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旅程》第443章


“哦,大约多少人?”
“粗略估计有五六万之众,不过天色渐暗,人数不好估计。”
“再探。”
“诺。”
张次公看着探马远去的背影用力握着刀把对卫青说道:“将军,下命令吧,这次终于有仗要打了。”
卫青坚毅的面容略微紧张一下立刻又变得舒展,心平气和的对张次公道:“在不知道敌情的情况下,不适宜与之正面作战,要沉住气。”
“请将军吩咐。”
“小声传令下去,就地埋伏,做好战斗准备,听从下一步命令,在没有得到我的命令前任何人不能轻举妄动。”
“诺。”队伍中的传令兵低声的人传播了开去,大军瞬间在这丘陵的凹沟中埋伏了下来。
这次传令兵又匆忙前来禀报道:“报将军,匈奴人马大约有十万之众,正在浩浩荡荡向这方驰来,请将军定夺。”
卫青略思片刻对张次公道:“你挑选的五百将士听命,马上换上匈奴人的服装,打上匈奴人的旗帜,跟着我前去迎敌,剩下的兵士原地待命,不要轻易暴露目标。”
“诺。”
卫青也换上匈奴将军的服装,带领五百人马冲出丘陵,向匈奴大部队的方向奔驰,没有半个时辰就看到了匈奴的大批人马,双方离得越来越近,突然对方的先头部队停了下来,卫青一伸手势,五百人也停了下来,卫青对张次公小声道:“用匈奴语问他们是哪个部落的人马?”
张次公心不慌气不喘的用匈奴语问道:“对面是哪个部落的?”
天色正好暗淡,双方只看到匈奴旗帜飘舞,人的面容分辨不清楚,对方一听是自己人一样的问话就高声回答道:“我们是白羊王大军受大单于之命在搜寻汉军,你们是那部落的。”
卫青小声说:“告诉他们,我们是左谷蠡王手下的先头部队,受大单于之命前来接替这一带的巡逻,防止汉军偷袭,大单于命令你部迅速向王庭方向靠拢。”
对方一听是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先头部队,不好招惹,马上口气缓和回答道:“好的,我部马上向王庭靠拢。”
只见对面的大军瞬间转向,由向南转向向西缓慢移动,这时的卫青马上吩咐探马道:“马上通知大军从这里快速通过。”
“诺。”
没有一个时辰的工夫,趁着黄昏的夜色,在白羊王大军消失的背影中穿越这个危险区域。
卫青又问一下向导道:“如果我算的不错,这里离龙城应该有一个时辰的路程。”
“将军说的不错,最多一个时辰就可以到达龙城。”
卫青吩咐探马道:“悄悄的前去打探龙城的情况,看有没有伏兵,迅速报我。”
“诺。”
探马远去,卫青吩咐道:“就地安营扎寨饱餐后休息,明早丑时用餐后出发。”
“诺。”
卫青一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不停的在军营中巡逻,就在子时刚休息一个时辰,就听到探马来报道:“报将军,龙城一切正常,城内灯火通明,没有太多防守力量。”
“好,太好了。”
接着又一探马来报道:“报将军,在西方又发现一批人马向这边缓慢移动。”
卫青心中猛然一沉想道:“难道白羊王大军走到王庭得之中计之后又折返回来了,不好!”卫青想到这里对探马接着问道,“大约多长时间能这里?”
“一个时辰左右。”
卫青马上命令道:“传令下去,队伍立刻用餐,一刻钟后出发。”
“诺。”
营寨瞬间收拾完毕,卫青带领大军向龙城方向快速移动,在黑暗的夜色中,龙城被围的水泄不通,然后卫青一声令下,三万人马杀入龙城,可怜了在睡梦中匈奴守军和匈奴的贵族们,哭天喊地四处奔逃,没有半个时辰,战斗结束,斩获匈奴并士兵一千余人,俘获贵族一千余人,牛羊贵重物品无数,卫青命令道:“带上龙城所有能吃的食物和俘虏,快速向南撤。”
卫青的部队动作熟练的向南返回,探马发现的不明移动人马就是白羊王的小股队伍,半夜见到军臣大单于,知道了中计,在大单于的训斥声中迅速返回,大军一夜的奔波已经很劳累,所以行动缓慢,突然听到龙城被偷袭的消息,就迅速赶去,此时那里还有卫青大军的身影,在后面追赶了一个时辰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仰天长叹一声道:“汉军中出高人了,难道狼牙王不保佑我大匈奴了吗!”
第228章。建苍海郡() 
卫青率领大军顺利返回雁门郡,郡守看到俘获了大批匈奴人马和牛羊,乐得合不拢嘴,竖起大拇指道:“卫将军威武,旗开得胜,以最少的伤亡得到如此丰硕战果,不简单,不简单。”
卫青施礼道:“郡守过奖,接下来郡守更要严防死守雁门郡了,匈奴人一定会气愤至极再来偷袭边关。”
“有道理,我马上吩咐下去,严加防守。”就是这样一个小胜仗让雁门郡守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也不敢轻视卫青了。
卫青一路大军大捷的消息被军中长史写成文书快马传回长安,刘彻听完喜不自胜,在长安张灯结彩迎接卫青的胜利凯旋,刘彻握着卫青的双手道:“仲卿此役大胜而归,朕如何奖赏你呢。”
卫青深施一礼道:“陛下,臣这一仗依旧全靠天意,并非臣的功劳,就不用奖赏了,在战争的过程中臣想到了一个对付匈奴的新办法,如果可行待到大获全胜时奖赏臣也不迟呀。”
“哦,如此甚好,走,到殿内讨论一番。”刘彻拉着卫青的手走进大殿,谒者匆忙展开地图。
卫青指点着地图说道:“陛下,臣这次从雁门郡北上,直接杀到了匈奴人的腹地,如果能够向西再向南切断河南地匈奴部落的归路,就能一举全歼河南地的匈奴敌人,即使不能全歼也能惊得河南地匈奴部落竞相逃亡,这样肯定比偷袭更能震撼匈奴大单于。”
“善,仲卿和朕想到一块去了,此天机不可泄露,下次获胜朕一定重赏。”
正在两个人说话间,谒者飞速来报道:“报陛下,李息一队人马长史发来战报。”
“拿来朕看。”
“诺。”
刘彻展开板牍读完沉默片刻后递给卫青道:“仲卿你来看,李息这算是逃避罪责吗,一定要按律问罪。”
卫青看完后才知道板牍大意是利息率领一路人马在草原上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匈奴的一兵一卒,最后不得已失败而归,现正在代郡休整,请刘彻进一步指示。
卫青看完清咳一声道:“陛下,草原广阔,李将军未遇到匈奴人马是天数所定,没有消灭一个匈奴敌人是事实,但从另一方面自己的人马也没有损失,臣认为可以给李将军一次机会。”
“此话怎讲。”
“这次偷袭了匈奴人马,他们定然急着找我大汉报仇,可以下旨让其带领人马在边关就地扎营,自备生活物资,保存实力,加强队伍训练,等待下一步作战旨意。这样边关有危机了也好有一支有生力量去迎战。”
刘彻听了卫青的话细细思量后道:“好主意,先让李息带领一万人马驻扎边关,等待下一步作战计划。”
就这样李息被暂时搁置在边关,卫青返回长安交差,回到建章营与将士门痛饮,有些不明白道理的将士就在卫青耳边道:“将军,我们这次远程奔袭匈奴,再次取得胜利,没有一点奖励,这皇上好像做的有点不太对呀。”
卫青听到此话,就正言道:“我等将士之所以入伍从大的说是为了保卫大汉社稷,从实际说就是保护我们的父母妻小,你们说这战争其实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战,是我们的天命呀,天下那里有自己奖励自己的。”
“将军说的有理,将军说的有理。”下面张次公和公孙敖等人皆拍手称赞。
卫青话题一转道:“不过皇上已经许下诺言,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再披上铠甲,骑上战马保卫边关,在皇上的英明神武指挥下会取得更大的胜利,到时皇上会重赏每一个获胜的勇士,这点请大家记下了,如果没有兑现,我卫青愿意代兄弟们向皇上禀报争取。”
“卫将军所言我们信了,希望尽快再次出征。”
“我们抓紧训练吧,只有队伍练的强壮了,队伍拉出去胜算才大。”
安抚完了将士们,一个兵士匆忙走来并报道:“报将军,平阳公主让将军去找她,说有事情相商。”
“好的,知道了。”卫青说完伸手从口袋中取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