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八号当铺》第77章


无止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包拯走了过来,轻声道:“没事吧。”
无止微微一笑,双手合十一拜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无止想他终于理解了母亲的笑容,为什么无论当初在大将军府里的所有人因为母亲不是东瀛人而孤立她,还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母亲都能对他笑出来,那种笑是同样是一种莫大的宽恕。
无论是将军夫人,还是包拯,公孙策,少将军,都答应了隐瞒无止的身份,有包拯从中斡旋,又代转交了无止的一封信后,大将军终于明白了这个离开他太久的儿子并不愿再回来,比起做东瀛大将军府地位尊崇的二公子,他或许宁愿做大宋一个平凡的小寺僧人。
大将军带着被拷上镣铐的少将军回去了,走的时候,少将军还趁大将军不注意时给了无止一个嘲讽的笑容,无止回以温和的笑容,让少将军憋着一肚子闷气上了路。
包拯等人见东瀛使团走了,都不禁松了一口气,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三大神器真正的秘密,准备踏上接下来的路程。
包拯小蛮几人刚走到了一个茶摊,歇息没多久,就远远瞧见一个赶路的僧人过来,等走近了却发现来人竟是无止,
“无止,你不在迦叶寺当你的主持,怎么出来了?”包拯惊讶道。
背着竹箱的无止立起右手,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后,又道:“无止深觉修行尚浅,有心做个行脚僧,见识尘世诸事,磨炼己身。”说完还对包拯眨了眨左眼。
包拯和公孙策顿时心知肚明,无止这是担心他们走了之后,大将军又会回来找他,到时候就麻烦了,倒不如他出来走个十年八年,断了大将军的心思,也省得连累迦叶寺。
小蛮和展昭不知道其中缘由,信了无止的话,小蛮还高兴地道:“无止,你干脆和我们一起上路吧,也好有个照应。”
“是啊是啊。”展昭也附和道。
“什么是啊是啊的,你不知道我们这一路很危险吗?”包拯道。
展昭拍着胸脯道:“没关系,有我保护无止大师啊,说起来长水大师是我师叔,我也能叫无止大师一声师兄呢。”
几人吵吵嚷嚷,公孙策也觉得让无止和他们一起上路不错,提出了邀请,无止微微一笑,双手合十一揖道:“那无止恭敬不如从命了。”
77() 
如果你看到这段话,说明你看到了防盗章节,本文首发晋江文学网,正章会尽快更新,请重刷此章,作者糊口不易,请支持正版。
恍惚间,无止又想起了樱花飘落中,娘亲抚摸着自己剃去一半头发光滑的前额,露出比花还美的笑容。
木鱼声戛然而止,无止闭上双目,双手合十,向面前白须的老僧带着歉意地一颔首,“师父,弟子妄动了。”
白须老僧轻轻一叹,饱含慈爱的目光望向端坐在底下清俊儒雅的弟子,“无止,回去后多抄一遍楞迦经吧。”
“是。”无止面上无悲无喜,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望着自己最喜爱的一位弟子清俊挺直的身影从门口离去,并轻轻合上禅室的门,老僧苍老的眼眸中不禁泛起淡淡愁绪,转动着手里的念珠,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事情已过去了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放下。”
日本幕府掌控实权的大将军即将来访大宋,并送来传自神武天皇的三大神器,而地点由大将军选在了名声不显的鲁地一间寺庙,迦叶寺。
据说当年佛祖讲经,没有说话,只是拈着花笑一笑,大家都不明白,唯有迦叶尊者回以微笑,佛祖便说:得我道者,唯迦叶矣。
何谓道?道,就在拈花一笑之间;道,就在天地之间。一念悟道,决定人的一生。
————
东瀛使团礼佛之日临近,迦叶寺众人有些忙碌了起来,无止却仿佛成了寺中最闲的人,只需每日侍弄好庭院中那些雪兰便好了,雪兰是一种特别的兰花,不同于别的兰花在春天开放,它却可以在冬天凌寒盛开,寺里只有他和无忧知晓如何种植雪兰。
就在无止一如往常给后院竹棚里的雪兰花浇水时,忽然听见竹帘外响起师兄无忧温和醇厚的声音,似乎还多了几个陌生外来人的声音,无止听着他们的谈话声,却没有停下手里浇水的工夫,师父常说,心如止水,不可妄动。
直到无忧对竹棚里喊道他的名字,无止才停下,掀起了竹帘,先看向了无忧,温和一笑道:“师兄。”
无忧笑着向他打了个双手交叉的手势,“来一下。”
无止心有灵犀一笑,这是他和无忧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算是只有对方才明白的动作。
无止放下双臂挽起的衣袖,向无止陪着过来的几位外来人郑重行了一个佛礼,“阿弥陀佛,贫僧无止。”
来的是四个外人,一个面黑如炭,额上还有一个浅浅的月牙印的名为包拯的青年男子,另外一个清俊如竹的书生,说是叫公孙策,他们两人站在一起倒显目的很,但无止却未表现出一丝异样来,外表俱是皮囊,不应为其所干扰。
还有一个侠士打扮的出自相国寺的少年展昭,最后一位是名叫小蛮的女施主。
无忧将招待这几位朝廷派来和东瀛使团接洽之人的事情交给了无止,而他还要去岸边迎接今日到临的东瀛使团。
无忧没有推辞,带着他们去了佛堂,佛香氤氲,几人拜过佛像后,小蛮姑娘好奇问道:“这里为什么叫迦叶寺啊?”
无忧微微一笑,抬头看向佛像道:“据说当年佛祖讲经,没有说话,只是拈着花笑一笑,大家都不明白,唯有迦叶尊者回以微笑,佛祖便说:得我道者,唯迦叶矣。”
闻言,包拯和公孙策都含笑不语,无忧微微一笑,双手合十,一拜道:“看来包公子和公孙公子都找到了自己的道。”
正说着话时,小沙弥无戒小跑了进来,告诉他东瀛使团已经到门口了,包拯等人闻言脸上不禁带了两分凝重,毕竟此事有关两国邦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并非朝廷特使的小蛮和展昭倒没有那么紧张,反而对东瀛使团带来的三大神器更感兴趣。
“那我们过去吧。”包拯出言道。
“各位施主请。”无止温和有礼地一扬手道。
包拯等人谢过无止的好意,走在前头,无止落后两步,在未踏出佛堂门槛前,日光透过庄严的房檐折下的一片阴影掩去了他在那一刹那幽黑深沉的眼眸。
东瀛使团为首的是个衣着富贵,腰跨太刀的青年男子,容貌虽俊美,却面露跋扈之相,身后除了一干随从使女之外,还有两个很显目的人,一个是蒙着面纱,身姿窈窕的紫衣妇人,另一个是位面容严肃的东瀛僧人。
包拯之前从皇上那听说此次来的是日本大将军,可这一看,倒让他有些不明所以了,好在那僧人出言解释了,原来跋扈的青年男子是大将军的独子,少将军,而妇人则是将军夫人,大公子的母亲。此僧人的身份是进行这次礼佛的主要人物,一孽大师。
包拯和无止的师父长水大师向少将军和将军夫人行礼时,遭到了少将军的平白奚落,这下弄的双方都有些难看,好在一孽大师劝下了少将军,才缓和了场合。
长水大师倒是笑呵呵的,没有把方才的话放在心上,包拯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这次礼佛之行不会那么顺利。
包拯的猜测很快就被验证了,到了佛堂,少将军又开始以佛理刁难起他来,被他辩回去后,又羞又恼,直言这破寺庙没什么好待的,闹着要走人,包拯那张黑炭似的脸上皱起了眉头,担心惹怒了少将军,谁知却再次被一孽大师劝了下来,“少将军,将军交待过这次一定要在迦叶寺您还是不要胡闹了。”
包拯听着他和少将军的耳话,心里有些奇怪,说完后少将军也不再提改行之事,只是发脾气道要下山去妓院逛逛,然后就出了寺庙,什么人也没带,包拯皱了皱眉,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对一孽大师提了一句,“大师,不需要让一些护卫在少将军身边保护他吗?”
一孽大师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少将军不喜欢有人跟着,而且少将军的武功也很高,不需要保护。”
包拯眼里若有所思,只道了声“那就好。”
东瀛使团带来的三大神器,被安置在了迦叶寺的佛宝阁,无忧告诉众人:“佛宝阁的钥匙只有一把,在方丈师父手里,所以众位无须担心。”
包拯等人研究了三大神器半天,也没看出传说中被隐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