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魏》第199章


张良笑道:“韩非公子确实与相邦关系莫逆,可你也不要忘了,韩非公子可是法家之人,他的书亦是法家之言。而我亦曾有幸拜读过几本,其中谈论的多是要君王集中权力于己身,大王看完之后自是非常喜爱。然而这对相邦而言却并非好处,因为在相邦看来,将一国全部权力都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实在是极大的谬论。虽说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而且更能发挥效率,可却也有极大的隐患在内。如果国君圣明,一切自然都好说,可如果国君是一个昏庸无能之人呢?那将一国权力全都集中在一个昏庸无能之人手上,那结果会是什么呢?”
“轻则民不聊生,重则国破家亡!”想也不想,萧何便回道。
“不错!”张良点头道,“这正是相邦为何大王多看法家典籍的原因所在。天下列国,除了秦国将一国权柄都集中于国君之手外,其余诸国均为有此等做法。秦国自献公以来,除却孝文王、庄襄王昏聩之外,其他国君都算得上是英明神武之人。而且惠文王、庄襄王虽然昏聩,然而他们在位的时间却都很短,一个在位三年,一位更是在位只有三日,所以一些弊端在秦国并未显现出来。可如果一个集全国权力于一身的昏聩之君在位时间再长一些呢?不知你可曾想过?再说!”
顿了顿,张良又说道:“君权和相权历来都是相悖的,现在大魏是相邦当政,如果大王想要收回权力,势必要损害相邦的利益。而如果相邦这样一直执政下去,大王亦是不愿意看到的,这才是大王与相邦两人心结之所在!”
“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吗?”萧何问道。
“没有!”张良摇了摇头道,“君权与相权历来都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君强则臣弱,臣强则君虚,根本就无法缓解。秦国穰侯魏冉、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等强臣当政之时,天下又有几个知道秦王、楚王、齐王是谁?而齐威王、楚威王、赵武灵王、燕昭王以及现在的秦王嬴政当政之时,又有几人会记起其手下的大臣?诌忌、田单、昭阳、张仪、肥义等人的才能不输于魏冉、黄歇、田文,然而因为君王强势之故,只能匍匐于强君手下做事,不敢有丝毫违背。”
“你所说之言乃是实情,可现今相邦亦是强势之人,而大王虽然还未成年,可从其性格来看,亦是强势之人,待大王成年,只怕大王与相邦亦要水火不相容了!”萧何感慨道。
“希望大王和相邦到时候能够相互妥协吧,如若不然,对大魏来说是祸非福!”张良亦感叹道。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了下来,心中无不为魏国的前途而担忧。
良久,萧何方开口道:“距离大王成年还有六年的时间,而这六年时间,想必相邦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的!”
“希望吧!”张良心里却并没有这么乐观,反而心中有些担忧。无论是萧何还是张良,自在魏国出仕以来,身上都打下了庞癝一系的烙印,这是他们想摆脱也摆脱不了的。
而反观庞癝,虽然心中有所忧思,然其所忧思者,并非自己以后的权力会被逐步的削弱,而是忧思魏王平心中的政治倾向。
以前魏王平倾向于儒家之时,庞癝担心不已,现在魏王平对法家典籍产生好感,庞癝亦感到忧思。感觉自己每每教导于魏王平,可魏王平却总是当面一套,过后又是一套。然而庞癝却没有想过,如今的魏王平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正是人这一生中最为叛逆的年纪。
就好比后世的初中生。高中生,已经开市逐步的有了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却总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可如此做的最终效果,大多是事与愿违而已。
故而,一旦想清楚了这一点,庞癝便不再在这方面纠结。庞癝自己虽然已经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权臣了,且身为执政的相邦,自己有资格,也有权利教导魏王平,可魏王平毕竟是一国之君,庞癝除了好言相劝亦或旁敲侧击之外,根本就不能像教导自家孩子那般,一个不学好就对其大加斥责亦或是打骂于他。
果然不出张良所料,巡行的队伍在到达了陈郡之后便开始停足不前,三天后,庞癝下令命队伍开始向北转,沿着鸿沟乘船北上回归大梁。
第271章 秦王嬴政() 
公元前二百三十二年秋,庞癝嫡子庞卫正式前去秦国迎接秦国公主嬴馨儿为妻。秦国君臣只是将这一门婚事当做是政治婚姻而已。可百姓却不这么想,在百姓看来,这秦国公主和魏国相邦之子成亲,那么以后秦、魏两国将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毕竟两国多少也算是沾亲带故了不是?
这只能说明百姓的想法实在是太过淳朴了。这数百年来,列国王公贵族之间联姻已经是家常变法,可还不是照样打的风风火火?
血的教训就在前面,可百姓们总是记不住,一次又一次的生出天真的想法。
不过好在,这两年秦、魏两国确实没有发生过大战,只是在边境有些小冲突而已,并未酿成大战。
庞癝长子庞援成亲之事,庞癝请了廷尉韩非带着庞援前去韩国迎亲,而庞卫是庞癝嫡子,论出身,自是比庞援要好上一些,故而庞癝在出发前,亲自登门并请动了典客唐雎,由唐雎携庞卫一同前往秦国迎亲。
虽说唐雎和韩非同为魏国九卿之一,官职并不分高低,可唐雎却是名满天下的名士,德高望重至极,无论到了哪一国,都会受到各国君王的礼遇,而韩非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故而庞癝请唐雎携庞卫前去秦国迎亲,身份合适至极,也算给足了秦国面子。在魏国,官职比唐雎要高的,无非是庞癝、尉缭、范增、魏郊四人。然而魏郊也还只是个少年,范增虽然智谋之名满天下,然而终究比不得唐雎德高望重。
在现今的魏国,论起德高望重,即便是做了二十多年太尉之职的尉缭也稍逊唐雎半筹,唯一能压倒唐雎的,就是相邦庞癝了。
上了年纪的人,都只是庞癝在邯郸之战时如何细细谋划,将魏国这个早已破落不堪的国家一点点从衰亡的道路上拉出来,并一点点的超越身旁一个个国家,最终力压秦国,成为天下霸主的。
列国君臣对庞癝怀恨在心之人大有人在,然而却无一人敢于质疑庞癝的能力,说起庞癝,即便再反感之人,也不得不佩服其才能。
然而庞癝是庞卫父亲,不能前去迎亲,故而只能让德高望重的唐雎前去了。
唐雎来到秦国,自是收到了秦王嬴政隆重的礼遇,秦王嬴政亲自出城前去迎接唐雎不说,还在当晚给唐雎接风洗尘,可谓给足了面子。
席间,无论是唐雎还是庞卫,面对秦国君臣的敬酒,都是言笑晏晏的却之不恭。即便面对差点杀了自己的王贲,庞卫依旧面不改色的与其笑谈,可谓惊煞了旁人。
这还是那个天下间有名的纨绔子弟吗?
想想以前庞卫的顽劣性子,即便秦国君臣也有所耳闻,而如今呢?如今的庞卫面对差点杀了自己的仇人,都能面不改色的与其笑谈,宴会上的秦国君臣无不惊讶。
唐雎见庞卫有如此表现,自是欣慰的点了点头,心中说不出的满意。
庞卫虽然不少唐雎的儿孙,可说到底庞卫也算是唐雎看着长大的人了。唐雎历来对魏国忠心耿耿,而对于将魏国从濒临灭亡的深渊中拉出来并且并一步步将其变得强大无比的庞癝,唐雎自是十分欣赏。在爱屋及乌之下,唐雎也便有些喜爱庞卫这小子了。
其中最为惊讶之人,莫过去差点在战场上将庞卫杀死的王贲本人了。
王贲惊讶的对庞卫说道:“我差点就将你给杀了,你就一点也不恨我?”
庞卫笑道:“战场上刀枪无眼,更何况当时咱们是敌人,你杀我是天经地义之事,我为何要憎恨于你,要恨,我也只是恨自己技不如人而已!”
王贲听闻此言,对庞卫的态度肃然改观。原本王贲之事以为庞卫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纨绔子弟,自己差点杀了他,他一定对自己恨之入骨才是,刚才若无其事的表情,也只是做给旁人看的,可现在一听庞卫如此说,王贲对庞卫肃然起敬,对着庞卫恭敬的一拜:“不想庞兄竟是如此心胸开阔之人,王贲粗鄙之人,不懂得说什么大话,不过对庞兄却是打心眼里佩服。”
“庞兄,请满饮此杯!”说着就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请!”庞卫同样如此。
一杯酒水,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