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特工:绣衣直指》第101章


纠钡恼惺匆雷约骸?br />
起初刘不周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破解此劫。
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那一天天空中出现的“荧惑守心”之象让刘不周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因为医官们给他治伤的时候会用矾石磨粉来为他已经化脓的伤口把干,刘不周就趁着医官们不注意偷偷的用矾石粉化在清水中,然后用毛笔蘸着矾石粉的水在他经常用的那块白色手帕上写下了这个计划。
而矾石有一个特性,就是字上的水分一干,这些用蘸着矾石粉的水写出来的字就会消失,所以那些一直跟在刘不周身边的医官和内侍们都没有发现手帕上的字。
因为永昌殿的守卫太过严密,刘不周连大门都出不去,所以接下来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这块手帕送出去。
卫青那一次跟随着送饭的内侍们找到了刘不周所在的永昌殿,所以刘不周在卫青再次躲在永昌殿不远处窥探里面动向的时候假装故意逃跑,冲出永昌殿大门,他的真实目的绝非真的想就此逃走,而是要引起在外面偷窥的卫青的注意,从而将手帕送到卫青的手里。
后来刘不周在与众侍卫撕扯的过程中故意将手帕脱手,这块手帕才最终落到了卫青的手中。
虽然当时卫青没明白刘不周眼神和摇头的含义,但事后终于想明白了那个眼神、那个摇头以及那句“既然还是要我死,何必要治我”组合起来的含义,那是刘不周告诉他有人害他,不要贸然来救我,手帕里有答案。
卫青赶紧马不停蹄的将手帕送到了建章酒舍,交到了奥琪布和百里卿的手中。
虽然奥琪布并不懂得这块手帕里的秘密,但是百里卿却是深谙此道的高手,他将手帕浸透了清水之后,矾石粉写出来的字再遇到水后又再次闪现,刘不周在手帕上写下的密信就赫然浮现在手帕之上了。
用矾石写密书、密信是古代谍报人员特有的传递机密情报的手段,在科技技术非常落后的古代,这个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事件都是谍报人员用这种方法将有价值的情报传送出去,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的。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战国时,秦国宣太后芈八子和儿子赢稷被排挤去了燕国为人质,秦武王暴死后,秦王之位空缺,正是宣太后留在秦都的内线用矾石粉写成密信,骗过了秦国边防守将的盘查,将消息及时的送到芈八子的手中,母女俩才第一时间赶回秦国趁着武王的其他兄弟还没来得及反应,就率先夺取了王位。
樛雨诗听到这里,大为不解的问道:“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叶大哥被软禁在永昌殿,不能离开半步,他是如何得知卫大人就在永昌殿外的呢?”
百里卿不无得意的回道:“樛妹妹问得好,看来你听的非常仔细,之所以叶大哥能够获悉卫大人就在永昌殿外,那是因为当时在叶大哥的身边有一个人告诉了他!”
第97章 『至交』() 
樛雨诗闻言就更为不解了,她问道:“这人是谁?”
百里卿神秘兮兮的回道:“他就是叶大哥身边的那个医官淳于意。”
这个医官淳于意原本是百里卿早就安插在皇城里的一个卧底,其目的本来只是打探皇城内后宫中的一些消息,当初并未想到会在刘不周遭遇此劫时派上用场。
这一次淳于意被派去为刘不周治伤,淳于意知道外面的百里卿等人一定急于想知道刘不周在长乐宫中的情况,所以他一直想将刘不周这边的情况传送出去让百里卿知道,但怎奈窦太后发下懿旨,严令所有为刘不周治伤的医官和服侍他的内侍都不得离开皇城。
而淳于意在宫中又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帮助他将消息送出去,正在他苦于没有办法的时候,在一次刚为刘不周做完治疗离开永昌殿时,淳于意无意间发现了隐藏在大树后面的卫青,此后他就开始特别关注卫青的动向,发现卫青几乎每天都会来永昌殿附近徘徊,所以就将此事告知了刘不周。
这才让刘不周想出了假意逃跑,实则将密信送出给卫青的计划。
樛雨诗这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随后她又问:“那叶大哥的密信中写了些什么?”
百里卿就将刘不周送出的这封密信中的内容告诉了樛雨诗。。。。。。
刘不周在这封密信中告诉他们,窦太后要拿他给景帝殉葬,众人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果然那窦太后没安着好心,竟然会使出如此决绝的办法来要刘不周死。
而刘不周在密信中同时告诉他们,他曾读到过一本叫做竹书纪年的古籍,书中详细记录了商、周、春秋时期所有出现过的“天狗吞日”之象,也就是现代人所知的日全食,而且书中还特别记载了几乎每次“天狗吞日”之象出现之前通常当地都会有“荧惑守心”的天象出现,所以那天他看到天空出现了“荧惑守心”之象后就猜测都城长安不久将会迎来一次“天狗吞日”之象。
刘不周正是依此才做出了这个大胆的计划,其实在他的心里也并非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无论他的这个推测准确与否,在当时那样紧迫之际这已经是他能够想出的唯一的办法了,所以别无选择,只有赌上一把了。
刘不周在密信中让奥琪布和百里卿他们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才有可能让他躲过此劫。
樛雨诗听后,不可置信的说道:“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那个天狗吞日之象,至于此天象能否出现,以及何时出现,其实叶大哥也是没有把握的,就算真如叶大哥所预料的,不久将出现天狗吞日之象,可是大行皇帝的下葬吉日是由那个大方士李少君来卜算的,此人与叶大哥素不相识,他怎么就能刚好卜算出大行皇帝在天狗吞日之象发生之日下葬呢?这也太冒险了吧!”
百里卿看了一眼身边的阿玉奇,然后煞有介事的回道:“因为这位大方士李少君其实是叶大哥的师傅剧孟大师的至交!”
原来刘不周在密信中特意告诉百里卿此事的成败就在大方士李少君了。
这位李少君不仅是大汉帝国中名声最为显赫的方士,占卜星象、奇门遁甲、五行八卦、炼丹增寿无一不精,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刘不周的师傅剧孟大师的多年至交,想当年七国之乱时二人就已是生死之交,曾携手共破叛军。
所以百里卿让阿玉奇带着刘不周的这封密信快马去见剧孟大师,在得知了刘不周身陷不测的消息后,剧孟大师马上出面请出了大方士李少君来帮忙,面对老友的恳请,李少君怎能不同意。
经过他的占卜,证实了刘不周的推测是对的,都城长安确实在不久之后将会出现一次“天狗吞日”之象,这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然而接下来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窦太后义无反顾的决定让李少君来为景帝下葬卜算吉日。
这就体现出刘不周的心思缜密了,他最初认为李少君是最为合适的人选,除了上述天下闻名和剧孟至交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李少君的确曾经在汉文帝时卜算出如果由景帝继位必会引来同室操戈之乱,当然这并非因为李少君是窦太后一派的人,而仅仅是因为基于他的占卜结果而已。
但是窦太后和刘霖萧他们可未必这样想,一切能让他们打击王皇后和太子刘彻的机遇,他们都不会错过的。
所以刘不周马上意识到,这个前尘往事却可以成为他加以利用的引擎。
窦太后和淮南王刘霖萧的心思天下人皆知,所以就有了太子刘彻和南宫公主兄妹二人在未央宫外的那一次关于担忧由大方士李少君来为景帝卜算下葬吉日的谈话。
如果是由刘彻、南宫或者王皇后来推荐李少君的话,那么窦太后必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刘彻和南宫就特意为淮南王刘霖萧演了一出戏,故意引导藏在暗处偷听的刘霖萧认为请来李少君是对他这方有利,同时会压制刘彻这边的运势,让他心甘情愿的主动向窦太后举荐了李少君。
刘彻实在太了解他这位皇祖母的心思和性格了,所以刘彻在刘霖萧推举李少君的时候假意极力的阻拦,这样就更坚定了窦太后选用李少君的决心。
而此时的大方士李少君已经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到了刘霖萧的淮南封国,就是在等待刘霖萧主动上钩来邀请他。
经过这样一番精心的安排和设计,窦太后和刘霖萧果然中了计,李少君就顺顺利利的被刘霖萧请到了都城长安。
这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