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天传》第155章


这些灯笼分作两排,一盏跟着一盏自执阴司那扇大门之中鱼贯而出,每一盏灯笼里都闪着一簇簇明亮的幽蓝色火焰,这些火焰如精灵一般在灯笼里跳动,那忽闪的节奏好似有着特定的呼吸节奏一般。
若是再仔细看,这排作一排的悬空灯笼也略有差异,紧跟在张之出老道士身后的是二十盏巨大的金色灯笼,左右各十盏,每一盏灯笼约莫有一人高,内中更是闪烁着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的有蓝色火焰。这二十盏金色大灯笼华丽无比,其上共有十二门十二角,不但金光四溢,表面更是刻着一道道繁整齐的道家符箓,这些符箓上也不知抹了什么东西,一笔一画鲜红如血,尤其在内中幽蓝色火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煞气逼人,这两排金色灯笼一左一右好似两只匍匐的巨大龙头让人看了不禁有些目眩神迷。
金灯之后则是跟着银灯,银灯八门八角,个头也只有金灯一半大,内中可容纳的蓝色魂火也比金灯少了很多,唯一相似的是,银灯表面也刻着类似的鲜红色符箓,只是这符箓没金灯上的那般复杂。因此,这银灯数量也比金灯多很多,左右约莫各有百盏左右银灯。
随着张之出的快步走出,金灯银灯尽数出门,而在银灯之后,便是跟着一长串一尺来高的古朴铜灯,每盏铜灯之上也有符箓,但内中魂火差不多只有百数。虽说这些铜灯看似老旧,但数量极多,密密麻麻自那执阴司大门之中不断漂浮而出也没个尽头,好似出了洞府的蛟龙身躯一般,不知长短几许。
一直到老道士张之出走出执阴司大门百丈开外,门中的铜灯才算完全出尽,这如长龙一般的铜灯两侧加起来怕是有过千之数。而在两排最后一盏铜灯各自出门之后,天师府另外两位年轻道士也从门内大步走了出来,一左一右护在灯龙最后。
于是,张之出领头,两位年轻道士押后,护着这两条百丈多长的幽蓝色火焰灯龙浩浩荡荡出了城北执阴司,一路往敞开的城东大门行去。
一路上,静候两侧披麻戴孝来给自家先人送行的百姓见到魂灯长龙远远而来,纷纷下跪送行,这次被送往茅山的生魂都是今年刚过世之人,路上百姓看着眼前这浩浩荡荡的魂灯长龙也不知自家先人究竟是在哪一盏灯里,想到好好一个人此刻变成一束随时都有可能被夜风吹熄的微弱魂火更是悲从中来,私下里都捂着嘴低声抽泣。
魂灯如龙,穿街过道,cd城中,万人哭巷,在那两条沉默无声的蓝色长龙过后,无数纸钱洋洋洒洒飘满了半座cd城。
早就候在东大门外的王慎看着远处那两条越来越近的魂灯长龙,忍不住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惊讶道:“这cd道一年死这么多人?”
一旁的董三坡苦笑道:“西蜀道上五州一百余县,共计五六百万百姓,每年送上茅山的生魂就有数十万之多,这还是在好的时候,若是遇到边境战乱,就不知要多添多少冤魂。”
王慎默然不语,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数十万生魂在张之出的引领下出了东大门来到自己身前,饶是他常年下乡收魂见惯生离死别,也一样看得他心中莫名涌起几分悲凉来。
随着魂灯长龙出了东大门,身后跟着的那群密密麻麻西蜀百姓也都拥到了城门口,但东大门处早有值夜的城卫在,而且为了维持治安,兵马司特派了百人精锐守在东大门外,等到那魂灯长龙一出东大门,厚重的城门就缓缓关闭了起来,城内百姓只来得及透过门缝再看最后一眼就被城门阻隔,好似阴阳两断,天地各分。
等到城门完全关上,张之出就对董三坡点头示意,董三坡大手一挥,说道:“亥时已至,送魂上路!”
他话刚说完,就见张之出伸手一指,自他袖口飞出数张黄色符箓射向在场众人。
“此乃我龙虎山神行符,贴于双足之上可聚山川地气助行。”
张之出的话让王慎微微一惊,他看着自己手中接到的那两张绘有奇特红色符号的黄纸符箓翻来看去好奇不已,不过他见众人已经按照张之出吩咐将符箓贴在足底,他也不敢再磨蹭,急忙也将符箓贴在足下。
这两张符箓一贴上自己双足就被一股异力吸附住不会飘落,而随着王慎体内元气一动,果然发觉足下有一道道细微的地下灵气从附近汇聚过来凝于自己双足之下,这让王慎觉得惊奇莫名。
“起行!”
董三坡见众人都将神行符贴好就发出号令,话音一落,张之出首当其冲就飘出十数丈开外,接着他手中道诀一引,悬浮在他身后半空的两道魂灯长龙也突然加速紧追着他而去。
至于春秋府众人,则是在董三坡的安排下分布于长龙两侧护卫,有了这奇异的神行符相助,所有人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在场这十几人修为最差的都是八脉齐通的小周天之境,不出须臾功夫,十数人护着这两条蓝色魂灯长龙就行出了一里开外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188 符箓() 
六月二十四,夜雨,鼎州。
王慎一行人寄宿于鼎州城外某县的一座引魂亭内,自出发日起,这送魂护灯之路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四夜。一路上王慎跟着队伍每天都是昼伏夜出,每日亥时启程,次日寅时赶至途中各地引魂亭歇脚,就算只是夜里赶路,但为免惊扰生人走得基本都是小道。道虽小,可年年送魂都从此经过,所以一路上也没出过什么岔子。
不过,五天前众人就进了这江陵道地界,这么多天他们才从辰州走到鼎州,就是因为江陵多雨。小雨无碍赶路,但瓢泼大雨还是影响了众人的行程,王慎还得知原来这引魂灯上的符箓都是出自龙虎山天师府,这些符箓不但能镇魂安魂,更是可避水火风雨,在道诀控制下可让引魂灯悬空而行,反正诸般妙用听得王慎满心好奇。
青羊宫擅阵术,天师府擅符箓。
只是最粗浅的,入门小道士都会画的神行符就让王慎惊奇不已,虽说脚下那张符箓只能用三天,但一旦贴上,王慎运气赶路的时候节省了至少五成以上的元气,这让众人的赶路速度大大提升了许多。
于是,这送魂队伍中的那位叫张晋乙的年轻小道士现在已经成了和王慎无话不说的朋友,这小道士年纪不大,但知道的事不少,这送魂护灯之行也就晚上赶路,白天众人各自歇息,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说话聊天,这么大半个月下来,王慎几乎将龙虎山天师府的事从这小道士嘴里打听了个遍。
什么龙虎山是现今天下唯一能和道教祖庭茅山分庭抗礼的道家名山,还有龙虎山上有一位叫张延湖的道人更是被御赐黄紫鹤袍,入宫掌了那被各派觊觎的钦天监之职,成为历代钦天监最年轻一位云云
这些事,王慎也都耐心听着,为了让这小道士高兴,他还随声附和打听以表景仰向往之情,而这小道士也是眼高于顶之辈,别说青城山了,就连整个西蜀道门他也没放在眼里,对于王慎这种野鸡土狗般的出身更是抱着一种授业解惑的态度交流。
当然,王慎也从他嘴里得知了天师府的符箓大概,天师府的符箓乃是自古相传,绘制成之后,灌入元气配合道诀便可发动符箓效力以催动天地灵气为己用,不同符箓功效不同,绘制方式和繁易难度也各不尽同,甚至于这绘制符箓所用的材料也有差别,据说有些威力通天的符箓唯有用特殊材料才能制成。
至于这符箓上的那些勾勾画画的奇特符号是何来历,又有什么具体说法,这小道士就不知道了,不过他也不承认自己不知道,只是神秘兮兮道了句“天机不可泄露”来敷衍。但王慎看得出来,这小道士是真不知道这些符箓的来历和本质,只知道是门中代代相传,依样画葫芦便可成功。
而王慎之所以好奇符箓上的那些符号来历本质,则是因为他看着有些眼熟,但这一点他没有和小道士讲,主要是怕引起对方不高兴。
为何?
因为王慎在仔细观察神行符上那些符号后发现,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真的有印象,最后当他想起来在哪见过时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妖兽。
他在妖兽身上见过,他想了好久才想起来,当时在横断山脉之中,跟着羌女铃兰进入那处神秘的斗兽山谷时,就从某一只妖兽身上看到过有些类似的图案。妖兽的身上是有特殊图腾印记的,而且不同妖兽身上的印记颜色和纹路都截然不同,幸好王慎当初对那妖兽身上的印记多看了两眼,当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