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魏》第227章


“大王?不知大王有何事?”庞癝仍旧有些不明所以。
张良便将今日朝堂上魏王平的举动说与庞癝,而后道:“相邦需早做提防才是!”
听了张良的话,庞癝感觉背后有些发凉。
因为习惯问题,自先王魏增去世以后,朝堂上庞癝便是一直这么做的,以前无论是与信陵君魏无忌还是现在和尉缭等人商议政务,都是如此行事。
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可经过张良这么一说,庞癝方才意识到如今魏王平已经长大,再有三、四年便正式成年了,心中便告诫自己以后在朝堂上行事之事要小心谨慎才是,毕竟没有哪一位君王愿意看到臣子丝毫不将自己放到眼中之事,即便这位君王年纪并不是很大。
可张良说道魏郊也参与了此事,庞癝便有些不大相信了。毕竟无论怎么说,魏郊都是庞癝的儿子,即便魏郊本人并不清楚这一点,可庞癝心中还是不愿相信魏郊会联合魏王平对付自己这个父亲。
可张良却说的有鼻子有眼,由不得庞癝不相信。
“相邦······”
“本相知道了,你且先去吧!”见张良还欲再说什么,庞癝出言阻止张良,并让李园将张良送出家门,自己孤独的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从脸色上看,庞癝好似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一般。
毕竟,没有哪一个父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与自己为敌的那一幕出现。
可现实确实,魏郊真的欲要和庞癝为敌。
“这是为什么?”庞癝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让我那个键夺了魏郊的上将军之位?
所谓当局者迷,庞癝不知道的是,王翦夺取魏郊的上将军之位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引子,更重要的是,魏郊始终都将自己看作是魏氏的一员,身为魏氏族人,又有谁心甘情愿的看到外人独揽大权呢?
更何况魏郊是魏氏一族年轻一代中的中坚力量,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庞癝窃据魏国军政大权,而魏氏族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是心中有着这样的焦虑,故而魏郊才会做出此等举动,且在旁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也只有庞癝这个当局者自己心里没有看清楚这一点而已。
“看来兼灭列国之事要加紧步伐了!”即便身为当局者,庞癝心里也清楚的知道,一旦魏王平开始正式夺权,那么魏国国政势必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而一旦魏国朝政陷入混乱,想=甚至魏国会因此而元气大伤,要在短期内兼灭列国,将无异于一场痴梦。
故而,庞癝势必要在魏王平亲政之前,将赵、秦、楚三国给灭了,至少要让将这三个国家打的翻不过身来,那样一来,魏国即便陷入了内斗之中,也无惧外部的威胁。
“眼下赵国主力已被全歼,只需派出一支十万人马规模的军队兵临晋阳,赵国就将彻底成为历史,那么下一步,大魏的目标将会是西面的秦国。秦国地域广袤,只怕短时间内并不能被吞并,那就在两年内吞并其河西、关中一代就好!”
心里这样想着,庞癝便在案几旁坐下修书一封,让人连夜送往石邑的王翦大营之中。
第309章 暗斗() 
如果说大梁城内已经有小雪飘落的话,那么远在大梁千里之外的石邑等地已经是大雪纷飞。
军营中,王翦、王贲、刘季等一众军中将领围坐在碳火旁边,一边烤火,一边商议着军中事务。
“军中可有将士出现伤寒?”王翦问道。
副将回道:“启禀上将军,因为天气骤寒的缘故,军中冬衣不足,有一部分将士出现了伤寒的情况。不过好在战事结束的较早,将士们没事都在军营中不大外出,故而伤寒的情况并不是很严重。”
“那就好!”王翦点了点头,心中不由长出一口气。
可接下来副将又道:“上将军,咱们的人虽然在伤寒上得到了遏制,可赵国降卒那边的情况好像并不大乐观,末将昨日去降卒营中瞧了一下,不少人都得了伤寒,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末将以为,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只怕这帮降卒会闹事的!”
“怕他作甚,如果谁敢闹事,本将第一个带头砍了他们就是!”刘季丝毫不以为意,“咱们自己的兄弟都还冻着,哪里顾得上着他们?”
对于刘季的言语,王翦并未听进心中,而是对几人说道:“老夫刚刚收到相邦和太尉的书信,说让咱们尽快放了这些降卒。老夫想来,相邦等人说的很有道理,这些降卒十有八九都是灵寿一代的百姓,距离石邑都很近,如果将他们给放了,一来可以节约咱们的粮草,二来也不用担心他们再闹事。”
“可这些人毕竟都是赵人,如果他们回去之后顽抗的话,对我军来说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啊!”刘季反对道。
“你说的事情十有八九不会出现。”王翦笑着说道:“不说这些人已经对赵王绝望,单单说晋阳、灵寿两地的距离,只怕这些人也不会前去投效赵王的,毕竟他们的家是在这里,而不是在晋阳。”
“父帅说的很有道理。”这时,王贲开口道:“如果我军能够将这些降卒给放了,且临走之前再送给他们一些干粮,只怕他们一定会对我军感恩戴德。且赵王迁都晋阳,便意味着已经舍弃了灵寿一代的赵人,赵人又怎会心甘情愿的为赵王效死呢?故而我觉得父帅说的很有道理。”
“既然如此,现在就传我军令,明日起放这些降卒归家,并忍受送上两斤干粮!”
“诺!”副将领命道,但却并没有丝毫起身的迹象。
果不其然,王翦又接着问道:“冬衣到了什么地方?再不送来,只怕军中的炭火已经不够用了!”
石邑城方圆十里的树木都已被魏军砍了个精光,如果冬衣不能及时送到的话,只怕军中伤寒之事会加重不少,故而王翦才会忧心不已。
副将回道:“按照估计,前来运送第一批冬衣的队伍只怕已经到了方子城一带。不过现在大雪封路,只怕会比预计的时间要拖延上几天。”
“房子城距离石邑大概有二百余里的距离,即便押送冬衣的队伍每天行走三、四十里路程,六天内也足以能将冬衣运送过来,而军中炭火足够十天之用,故而上将军不必担心。”对此,刘季并不担心,对着王翦劝解道。
“但愿吧!”王翦并没有刘季那么乐观,第一批冬衣只够三十万人马御寒,而军中却足足有五十万人马,即便第一批冬衣及时到达,那也还有二十万人马要忍受冰寒之苦,王翦身为主将,又岂能不担心?
“报!”
正说话间,就见一名士卒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启禀上将军,大梁急报!”
“哦?”王翦心中有些诧异,按说现在大军应该回师魏国才是,怎么又送来了急报,难道大梁出现了什么急事?
来不及多想,王翦便从士卒手中接过书信,打开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王翦长叹一声:“只怕我军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回师了!”
“上将军这是何意?难道有新任务?”刘季见王翦如此说,便问道。
王翦点了点头道:“不错,这是庞相邦的书信,上面说让我军先在石邑按兵不动,待冬衣送来之后,大军兵临井陉寨,争取今冬一举攻克晋阳,从而兼灭赵国。”
“相邦是不是有些心急了?”王翦诧异道。
王翦看了儿子王贲一眼,没有说话,心中却觉得这段时间大梁城肯定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才会让庞癝这么破不接待的要灭了赵国。
因为庞癝的书信中所说的并不止是让自己灭了赵国那么简单,而是让自己攻破晋阳之后再一路南下,率领大军前往河东。那么庞癝的意思很明显:灭赵之后直接发兵攻打秦国,估计十有八九,明年春天大军就要与自己的老东家秦国干上一仗了。
可大梁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庞癝这么迫不及待的要灭赵伐秦?
王翦有些不解,低头沉思起来。
而刘季见王翦发呆,便顺手从王翦手中夺过书信,待王翦回过神来,刘季已经打开看了起来。
王翦的神色有些难看,可最终还是没有发作,不过心中却有些讨厌刘季的这种行为。
看完书信,再想想前几日魏郊写给自己的书信,刘季便将大梁城内近段时间所发生之事猜测出了十之八九。
而后刘季意味深长的看了王翦一眼,便低头沉思起来。
见刘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