲人开始与当地原住民展开了领土上的冲突,他们夺得了科萨族人的土地。
其后,在1666年欧洲人开始于范里贝克建造的木制要塞上改建了首座军事基地好望堡堡垒于1679年落成,是现在南非最古老的建筑物。
1679年,荷兰首位派驻总督的西蒙范德斯特尔到达开普敦,替代范里贝克成为当地领导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