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平淡生活》第94章


江湖两夫夫也回金陵了,不过他们只是回去处理房子和进开诊所的药物和器械。常婕君让他们两在村里开个西医诊所,若没有末世那就拿来谋生,若有末世那就方便自家人。江芷姐弟这次出事把常婕君吓得个半死,她是深刻意识到家里有医生在的好处,所以越发不愿意放他们外出打工了。
关于江湖留在家里开诊所的事,刘秀兰居然没有反对,还主动给了江湖三十万,让他做开诊所的筹备资金。她也是被吓得够呛,担心着侄子侄女也担心着远在粤省的大儿子,每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整个人都瘦了十来斤。尤其是河边头那户对她的刺激格外大,现在她只希望一家人都守在一起,团团圆圆的,这比什么前程富贵都好,只要有人在就有希望,这人要没了,那什么都完了。
江河前些天托回来的老乡带来了平安的口信,说他们都还好,没灾没病的,只是书杰瘦了,让家里人不要担心,目前他们都已经上班了,说要等到五一放假时再回家来。
刘秀兰很担心,只盼着他们能早点回来,可这回来的老乡不打算再去粤省打工了,所以暂时找不到人带信,只能等等再说。江新华安慰她说过些天,等春耕一忙完,就亲自开车去粤省看孙儿,她这才转忧为盼,天天盼着快点把水稻种完,能早点去看书杰。
江家其他的亲戚基本上都没有人员伤亡,只是都吃了不少苦,瘦了不少,这不一恢复正常,一个个都变为购物狂,天天守在超市米店里抢东西,不光是抢吃的,连煤炭蜡烛这些都抢。江家众亲戚也只是抢购大潮中的一员,整个华国都陷入疯狂的抢购中,弄的物价像坐电梯一样飞涨,一个鸡蛋都卖到了50块一个,手慢了还买不到呢。
这也是刘秀兰同意江湖守在家里的原因,家里虽然没有城里机会多,但至少吃个鸡蛋不要花钱买。当然这母鸡还只是刚买回来的小鸡,先前喂的鸡早杀光了。不过这不是问题,想吃鸡蛋以后多得是。
游安也是刘秀兰先提议让他陪着江湖开诊所的,她没看出江湖他们有不正常的关系,只是觉得游安也是孤苦伶仃一个人,反正也和儿子要好,和家里人也合得来。他愿意留下来陪着儿子,儿子也能在乡下呆得住,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江芷还托自家老爹带着蔬菜去镇上看望孙姐一家人,这气温一上升,屋里的蔬菜一天一个样,2,3天就长出一大截,吃都吃不过来,拿来送人正好。
江新国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孙娟她怀孕了,已经一个多月了。
☆、第84章 末世已过去?
这场雪可把孙娟和肚里的孩子害惨了,想吃点新鲜蔬菜都没有,而她又偏偏只能吃蔬菜,一吃腌制食品就吐的昏天暗地,肖母天天愁得不得了。江新国送蔬菜去时,肖母高兴极了,硬是留着他在家里吃了一顿饭,不然不放他回去。
得知孙姐怀孕的消息,江芷也很为她高兴,还特地拜托老爹隔段时间就送些新鲜蔬菜过去,反正也要给两个表姐家送,刚好顺路,不耽误事。
这一年来的灾害给华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三山村的改变也相当大。
原先留在老家种田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现在这局面大有改善。有部分青壮年去城里晃悠一圈后,发现粮食瓜果蔬菜价格暴涨。仔细算过后,觉得在家种田卖粮食更有钱途,于是就直接打道回府,继续当农民。还有一些是江芷江澈这种,要么是自己不愿意外出,要么就是被家人拦着不放的,甚至还有几户已经搬迁的人家又搬回来了。
村里的田地还是数十年前划分的,随着人口的增减和迁进迁出,以及赠予和转赠等,早已乱成了一锅粥。以前还好,好地都荒废也没人种,自然也不会因为田地闹纠纷。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田地的重要性,为多争几分地,又平白增添不少纠纷,有几户还动了拳头。
有土地纠纷的不光是三山村一个,华国大部分农村都是如此。政府这次很给力,不到一个星期就出台关于土地重新分配的文件,还要求各级乡镇迅速执行,不得有延误。这次去镇上开会是江有柱最为积极的一次,这几天里,他每天就忙着处理闹事和打架了,其他什么事情都顾不上。有了政府的文件,他也能早点把村里的田地和山林按现有人口重新分配,村里也不会再乱成一锅粥了。
分地的前几天村里格外热闹,很多在外多年的村民也赶回来。户口已迁出的村民也纷纷打电话或者亲自回来,都想分一羹。甚至还有不少城里人得知消息后,也陆续赶来,要求购买田地。商人无利不起早,村民其实也一样,大家看重田地是因为现在钱太不值钱了,有地在手才能生钱。而且只要有田地在,也多了一条退路。就算日后再有饥荒,有地就有粮,有粮心才不慌。
江有柱态度相当强硬,一律按户口薄来分,只要是户口不在村里的,怎么求情闹事也没份,要有意见欢迎去省城和帝都举报。分到户的土地不能买卖和转让,若哪家有老人去世,所分的地也会由村里收回,再分给新出生的村民。总体上来说,村里人口是减少了不少,所以这次分到每户的田地都比以前多。至于分到户后,大家是自己种还是租给亲戚朋友种,这些村里就不管。
江家除了吕薇书杰还有江湖户口不在村里,其他9个人都分到了田地。江湖是毕业后找到有编制的单位,所以没把户口迁回老家。吕薇是粤省当地户口,福利待遇好,所以书杰也没有回老家上户口,直接放在吕薇名下。最终江芷家一共分了18亩水田和5亩旱地,还分了一座紧挨着婆婆山的小山。这山以前就有半边是江家的,这次全分给了他们家。分完地就代表着事情来了,江芷和江澈养好伤后,都投入到春耕的劳作中去了。家里事实在是多,他们也不忍心袖手旁观。
江哲之对能多分地还是很欢喜的,但对政府这次举动很担忧。在他的认知里,若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政府是不会这么积极的。所以这次江哲之格外上心,以前水田里可能还会种一些荸荠之类的,今年全种上了水稻,地里种的也全是红薯、土豆这些又能当主食又抗旱产量高的粮食。玉米小麦暂时还没到种植的时候,暂时还要缓一缓,等过段时间再种。
种完水稻后,江新华就带着刘秀兰一起去粤省看儿子和孙子了。江湖也还要等段时间才能回来,游安家房子卖的不太顺利,估计还要等等才行。他们走后,家里就剩下6个人,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家里做饭做菜都是常婕君做的,李梅花实在是抽不出空来。
忙碌日子过得格外快,等地里的活忙完时,日历已经翻到4月下旬了。这天,江芷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端起桌上的绿豆汤就灌,咕咕咕几下,碗就见底了,“真舒服,奶奶,我还要喝一碗。”
“你这孩子,喝这么快干嘛?”常婕君怜惜地责备道。
“嘿嘿。”江芷傻笑了几声,接过常婕君递过来的绿豆汤慢慢地喝着。
还没到五一,这天气已经热得不行。江芷都已翻出夏天衣服穿了,常婕君就天天在家里熬绿豆汤给干活的人喝。
“奶奶,你说这天气这么热,会不会像去年一样啊?”江芷有些愁,只有下地干活后才能深刻体会到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常婕君无声地叹着气,“是啊,你说这老天爷怎么就不能我们老百姓留条活路呢?”
“奶奶,二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不是说这几天就能出发了吗?”江芷才喝完绿豆汤,又摸出2根小黄瓜,递给常婕君一根后,自己咔嚓咔嚓地啃起来。小黄瓜是空间里种的,院子里的黄瓜还没打花,离结果还早着呢。
常婕君摇头,“上午刚打电话回来,说是还要再等一个星期,找好的那个买家又变卦了,现在又要重新找人了。”接二连三的灾害让华国房市大跌,房子一点也不好卖,这已经是游安找的第9个买主了,这价格一降再降,还是未能脱手。
“要不让他们回来得了,那房子卖不掉就不卖了,别耽误太长时间了,免得回不来了。”江芷说。
“是啊,我和他们也是这样说的,但他们不听我的,我也办法。”常婕君也很愁,这眼看着热起来了,也不知道今年是怎么样的光景。自己又预感不到有什么灾害发生,着实让人心烦。
“奶奶没事的,你也别多想了,一个星期很快就到了。”
“也只能这样想了,对了,这个五一你大哥会跟着你大伯他们一起回来,到时候家里就热闹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