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弃少》第459章


李建成掂量一番后看着李孝恭问道:“可查出来是何人指使的吗?”
李孝恭摇了摇头说道:“末将得到消息便去了监牢,只是任凭末将如何询问,如何鞭打,这些人根本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倒是有一个年轻点的乞丐说是有一个,个子不高,一身黑衣,着黑丝面巾的男子,给了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在闹市处高唱这首歌谣。”
李建成有些无奈的说道:“明日就是最后一天了,希望诸位大人加把油,争取明日一定彻底消除流言蜚语在涿郡的传播。”
徐世绪看着李建成问道:“殿下,明日要处斩那些传播流言蜚语的犯人吗?”
李建成想了想说道:“为了不给百姓造成恐慌,还是随意挑选十来个斩了吧。”
徐世绪点了点头说道:“属下遵命。”
李建成一句话使得八九十个因言获罪的人留下了性命,而那十个不幸被选中的人,只能说是太悲惨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般喜欢捉弄人,你被杀,只能说明你命不好,而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只能扪心自叹,命运到底是不公平的。
命运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你也许是不相信命运的,你也许是相信命运的,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命运就是这般神奇,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
刘文静看着李建成便问道:“那背后的黑手该如何查其呢?”
李建成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本宫没猜错的话,背后的黑手应该是秦王无疑了。”
闻听李建成这番话,众人顿时有些震惊,但见李孝恭大惊失色的问道:“为何殿下会这般肯定。”
李建成凄惨的笑了笑说道:“前日本宫在御书房聆听陛下训示的时候,秦王恰好奔了进来,而且陛下当着秦王的面给本宫三天的时间,倘若本宫三天内没有将涿郡成中的流言蜚语处理干净,那么就要接受处罚。”
刘文静耷拉着脑袋问道:“按照殿下这般说发,暗中作梗之人定然是秦王无疑了。
徐世绪接话便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反戈一击。”
李建成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倒不用了,眼下形势对于我大唐来说不利,倘若我们兄弟之间在争得头破血流,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几人闻听李建成这番话,那是一个五味杂陈,心中真不是个滋味,李世民尚且不顾流言蜚语对于朝廷的危害,暗中给殿下使绊子,而殿下不计较反而眷顾着朝廷的颜面。
翌日清晨,涿郡城刺史府三道大门忽然大开,但见诸多士兵羁押着十来名衣衫褴褛,垂头丧脸的百姓沿着刺史府门前这条福临街,向着东城门而去。
行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士兵一边敲打着铜锣,一边朗声喊道:“诸位乡亲街坊,兹有不听官府通告者,毛二狗,井三林等人,擅自聚众非议朝廷,传唱蛊惑人心之歌谣,此乃通敌之罪也……”
唐军士兵不断催促着,这些擅自议论流言蜚语的百姓向前走着,不断的推搡着,辱骂着这些原本平凡的百姓。
此时街巷两旁围观的百姓越发多了起来,人们一边同情着这些人的遭遇,一边对着这些人指指点点。
中国一直以来不乏看热闹之人,古代已有之,人们大多都会将自己的兴奋,或者是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然不可否认,这个世界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富有正义。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士兵羁押着这些犯人来到了东城门刑场,此时闻听讯息的百姓们,已经将整个东城门围困的水泄不通,不管是那酒楼的房顶之上,沿街的窗户边上,亦或是那街道两旁的树上,都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眼下,午时三刻就要来临了,徐世绪在士兵的指引下,缓缓来到法场之上,待得徐世绪坐定之后,便俯首将一摞竹片打开看了一会儿后,便将这些竹片交给身旁一个小吏,但见这小吏毕恭毕敬的将竹片拿在手里,得意忘形的迈步走到刑场中央。
但见这小吏将竹片打开,看了看四周围观的百姓,当即俯首朗读道:“涿郡府告曰:兹有毛二狗,井三林等数十人不听朝廷通告,私下擅自议论朝廷通敌之流言蜚语,造成百姓人心惶恐,其罪当诛,按大唐律明文规定,处斩诸人,以儆效尤。”
待得这小吏将涿郡官府的告示通读完毕之后,便小跑着回到徐世绪的身边,点头哈腰拱手说道:“大人,已经通读完了。”
徐世绪缕着胡须轻轻说道:“好了,你下去吧。”
徐世绪注视着眼前跪在刑场之上,这十名所谓的嫌犯,缓缓站了起来,朗声说道:“自古以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尔等不听官府劝告,肆意妄为,非议流言,酿成今日之祸,乃是咎由自取,本官今日亲自监斩,尔等去了地府自当诚心忏悔,二十年后定是一个英雄尔。”
待得徐世绪这番话说完之后,刽子手当即让这些囚犯饮了一碗黄汤,又冲着屠刀喷洒了一口烈酒,这才挥刀斩去。
但见那铮亮的大刀,顺势向着那些囚犯脖颈处砍去,围观的百姓,胆子大的睁着眼睛看着,胆子小的纷纷低着头不再去看那血腥的一幕。
就在一阵阵咔嚓嚓的声音传来之后,那十颗面目狰狞的头颅哗哗的落在了地上。
待得刑场之事结束以后,待在皇宫之中的李渊命人将李建成请到了御书房之中,眼瞅着三天时间没见,李建成脸色这般苍白的样子,李渊暗暗想到,看来太子这一次是用心了,之前对于李建成的不满,便降低了几分。
只听李渊漫不经心的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建成落落大方的拱手说道:“经过三天时间的努力,整个涿郡城中的百姓,已经不再议论我大唐通敌这个流言了。”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所作所为,朕都已经知道了,这次你做的不错。”
李建成诚惶诚恐的说道:“多谢父皇赞赏。”
第629章 兵临城下() 
经过前几天这么一闹,李渊急于迁往于都斤山的事情,就这样暂时搁置了下来,虽说李建成已经禁止百姓们到处议论流言,但是短时间内这样的事情,还是会萦绕在百姓的心中,也因此李渊打算过一段时间在说迁往于都斤山这件事情。
话说,经过十来天的奔波之后,四面包围窦建德的最后一路兵马终于到了,宇文成都度过交河之后,便率领兵马进驻到交河县,镇守在这里的守将,当即将宇文成都请进城中,此处不再多言。
至此乐寿城四面八方全部被围困的严严实实,北城外徐茂公大军,东北方向十里之处,王伯当大军镇守七里关,东城门处有秦琼镇守,南城门处有罗成大军,西城门处有宇文成都大军。
窦建德早在罗成攻破景城县的时候,就怒火中烧,脾气暴躁的摔了不少的上等瓷器,吓得身旁的太监,宫女等战战兢兢的跪在一边不敢言语,省怕惹恼了窦建德被赐一个乱棍打死的下场。
底下的文武大臣对与梁军四面围城同样是一筹莫展,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宋正本,亦是没有什么良策,窦建德暴怒之下,急火攻心晕了过去。
待得窦建德好转之后,宋正本,崔君肃,孔德绍,齐善行纷纷前来寝宫看望窦建德伤势,但见窦建德苍白无力的挥手让众人坐了下去。
窦建德在宫女的搀扶下坐了起来,看着众人,窦建德担忧的说道:“眼下梁军四面合围乐寿,该怎么办?诸位爱卿总要想个办法才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夏国的基业毁于一旦呀。”
众人闻听窦建德这番痛心疾首之话,心中自然是悲痛不已,现场的每一个人内心都是痛苦的,只是梁军压境,兵临城下,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强大的兵力做后盾,说什么都是枉然。
宋正本看了看众人,便拱手说道:“这一次我们只能选择强行突出重围,至于我夏国有生力量能不能保存,还有待一说。”
崔君肃接话便说道:“只要陛下能冲出去,那么我夏国最起码还有希望呀。”
窦建德闻听宋正本和崔君肃这番话,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诸位大人的意思都是选择率军突围了。”
孔德绍抱拳说道:“这次梁军汹涌而来,肯定是打算一战歼灭我夏国,倘若陛下选择呆在乐寿城抵抗梁军的话,那么结果不堪设想呀。”
齐善行点了点头说道:“孔大人言之有理,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