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第242章


宣惠等投石机都打了出去,便要提裙上城楼查看,却被许盛一把拦下。
“公主,敌人现在正在攻城!炮火无眼,您不能上去!况且上头正在调试床子弩和大炮,您”
他后面的话全都被淹没在了巨大的炮声之中。
宣惠忙道:“我知道了,您快上去吧!我有话只管问小孟大人就是!”
许盛点点头,匆匆向她行了个礼就跑上了城楼。
“敌人现在只攻西门吗?还是旁的门也有?
孟世仪答道:“回公主的话,眼下只有西门。但敌军在北门和东门都设了大营,在护城河和大营之间有丈高的排栅。箭矢射不过去,重弩和投石倒能过去,但是被排栅拦这么一下,威力也减少很多。”
宣惠蹙眉道:“不在北门、东门攻城,反倒竖了排栅走,咱们去看看!”
孟世仪回头看看城墙上的守军,看情势并不十分危急,便骑马跟上宣惠的轿子,一同去了北门。
到了地方,孟世仪跟着宣惠上了城墙,边走边说道:“汪家这次来了约有五万人,攻打金陵这样一座大城,说多不多,说少也算不上。他们这几日都是打打停停,清早起来先劝降,早饭后继续,午饭后开始炮轰西门。通常攻城时,炮轰后都有士兵紧随其后,可汪家从来不这么做,反倒像是用炮骚扰,打完就算”
宣惠拿千里眼仔细地观察敌军的大营,突然问道:“他们用来堆排栅的这些土是从哪里来的?”
孟世仪答道:“是从大营后头挑过来的,我们约莫着是从江边挖来的泥土,但也有可能是他们挖地道挖出来。”
地道
不知道是因为心情紧张还是日头太晒,宣惠的额头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她取出手帕轻轻擦拭掉,继续问道:“那我们可有应对之法?”
孟世仪领着宣惠走到城墙朝内的一侧,指了指内瓮城东南角那一小队忙碌的士兵,说道:“许将军已经分拨出来了三百人,每十人一队,在城墙附近挖地听。”
“地听?”宣惠疑惑地问道。
“就是向地下深挖数丈,再派人用蒙上薄牛皮的缸在下面听周围的动静。一般一个地听能听到方圆五百步之内的声音。”
宣惠点点头,笑道:“果然还是许将军善战,知道这些好方法。”
孟世仪也笑道:“是啊,只要能听到敌军在哪儿挖地道,咱们就能守株待兔,里头藏多少人都没用。”
藏人宣惠突然间想到后世一种十分恐怖的攻城方法。
“那,那若里头敌军不藏人,而是藏火药呢?”她紧张地问道。
孟世仪有些糊涂,他从来没听说过挖地道藏火药的。“地道不通风,易潮湿。尤其在金陵,因着临江又有秦淮河,土壤潮得很。若是把火药囤积在地道里,只怕过不了多久就都受潮,没办法用了。”
“不,”宣惠摇了摇头,“我是说,我以前在宫里崇文馆看到的一种攻城的方法。敌军将地道挖至城墙下,塞满火药,再铺好引线直到出口处”
到那时,敌人只需在出口处点燃引线,过不多时地道内的火药被引爆,任凭再坚固的城墙,只怕都会被炸出来缺口
孟世仪睁大了眼睛,语无伦次地说道:“这,这,公主所言,微臣闻所未闻若敌军真的行此计策,金陵城只怕”
“他们只需在西门佯攻,吸引我们的炮火。避开坚不可摧的正门,同时在北门和东门下面开挖地道,铺设火药。一旦此二门被炸开缺口,城内三万士兵顾此失彼,金陵城必然保不住!”
话说到此时,宣惠一阵一阵地悔恨,为什么没有早些想到还有挖地道炸城墙这样的手段!
她恨恨地一拳捶在城墙上,慌得孟世仪连忙劝道:“公主莫要生气,许将军骁勇善战,说不定会有良方克敌。微臣现在就去西门通报,与许将军商议对策。”
宣惠想要与他同去,又害怕自己过去添乱,便说道:“那我先回国公府等你们的消息,要是商量出来对策了,万望告知我一声。”
“这是自然!”孟世仪行礼过后,翻身上马,往西门飞奔而去。
城外隆隆的炮火声到了日影偏斜才慢慢消停下来。宣惠坐在书案前,那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应对的方法。
此时,有丫鬟过来通传:“公主,许将军和两位孟大人过来了。”
“快请!”宣惠焦急地说道。
等三个人进来,宣惠从他们的脸上扫过,心便沉了下去。
这三人脸上都是一副严肃且忧愁的表情,很显然没有商量出来什么行之有效的对策。
许盛沉声道:“公主,您白天与小孟大人所说,实在是耸人听闻,然而敌军确有这样做的可能。所以,我打算今晚亲自带领一千轻骑,趁夜扰一扰敌军。若能探知他们囤积火药之处最好,但至少也能给他们制造些麻烦,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地应对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发动() 
宣惠看了看孟晔父子,见他二人都看着自己,知道他们也认同许盛所说。
她犹豫再三,还是艰难地开口道:“许将军,非是我不信你的本事。只是如今金陵城里能带兵、有威望的武将只有你一人,若你前去偷袭,有任何闪失,这之后又该由谁来领着守城呢?”
许盛笑道:“那便要劳烦孟大人了!”
“不行!”宣惠坚决地说道,“孟大人威望甚高,但没有行军守城的经验!”
许盛道:“公主,您莫要小瞧了书生呀!我除了比孟大人多几分蛮力,其余可都大大不如了。守城重在策略和工具,孟大人一本墨子、一本武经读得烂熟,我通常也是要向他请教的。”
宣惠一句“纸上谈兵”几乎就要冲出口,好歹顾及着孟晔的面子,才生生咽了下去。
孟晔笑道:“若公主实在不放心,那许将军只带五百人前去也可,至少能探听个虚实,若能掳两个人回来问问话就更妙了。”
“说好的一千,怎么又降到五百?岂不是更危险?”宣惠越发看不明白了。
许盛笑道:“所以,您看,孟大人并非不知兵啊!”
宣惠脸上有些挂不住,你们两个加起来快有九十岁了,竟在这里嘲笑我不知兵!
见宣惠面色不虞,许盛连忙收敛了笑意,正色道:“若我带一千人去,动静大惊动敌军是难免的,交手、伤亡都有可能,但搜寻范围会更大,更有可能找到敌军的粮草和火药。”
“若只带五百人,打探个虚实,偷听个墙角,运气好些也能找到目标,说不定还能掳走敌军主帅呢!”这话里却是带上了两分戏谑。
宣惠脸上讪讪的,自己关心则乱,本不该乱出主意的。“那,那自然还是你们觉得哪样好,就哪样做”
许盛起身,郑重下拜:“属下冒犯公主,罪该万死!但请公主允准属下今夜带兵出城,将功折罪!”
宣惠将他扶起,担忧地说道:“许将军为国尽忠,何罪之有?只是,千万小心,莫要贪功冒进,中了敌人的圈套!”
他们走后,宣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无奈国公府庭院深深,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动静。
半梦半醒之间,宣惠恍惚看到有人进屋来,紧紧地将自己抱在怀里,口中喃喃地安慰着:“别怕,别怕,都快过去了别怕”
她猛然清醒过来,宽大的雕拔步床上还是只有她一人。“姑姑,什么时辰了?外头可有消息?”她撩开床帐,却发现对面的榻上空无一人。
“沅湘?采薇?”宣惠拔高了声音唤道。
沅湘匆匆从外面进来,见她要下床,连忙拿了件外袍披在她身上。
“姑姑呢?”宣惠喝了口沅湘递来的温水,看见她衣衫整齐,不像是刚刚被叫醒的模样,不由问道:“你是一直没睡下么?”
沅湘急急地说道:“方才王妃那边发动了,旌云姑姑过去帮忙。又说您这些天劳累得厉害,能睡就多让您睡会儿”
宣惠一听杨云舒要生了,连忙穿衣提鞋,风风火火地往东跨院去。
沅湘一路小跑扶着她,都快哭出来了:“公主,您好歹爱惜爱惜自己身子啊就算您不爱惜自己,也该心疼心疼肚子里的少爷啊您去的早一会儿、晚一会儿没什么分别的呀”
“嫂嫂这一胎怀得辛苦,从怀上到现在受了多少苦!生产的时候最是要紧,三哥不在,我总得在一旁看着吧!”
两个人到了东跨院,进了正房,里头乌压压的一堆人,原来姜夫人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