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魏》第215章


“你们先别着急,让我想一想!”撇开惊慌失措的众人,张良细细思索起来:“究竟如何做才能度过武关呢?”
忽然,张良眼前一亮,急忙喊来几名密探:“尔等前去附近的村落打听一下,看附近是否有小路能够绕过武关?”
“诺!”几人领命,忙去打探消息。
不多久,打探消息的人便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不过带来的却大都是坏消息。
“在下觉得附近的村民中,应该有人知道有小路能够绕开武关的。可因为秦法深严,他们不敢告诉我等罢了!”有人对张良回道。
“必须要尽快找到绕开武关的道路,如若不然,一旦村民中有人向秦国官府泄露咱们的消息,只怕顷刻间咱们就要被秦军给包围了!”
张良心里也是有些着急,可脑子却还保持着清醒,又下令道:“你们这次再去打探消息,允诺他们,只要谁能带着我们绕过武关,可以用重金酬谢他们。”
秦法是深严,可更能打动人心的无疑是财帛等物。在张良的重酬之下,果然有人不惜冒着危险,答应了带着张良等人走山间小路绕过武关。
闻此,张良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急忙命人们安快起身出发。
“咱们现在立刻出发,如若再耽搁一会儿的话,只怕追兵就要赶过来了!”说着,张良便带着人快步向山里走去。
半个时辰后,一批秦国将士果然来到了张良等人之前待过的那个地方,却不见人影。有人因为重金被张良的人收买,自然也有人不为所动,选择了向武关城内的守军泄密。
泄密的村民道:“他们肯定是沿小路逃跑了!”
“追!”为首的将领大手一挥,便在村民的带领下向山里追去。
王翦的家眷大多都是老弱妇孺,没跑出去多久便已经走不动路了。
眼看再耽搁片刻,后面的追兵就要追上来了,张良迅速做出抉择,对几名密探吩咐道:“我带着王翦将军的家眷先进林子里躲避一下,你们继续向前走,引开后面的追兵!”
说完,张良便带着王翦的家眷躲到了旁边的树林里去了。
山林里,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张良等人大气都不敢喘,直到追兵没有察觉的跑了过去,不见踪影,张良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先生,咱们现在是不是该出去了?”这是便有人向张良问道。
张良道:“不急,咱们且再等几个时辰,直到追兵返回去之后再继续赶路也不迟!”
因为躲避的地方距离小路太近,张良怕追兵回来之后万一发现他们那可就麻烦了,故而让众人躲进林子深处,而自己只带着两个人在附近观察秦军的动向。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在苦苦等待中,前去追击的秦军终于回来了。看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不用猜张良就知道他们肯定是一无所获。
待追击走后,张良这才让人将王翦的家眷从林子里出来,而后沿着小路向南继续走去。
这时,众人的脚步就没有那么急了。
不过带路的村民却道:“山里经常有野兽出没,咱们还是赶快走吧!”
看着身后的一众老弱妇孺,张良便下令让一众青壮或背或搀扶着这些人继续向南走去······
相比较张良这边,王翦的逃跑则顺利了很多。虽然河西各渡口都已被秦国下了封锁令,然而王翦这个老狐狸在秦国为将这么多年,又岂能不知道该如何渡过这些封锁?
如果说一开始的计划是让掌柜的带路的话,那么现在则是由王翦在带路。
顺利的过了河西长城,王翦等人不紧不慢的来到了大河西岸的少梁。
此后封锁渡口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少梁,这使得掌柜的等人焦急不已。可王翦却依旧镇定自如,撇开众人在渡口附近转了一会儿之后,便回来告知众人,船已经找到了。
众人均大喜不已,急忙问王翦是如何寻到渡船的。
王翦笑道:“自然是找的黑船!”
当然,即便是黑船,也是王翦花费了重金之后,船家方才答应载他们过河的。
少梁的对岸,便是河东的汾阴城。
如今的汾阴城是赵国的地盘。
不过赵国却对王翦逃离秦国之事一无所知,故而汾阴城内一切如故,丝毫没有异样。
从汾阴出发,王翦等人再次乘船一路南下,终于在半天后到达了蒲阪城下。
到了这一刻,王翦才算是彻底的逃出升天了!
第293章 飘忽不定的刘季() 
大梁城内,当庞癝听到王翦安全到达河东的消息之后,大喜不已。
不过庞癝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张良已经杳无音讯多日了!
这使得庞癝担心张良是不是遭到了什么不测,亦或是被秦国给抓了起来。
不过很快这个猜测便彻底烟消云散。
两日后,庞癝收到了张良的书信,说其已经安全到达了南阳,王翦的一众家眷全都安然无恙。
王翦的家眷虽然安然无恙,可张良及其手下的那些密探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在躲过了秦军的追击之后,不料张良等人还是遇到了野兽,在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张良挂了彩,还有两名手下死在野兽口中,不过最终张良等人合力杀了野兽,这才最终到达南阳。
而此时,秦、赵两国六十万大军联合进攻魏国,如果再加上南面态度不明的楚国,三国大军联合起来有近百万人马。
而魏国呢?
满打满算魏国如今能够出动的人马也就六十万,本来与秦、赵两国的人马相当,可魏国却也不得不在淮南部署一部分军队防范楚国的突然袭击,这就使得魏国的军队有些捉襟见肘了。
不过好在,李牧突然被刺,王翦也离秦奔魏,如若不然的话,即便魏国有上百万大军,只怕也不是秦、赵两国的对手。
五日之后,王翦来到大梁。
魏王平带着一众文武亲自出城将王翦迎接入城,而后来到王宫之中。
魏王平当即便拜了王翦为上将军,顶替了原本的魏郊。魏郊虽然心中有些不忿,可在三公九卿的联合游说之下,最终还是妥协了。
王翦仆一上任,便率领三十万人马直奔邯郸而去。
原本,庞癝是打算先集结优势兵力先击败秦国,而后再调头向北抗击赵国的。可王翦却认为秦强而赵弱,如果一开始魏国就要和秦国血战的话,那么即便最后击败了秦国,只怕也是惨胜。而等到那时,魏国将不会再有多少优势的兵力前去抗击赵国以及在南面随时都有可能渡江北上的楚国了。
而反过来想,如若魏国用十到二十万的兵力分别驻守洛邑已经东面的成皋关的话,即便秦国有三十万大军,短时间内也无法攻克这两座坚城险关。
而利用这个时间,魏国便可以用优势兵力北上先行击败赵国,而后用全部兵力抗击秦国锐士。
更何况,如今刘季还率领着十万人马驻守在大河东面的昌城,这就使得赵国顾此失彼。赵国兵力共计三十万,如若在灵寿附近留守防范刘季的人马的话,那么司马尚手上的兵力便会不足。到时候魏国就是以三十万大军抗击赵国的二十万乃至更少的军队,这对魏国来说无疑胜算更大一些。
听了王翦的分析,庞癝等人深以为然。
而后便由还未亲政的魏王平下令,命刚刚上任的上将军王翦为主将北上抗击赵国。而张耳则带领着剩余的二十万人马驻守洛邑,防范秦国的进攻。
而在王翦北上之时,庞癝则修书一封,命人送给远在昌城的刘季,让其务必要在赵国腹心位置给搅一个天翻地覆,从而让司马尚无法全力进兵。
刘季得到命令之后,并未再渡河前往灵寿一代捣乱,而是转身向北顺流而下,前往了饶地,也就是如今的河间地区。
不同于早已有所防备的灵寿一带,赵国在饶地的防备极其空虚。刘季很快就占领了武遂、饶、高阳等地。
而后刘季又下令大军继续向北而行。
“将军,再往北行就是燕地了!”部下十分不解刘季为何要这么做,便提醒道。
刘季却笑道:“本将就是要拿下燕地,使得赵国三面受敌!”
“而且,燕地刚刚归附赵国不到两年,这里的民心只怕还算不得稳定,只要我大魏的军队一道,燕地定有无数仁人志士会相应我等防抗赵国。故而,只要我等到达了燕地,兵力只怕还会多出不少来!”
而此时的邯郸城下,王翦正率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