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第247章


许盛笑道:“你不乐意嫁好人么?两个丫头已经许亲了,等金陵这桩事了了,大丫头的婆家就过来娶了。二丫头也十三岁了,等及笄了,那边就也过来娶了。她们都出嫁了,我可就成了个孤寡之人,你就忍心么?”
秦二娘起头还认真听着,到后面才明白过来:“你这个人,怎么倒赖我身上了?”
许盛笑道:“那你不是不愿意么?”
秦二娘叹了口气,起身道:“我去叫两位小姐过来。两个孩子知道你平安无事,就是睡也安稳些。”
许盛一手拉住她的手,低声道:“别走”
秦二娘逐个把他的手指掰开,忽地眼泪就纷纷落了下来:“许将军,你很好,我不配,我这样的人不配嫁给你”
说完,她便低着头匆匆走了出去。
许盛怅然地看着她的背影,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浮上心头。不配?到底是哪里不配呢?
临近太平府芜湖县的江面上,在蒙蒙亮的天光里,起早的渔民会发现江水有不正常的躁动。该是退潮的时候,江水却如涨潮般汹涌。
有经验的渔民慌忙靠岸,知道这是从西边来了大量的船只。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岁月,谁知道会是水贼、乱军还是官兵?自己这小小身家可经不起折腾!
终于,在天际线的尽头,一艘艘福船的桅杆出现了。紧接着是那遮天蔽日的风帆,和帆下严阵以待的士兵。
最前头并排行着五艘船,当中一艘在船头插着一面大大的旌旗,红底黑字写着一个“王”。
船头两人并肩站着,一人着亮银铠甲,一身戎装。另一人着玄青色暗纹长袍,他笑道:“你父亲还真是铁了心要反,连旗子都做好了!倒省得咱们费事!”
着铠甲的那位愠怒道:“裴世子,你若是打趣,就省省力气!若是认真,不如我们在这船头再打一回?”
裴敏中笑道:“行,算我说话不讲分寸,给你赔个不是。打汪家的对策你可想好了?”
王聿道:“湖广二十万人我全带上了,要是再打不过一个汪以明,我不如现在就跳江自尽的好。”
“不过,”他迟疑地问道,“你当真不留下来?”
裴敏中望着江边点点渔火,说道:“我还是早些去北边,帮王爷料理了京城之事,再回来的好。”
王聿笑道:“你就不怕我带着这二十万人收了金陵城,占山为王?公主可还在金陵城!”
裴敏中阴沉地转过头来看着他,王聿扬起嘴角笑道:“打趣罢了!莫要当真!”
“其实,”王聿收敛了笑意,道:“我还有一事相求,我的婚事。”
“王将军想娶妻,哪家闺秀不愿意应?”裴敏中笑道。
“父亲闹了这一场,我也不知要多少力气才能在王爷面前弥补过来。带兵来救金陵,顶多算是将功折罪吧!若要让王爷安心我思来想去,求他赐婚也是表达诚意吧只是这人选,还请世子在孟大人面前帮我美言几句。”
裴敏中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问道:“你想要求娶孟小姐?”
王聿看着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十分不赞同,不由泄气道:“我自然知道年岁差得有些多,可,若我求娶裴大小姐,你大约是一定不答应的吧?”
裴敏中转过脸去,没好气地说道:“璇夜已经定亲了。”
“呵,”王聿无奈地笑道,“你也不必就为了拒绝我,胡乱给你妹子许个人家吧?”
“你以为你有那么大的脸面!”裴敏中气道。
“我比孟小姐大了一轮,但一定会好好待她。我知道孟家有男子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的规矩,我也愿意守这个规矩。孟家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违背人伦道德,我都可以答应。”
裴敏中想了想,说道:“你们俩不合适。孟小姐是家中幼女,得父母疼爱,天真烂漫。你家中现在是什么情形?你父亲,一堆老姨奶奶,还有你妹子,你觉得孟小姐压得住这些人么?”
王聿有些头疼,可不得不承认裴敏中说得有道理。如果只考虑女方与梁瓒的关系,日后娶回来只怕麻烦连连。一旦处理不好,依旧会与梁瓒生隙。
“这与王爷亲厚的世家里,可还有适婚的闺秀?”
裴敏中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信,递给他,说道:“等金陵事毕,我请宣惠帮你留意。你把这封信带给她。”
王聿接过信,里头鼓囊囊的,似是还有一枚印信。“事情这样紧急,你还叫我帮你递家书?”
裴敏中白了他一眼,说道:“没我这封信,你试试看能叫开金陵的城门不能?就算你能再骗宣惠一回,你看你还能不能说得通孟晔?他现在定然是后悔到嗓子眼了!”
王聿将信收进怀里,说道:“我以为你会叫戎真跟我一同去金陵”
裴戎真站在两人身后,听见提到自己,连忙说道:“我还是陪着世子爷的好!川蜀这一趟,我实在是怕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风() 
两日后的正午,孟世仪正带着人昏天暗地地挖着地道。突然有人来报:“大人!今日敌军不曾照例在西门炮击,反倒从北门和东门调走不少人,往江边方向去了!”
孟世仪擦了把脑门上的汗,吩咐道:“快去通知各队都停下来,叫人在地听好好听一听动静!”
说完,他刚歇了口气,突然大叫一声:“不好!该死的汪以明,不会是他先挖好地道了吧!”
他一面往外跑,一面下命令:“你们都出来歇歇,等复工的命令!”
骑在马上向西门狂奔的时候,孟世仪不住地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能是敌军先挖到了城门下!若他们此时就是去取火药,那最迟明日这个时候,金陵城就要天塌地陷了!
金陵城西门的城墙上,孟晔和张骏各自拿了一个千里眼,仔细地看着远处敌军的动向。
“可曾看到敌军有人运东西回来?”孟世仪下了马便三步并作两步上了城墙,气喘吁吁地问道。
“没有。”张骏答道,“看不出来这些人去江边要做什么。”
“我们的地道每日随机停工五次,方便人在地下监听。敌军的地道确实越来越近,但是应该都还在城墙数十丈之外。没道理他们能躲过地听,一直挖过来。”孟世仪蹙眉道。
“无论敌军那边是什么情形,”孟晔道,“我与张千总商量过了,明日天一亮,由他带领一万人杀出去,掩护五人向北边王爷那里报急。然后这一万人便回撤,在城外诱敌过来,再用城墙上的火炮加重弩击敌,能杀多少是多少!咱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孟世仪知道,父亲这是真的着急了。他郑重地向张骏道了谢,说道:“张千总回去休息准备吧,我现在替你在西门守着。”
张骏向二人行礼,自去点兵预备不提。
“父亲”孟世仪转头看向两鬓斑白的父亲,心中很不是滋味。
“可恨你我父子二人没有谢玄、李光弼、张巡那样的本事,将一个富足坚固的金陵城守到这般田地,真是没用啊”孟晔的苦笑中显出了丝丝老态。
孟世仪感愧,但依旧劝道:“父亲不要泄气,事情还没有坏到那样的地步。金陵城防并没有伤筋动骨的损伤,守城将士也都还士气高昂。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终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日。”
孟晔勉强地笑了一下:“你这毛躁的小子,倒也有沉住气劝慰我的时候”他挥了挥手,疲惫地说道:“你先下去吧,去北门和东门巡视一遍。再派人把地下的动静报给我,然后就叫挖地道的人复工吧。”
孟世仪应了声“是”,领命而去。
长江边上,王聿下船,头一次见到了传闻中的汪家庶长子汪以明。他与汪以谦无甚相似之处,唯有那鹰钩鼻子,两兄弟是如出一辙。
“果然百闻不如一见,王将军仪表非凡,我替我家妹子可惜了!”汪以明笑道。
王聿平生最恨别人夸赞他的长相,不由冷哼一声道:“不敢得汪大公子称赞,我这一段朽木,如何配得上贵府珠玉!”
汪以明以前不明白王聿为何坚持要退亲,现在却觉得自己若是他,估计也不会轻易看上寻常的庸脂俗粉。
他笑着看了眼江上一眼望不到头的王家船队,谨慎地问道:“不过区区一个金陵城,怎能劳烦王将军把全部身家都带上了?”
王聿笑道:“这点儿人倒还掏不空我们湖广的家底!实不相瞒,你家的心思,我家也有,哪能叫梁瓒知道我家到底有多少人呢?”
“照着我父亲与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