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如做只猫》第130章


词虑椋锕饷挥腥苏辗鳎颐且卜判牟幌隆!?br /> “再说了,原先还有惠嫔娘娘,以后惠嫔娘娘出宫去了,这宫内就又只剩下你一个人了。”秋母也听说了惠嫔的事情了。
秋晚喃喃,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以后娘就在京城,要是有什么事情,娘递个牌子就能进宫去看你。还有你爹,皇上如今看中你爹,只要你爹不偷懒,以后一定能成为皇上的得力助手,有你爹在,皇上以后也不会看轻你。”
“皇上?”秋晚一时没反应过来。
秋母叹了一口气,道:“娘知道,娘不应该对你说这些话,但是君心难测,皇上如今宠着你,或许过个几年,他就又喜欢上了别人,若是真有那个时候,你背后有靠山,皇上也不会把你如何。”
秋晚懂了。
秋母的担心很正常,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
秋晚却是对皇上充满了信心。
她觉得皇上并非这种负心之人,和皇上相处的久了,她便也对皇上的性格十分了解,不熟悉皇上的人,只会觉得皇上冷酷无情,性情多变,可秋晚也知道,萧云桓总是装作表面不在意的模样,私底下却将所有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像她是与玉球的身份还没有暴露之前,秋晚也以为萧云桓就是后宫之中传说的那样,可做了猫接近了皇上,她才能发现皇上私底下的另外一面。
她因为皇上的态度而战战兢兢的,而皇上也因为她的态度小心翼翼的。如果不是在猫身时听到了皇上的自言自语,她都不知道皇上是那样的人。
连送她瓜都要拐弯抹角以惠嫔的名义送过去,秋晚可不觉得皇上的心意会变得那么的快。
“娘,你就放心好了。”秋晚信心满满地道:“皇上不是您想的那种人。”
秋母:“……”
秋母看了女儿入宫前入宫后如出一辙的天真模样,不由得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她心中又想,或许果真如此呢?
不管皇上的心意会不会变化,总归他们也得成为女儿的后盾。
马车摇摇晃晃,总算是到了江州的河边龙船下,众人陆续上了船,停在河边许久的龙船才终于重新行驶,转了一个弯,往原路朝着京城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的二更
今晚的更新会在零点以后,具体不会知道几点OVO所以不要等,明早来看
第147章 
秋宸先他们几天到了京城; 在京城买了三进的院子,他的动作很快; 等到秋家众人到了京城的时候,里面已经什么都准备好了。
回到京城,各个官员已经在岸边等候; 萧云桓自然是先回宫中,秋晚和惠嫔也是如此。秋家人落后一步; 等宫中众人都走光了,这才趁人不注意时下了龙船; 被秋宸事先准备好的马车带回了家。
一进门,秋父便立刻挑剔道:“太小了。”
秋宸笑道:“京城不比青城县; 这儿人多; 地方小,因此房子的价格也贵,儿子来得匆忙; 就连这间三进的院子,到手时也费了一番功夫,最近京城房子紧俏; 想要再大一点; 就算是银子不是问题; 也得在郊外了。”
秋父哼了一声; 算是勉强接受了。
屋中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秋父还去自己的书房看了一眼,连书房里的摆设都是按照青城县的来; 和秋父的习惯一模一样,秋父登时满意。
坐了那么多天的船,船上摇摇晃晃的,压根休息不好,秋父早就觉得累了,如今一到地方,他便立刻躺了下来,没一会儿便睡了过去。
中途秋母来看了一眼,见他已经睡着了,便又悄悄合上门离开。
之前萧云桓说,已经在京城给秋父找了一个合适的职位,可一路上萧云桓却又什么也没有说,直到第二天早上,高公公带着小太监们来宣圣旨,众人才总算是明白了。
原先秋父当的是青城县一个小知县,这一回调回京城,直接当上了御史。
高公公念完圣旨,在场所有人都喜不自胜,唯独秋父白了脸。
御史可是要上早朝的,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起得比鸡还要早,实在是不符合秋父一贯懒散的生活习性。
直到高公公催了无数遍,秋父都一直呆愣愣的跪在地上,连眼睛都不会眨了。
“秋大人。”高公公提醒道:“接旨吧?”
秋父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终于站了起来。
他伸出双手,手掌还微微颤抖着,直到接住了圣旨,才总算镇定了下来。
“恭喜秋大人。”高公公笑眯眯地道:“那奴才,这就回去了?”
“等等。”秋父叫住了他,试探地问道:“皇上喊你过来,难道就没有说过其他的事情?”
高公公疑惑:“其他事情?”
比如说免了他的早朝什么的……
秋父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他深吸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多谢高公公了。”
高公公这才走了。
等人一走完,秋母便立刻欣慰道:“太好了,以后你要上早朝,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你一个时辰的活动量了。”连早朝都有了,还怕没有活动量?这上早朝,可是连坐都不能坐的。
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赞同。
秋父的目光更加绝望,心中甚至已经开始思考每天装病来躲过早朝的可能性。
……
这边秋父还在想着该如何躲避即将面临的职场危机,另一边,秋父的到来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一个以前从未听过名字的人,竟然被皇上钦点成了御史,高公公一离开秋府,京城之中的人便立刻猜测起了秋父的身份。
秋父虽是在京中长大,曾经也才冠京城,只是他离开了太久,足足有二十多年没有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乍一听到秋父的名字,众人想了又想,有些人觉得耳熟,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最被这个消息吓到的,还有另外一个秋府。
秋大伯一听到有位叫做秋斐的官员被皇上提拔,便遏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和狂喜,迫不及待地回了家中。秋父众人如今都在老太爷的屋子里,陪着老太爷说说话,秋大伯也没有顾忌,直接冲进了老太爷的屋子里。
“爹,爹,你猜我听到了什么好消息?”秋大伯纪激动地道:“我听闻皇上提拔了一位叫做秋斐的县官,如今已经是御史了,我去打听了一番,那个秋斐是从青城县来的……爹,你说是不是小弟进京了?”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便立刻刷刷转头朝着秋大伯看了过去。
整个秋府上下有谁不知,老太爷有个小儿子,去了一个叫做青城县的地方当县令,一去就是几十年,竟是再也没有回来过。
老太爷顿时睁大了眼睛,他又很快反应过来,在所有人都没察觉之前,故作淡定地调整了一下姿势,他阖上眼皮,淡淡的哼了一声,好似全然不在意。
秋大伯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变化,仍然兴奋地道:“小弟在那个小县城待了这么久,如今可总算是回来了,皇上任命他为御史,想必小弟已经将他的毛病改掉了,若非如此,也不会上京城来,等改日我就去找那位秋大人聊聊……”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秋老太爷打断:“聊?聊什么聊?”
秋大伯噎住:“爹,那是小弟啊!”
“什么小弟,你哪来的小弟?”老太爷气得吹胡子瞪眼:“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哪来的小弟?!”
秋大伯:“……”
秋大伯只好闭嘴。
他左右看了看,对上儿女们疯狂暗示的眼神,便灰溜溜在他们的旁边坐了下来。
亲爹和小弟决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秋大伯刚开始还会劝几句,可每回都会被老太爷怒吼一顿,时间一长,秋大伯便也歇了这么念头,只每年都送丰厚的节礼过去,偶尔会和秋父通个信,只是大多数是他写却怎么也收不到回应。因为青城县路途遥远,秋大伯平日里抽不开身,而秋父又从来没有进京过,因此一隔二十多年,两人竟是连一面都没有见着。
不过……
这一回小弟都回京了,京城才那么点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想必他们一家人很快就会再次重聚!
秋大伯在心中坚定地想,已经打算好了,等明天一下早朝,就去拜访那位新来的秋大人。
主座上,秋老太爷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懂自己的意思,连儿子都缩到了角落里,其他人更是低眉顺目的,一声也不吭,他顿时在心中生闷气。
这些蠢货!怎么连眼色都不会看!
真是气死他了!
他总共就那么两个儿子,一个聪明一个蠢笨,一个懒惰一个勤快,完全是相反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