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百晓生系统》第41章


边让双手托着她的手臂,叹息了一声又道,“你父亲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他与我来信时常念叨着你,无奈我四处打听你的消息,可终究没有你的下落,今儿怎么返回陈留来了?”
蔡琰泣诉道,“老家早已被恶霸霸占,颠沛流离,无处安生文姬只恨不是身为男儿身,无以为父亲做点儿什么,又怎敢来叨扰边叔父”
“你从小边好强,长大了还是这般。”边让叹息道,“又说什么叨扰,以后叔父的家就是您的家”
边让将蔡琰扶了起来,又道,“贤侄女,里面说话。”
随后又看向顾人玉与典韦,脸上犹疑的问道,“这两位是?”
在古代封建礼教之下,两个男子与女子一路同行,边让自然多了一个心眼。
蔡琰擦了擦眼角的泪珠,“这两位是我的朋友。”
边让却面露为难之色,显然并没有将典韦与顾人玉引入府中的打算。
顾人玉也是个识趣的人,于是拱手笑道,“边前辈,在下与文姬姑娘偶遇,既然她如今已有安生之所,就有劳边前辈了,在下就告辞了。”
典韦见顾人玉如此说,也是看明白了,随即也拱手道,“告辞。”
边让亦拱了拱手,没在说话,随后又对蔡琰道,“贤侄女,快到屋里歇息。”
蔡琰双手拽着裙角走到府门前,却回过头来看了顾人玉一眼,顾人玉也站在一颗大树下,也对她微微一笑。
蔡琰脸上浮现一抹嫣红,转头唤过那俏丫头低头耳语了几句,然后伸手入怀摸出了什么东西递给了俏丫头。
那俏丫头却又朝着顾人玉与典韦追了上来,她向着二人说道,“喂,等一等。”
顾人玉回过头来,笑道,“请问姑娘还有什么事吗?”
俏丫头道,“我家小姐,有两句话要我告诉你。”
顾人玉道,“请讲。”
俏丫头道,“第一句是,非常感谢二位恩公。”
“第二句呢?”顾人玉问道。
俏丫头道,“盼来日再会!”
“就这么简单?”顾人玉问道。
俏丫头皱眉,嗤之以鼻道,“你以为呢?”
顾人玉摸了摸鼻子没有答话。
俏丫头却又问道,“二位可是要前往巨野?”
典韦点了点头,“没错,我将与顾兄一同前往巨野,与那宋河较量一番。”
“好了,我知道了。”俏丫头道。
顾人玉却又问道,“你问这个干吗,你好像对我们的行踪很感兴趣?”
“呸”俏丫头嗔道,“谁对你感兴趣,我只是替我家小姐。”
随后心知说漏了嘴,又慌忙闭嘴。
顾人玉却调笑道,“你对我们不感兴趣,其实我对你这个丫头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俏丫头一下子倒是没有反映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她瞪大了眼睛看着顾人玉。
顾人玉坏坏的笑,“还未请叫姑娘芳名?”
顾人玉本以为这丫头并不会告诉自己的名字,却没想到,她却一改先前的态度,笑道,“桃夭,逃之夭夭的桃夭”
说完之后,却又自顾自夸赞道,“好听吧,这可是我小姐给我取的,说是取自诗经国风中的一首诗。”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顾人玉调笑道,“聪明小姐,俏丫头,真是绝配。”
随后瞪着她有些圆圆的脸蛋看了又看,直看得脸颊似火烧般滚烫,然后双手捂住自己的俏脸,从未有过的娇羞模样,一溜烟儿的跑了。
蔡琰去到边让府上,将这几天发生的事,从恶虎岭遇匪,再到顾人玉与典韦相救,然后再杀死程二狗为叔祖父报仇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告诉了边让。
顾人玉则与典韦一道返回陈留。
第52章 揭榜() 
回到陈留城的时候,已是未时末了。
顾人玉与典韦二人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城门口一群百姓围在城门下,对着一副画像指指点点。
旁边还有一队手持长矛的守城士兵。
顾人玉斜眼瞥去,暗忖道,“莫非,海捕文书已经下达陈留,城门口挂着的是我的画像,这是来逮捕我的?”
当下不敢怠慢,勒住马缰,停在了城门外。
典韦正在马上说道,“顾兄,穿过陈留,咱们便直往东郡去会会那宋河。”
忽然见没有了顾人玉的踪影,马上回过头来一瞧,顾人玉已经圈转马头,将身形隐在一颗大树下。
典韦不解的问道,“顾兄,怎么不走了?”
顾人玉笑了一下,“典韦兄弟,城门口太也拥堵,不若绕城而去”
典韦讶然道,“绕城而走,可要多绕一个时辰的路,再去东郡的话,只怕要摸夜路了。”
又朝城里看了看,暗自纳闷,人也不是很多。
随即又唤道,“顾兄,走吧。”
典韦当下打马来到城门口,往拥堵的人群挤去,顾人玉只得跟上,但走到城门口,发现这些守城的兵丁目光并没有子啊自己的身上,这才放心了下来。
但发现城门口所贴的告示,并非是自己的,而却是兖州刺史刘岱招募勇士的文檄。
典韦生性嫉恶如仇,见众人在城边交头接耳,说着话,便也挤了进去,正看着城墙上贴着的告示。
于是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旁边有群众道,“听闻有一伙强贼,将刺史大人的女儿给掳了去”
又一人讶然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绑架刺史大人的掌上明珠?”
旁边那人又道,“听闻这伙强贼势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早已不惧怕官兵,刺史大人也是束手无策。”
兖州刺史刘岱,可是正宗的汉室宗亲,虽然东汉也日渐衰微,但也是一方霸主,这些群众纷纷摇头,表示难以自信。
旁边一位手持长矛的兵丁道,“瞎嚷嚷什么,若有人发现刺史大人千金的下落,尽快来报,定有重赏。”
典韦将城墙的告示一看,立刻义愤填膺道,“想必必是那疑惑强贼干的事,今儿我们就揭了这榜文,帮刺史大人一把如何?”
典韦说完看向顾人玉。
顾人玉暗自寻思,这榜文不清不楚,恐自惹麻烦,但转念又一想,如果真如这群众所说,那伙强贼惹恼了刘岱,这事办起来倒是简单,兴许还能从中获利。
何况典韦都已经这么说了,也不好拂他的意思,只笑道,“既然典兄如此笃定,是那一伙强贼所干之事,顾某自欣然愿望。”
典韦长戟一挑便将那榜文挑了下来。
守城的兵丁,立刻涌了过来,其中一领头的官兵道,“大胆,刺史大人的榜文,也敢随便撕扯?”
典韦道,“这榜文,某接了,请速引某去见刺史大人,耽误了刺史大人的大事,你可担待不起。”
守城的兵丁,见典韦身材魁梧,更是将两把长戟横在马前,气势甚是骇人。
又见一身红衣的顾人玉也是气度不凡,当下不敢怠慢,立刻带领着两人,往城中而去。
官兵先将两人引到太守张邈府上,禀明来意之后,张邈亲自从府中迎了出来接见二人,见二人皆是不俗之人,引为上宾。
张邈身材不高,但却很是魁梧,穿着一身绿色长袍,在客厅中主座落下。
顾人玉看着这个人,心底却是露出苦笑,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的不让张邈与典韦谋面,却不想他们终究还是碰上了。
张邈笑着道,“听闻两位壮士,揭了榜文,莫不是已知晓刺史大人千金的下落?”
典韦拱手道,“某早已听巨野强贼出没,据榜文所说,刺史大人千金,去往九云山上山还愿,路过此处被歹徒劫掠,想必定是这伙强贼所为。”
张邈笑而不答,把着一盏茶喝了一口,随后将两人又打量了一眼,又问道,“还未请教两位壮士大名?”
典韦以为张邈不信任自己所以才有此问,于是拱手道,“某姓典,名韦,地道的陈留人。”
“哦?”张邈笑道,“可是那打虎英雄典韦?”
典韦恭谦道,“英雄不敢当,匹夫尔!”
张邈又问顾人玉道,“这位壮士又姓甚名谁?”
顾人玉亦是自报家门,没想到说出的名字之时,张邈面色立刻大变,拍案而起道,“来人啊,将这钦犯给我抓了。”
裂开从客厅的帷帐之下,几十名刀斧手一拥而入,团团将顾人玉围住。
顾人玉下意识戒备,倚天剑已经在手中,沉声问道,“早已听闻太守大人侠义之名,却不想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