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魏》第209章


“哦!”嬴政又问道,“不知现在两人之间是否还有联系?”
“虽有联系,但关系已经不像从前那么亲密了。秦王应该清楚,我家二公子可是差一点就死在了王贲小将军手上!”
“……”上次庞卫来秦迎娶嬴馨之时,嬴政明明见到庞卫已经和王贲摒弃前嫌,如今李园又为何这般说?
似乎是看出了嬴政心里所想,李园说道:“虽然我家二少爷和王贲小将军已经冰释前嫌,可我家相邦却依旧对此事耿耿于怀,又岂会不暗恼?”
李园的话听着很有道理,可嬴政分不清李园的话里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打发走李园,嬴政对站在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赵高问道:“赵高,你觉得王翦和庞癝之间究竟有没有勾结?”
赵高回道:“微臣也不敢妄言,不过方才李园话里的意思,只怕庞癝是暗恼王翦将军的吧!”
赵高虽然是自己的近侍,可他的话嬴政也只是听听而已,并不会赵高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嬴政心里想着:“如果王翦没有和庞癝勾结的话,那么为何昨天李园会去拜会王翦?为何方才李园说起王翦和王贲之时,脸上没有一丁点的恨意?”
嬴政越想越不对劲,愈发觉得其中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蹊跷。
“难道说王翦和庞癝暗中早有勾结?”
这个想法一出现在脑海,便挥之不去,嬴政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如此。
嬴政本来就对王翦忌惮不已,如今心中又起了怀疑的念头,愈发觉得王翦就是庞癝安插在秦国国内的一枚棋子,不只是王翦,只是朝堂大臣之中还有人暗中与魏国勾结,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在背后捅秦国一刀。
离开王宫后,李园不禁长出一口气,这才感觉自己的后背上满是汗水,十分的难受。
像李园这般的人物,可能没有什么治国之才,可如果论起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只怕没多少人是他们这类人的对手!
你可以说李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可即便是这般的小人,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来的作用可以抵得上十万大军。
就在李园完成自己的任务打算回国之时,大梁城中的庞癝却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亡故的燕国太子丹的门客荆轲刺杀了赵国相邦李牧。
庞癝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讶的合不拢嘴巴,再三向安插在赵国的密探问道:“李牧真的被刺死了?”
密探回道:“千真万确,小人离开灵寿之时,灵寿城中已是一片缟素!”
说来这事也算是巧合。自蓟城被李牧攻破之后,燕太子丹殉城而亡,其中不少燕丹的门客也随之而去,唯独一个叫荆轲的门客逃了出去。
荆轲无时无刻不想着为太子丹报仇,可因为李牧身边一直都有亲卫相随,这使得荆轲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李牧军人出身,最看中英勇之士,在打听清楚这件事之后,荆轲便在半年前选择了化名从军。
因为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的缘故,荆轲很快就得到李牧的赏识并提拔其为自己的亲卫。
这对荆轲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事,一旦自己成了李牧的亲卫,那就代表着自己有了和李牧独处的机会。
于是荆轲便一直隐忍不发,等待合适的时机动手。
直到十天前,荆轲终于找到了和李牧独处的机会。
十天前,秦国使臣姚贾出访赵国,想与赵王商议合纵抗魏之事。
眼下魏国一家独大,无论是对秦国还是赵国,都没有好处可言,故而赵王欣然同意了秦国的建议,并命李牧代表自己和姚贾商议伐魏之事。
李牧也明白,如果再放任魏国扩张而不施以限制的话,只怕赵国的亡国之日也没有多久了,故而欣然同意的赵王的命令。
当时的李牧府邸,李牧宴请姚贾,两人一边饮酒,一边商议。
姚贾道:“我王的意思是,三个月后秦、赵两国共同出兵,我大秦锐气东出函谷,赵国铁骑则由邯郸南下,不知李相以为如何?”
“关于这一点,本相没有意见,就是不知此番秦国打算出兵多少?”李牧问道。
“此番我王计划出兵三十万!”姚贾自信满满道,“不知赵国计划出兵多少?”
“既然秦王有如此气魄,我赵国也不能屈于人后,赵国也出兵三十万伐魏,不知贵使可满意?”李牧问道。
“自然是满意的!”姚贾点了下头,而后又道:“不知攻下来的土地到时候如何划分?”
李牧笑道:“自然是各平本事,谁攻下来的土地归谁!”
“我王也是这个意思!”姚贾说道。
事情商议完毕,李牧、姚贾两人不由心中兴奋,便多喝了几杯。
姚贾喝的酩酊大醉,而李牧却还保持着几分清醒,喊来在门外当值的荆轲:“将姚贾大夫送回驿馆,回来后来本相书房,本相有事情要交代!”
“诺!”
荆轲答应下来,送姚贾到驿馆之后便匆匆回了李牧家中。
荆轲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这次不能把握住机会的话,下次再想独自见到李牧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故而,荆轲前去见李牧之时,腰间挂着一把长剑。
待进入书房,荆轲见里面果然只有李牧一人,心中隐隐有几分兴奋,握着剑柄的手不由紧了紧。
李牧并未注意到这些,而是头也不太便道:“你拿着本相的手令前去军中,请几位将军过来!”
良久,李牧并未听到回答之声,不由抬头看去,只见荆轲正眼神犀利的看着自己,右手放在剑柄上做拔剑状。
“你做什么?”李牧登时大惊,急忙起身躲避。
“杀你!”荆轲拔出长剑,一往无前的向李牧刺去。
书房的空间比较狭小,李牧根本就没有多少腾闪的空间。
再加上李牧今日喝了不少酒,脚步有些虚浮,荆轲逮着机会,一剑便刺穿了李牧的胸膛!
第285章 战国策() 
想李牧也是一代名将,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并且杀死他的还是自己的亲卫,这一点是李牧自死都不能相信的。
荆轲刺死了李牧,自问可以告慰太子丹的在天之灵,又自觉自己无法逃出生天,遂自杀而亡。
死前,荆轲在书房的墙壁上留下了“杀人者,荆轲也!”六个鲜红大字之后便自刎而亡。
待李牧家中下人发现自家主人死亡的讯息,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李牧的去世震惊了整个赵国,赵王下令彻查此事,荆轲的身份很快便被扒了出来:先燕太子丹之门客。
赵王气闷不已,燕王喜远遁辽东,而太子丹又早已战死,赵王即便想给李牧报仇,可最后发现却找不出仇家。
庞癝听到李牧被刺死的消息后,虽然十分惊讶,但却并不感到丝毫的意外。毕竟春秋战国的数百年时间里,不乏有国君、大臣被刺杀,在前世,荆轲刺秦王可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除此之外,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韩让,豫让刺赵襄子等典故,只要是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的。
听闻李牧去世的消息之后,庞癝的心情变得格外的愉悦。
前世的李牧被猪队友坑,自然让人觉得怜惜。
可李牧现在毕竟已经变成了魏国的敌人,庞癝自然不会因为李牧的去世而有丝毫的惋惜:谁让他现在已经转变为了自己的敌人了呢?
无可否认,庞癝已经变得愈来愈铁石心肠。
当然,庞癝自然也从密探口中地址了秦、赵两国欲合谋伐魏之事。
虽然李牧去世,可秦、赵联合之事却已经势不可改。
赵王嘉毕竟不是他前世的那个只知道贪图玩乐兄弟,自然知道如何做才能对赵国最为有利。
更关键的是,河洛一战中,庞癝让自己苦心积虑多年才打造出来的重骑兵暴露于世人眼中,虽然最后王翦设伏击杀了绝大部分的骑兵,可重骑兵的优势在王翦、李牧这些人眼中已经显露无疑。
也因此,秦、先两国花费了海量的钱粮来打造重骑兵,以图抗衡强大的魏国。
特别是对赵国来说,重骑兵的意义非同反响。
自赵武灵王以来,赵国便一向以骑射著称于世。而重骑兵的出现,对赵国来说无疑好处最大。
而以李牧之能,再加上重骑兵的威力,庞癝很难找到克制他的方法。
“如果有火药出现,那就完美了!”
庞癝也想让火药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